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下面的事实 :如果你创业成功,意味着你能在陌生人中很好地开发出客户、找到员工、得到很多陌生 的广告受众的认可;如果你成功地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大半是因为你在陌生的面试官面前 得到认可、在原来陌生的同事中得到肯定、并且在陌生的服务对象面前得心应手;生活幸福 的人,很可能是在陌生人中见到了一个一见倾心而且成功追求的对象、去一个想去而以前没 去的陌生地方认识了很多陌生文化中的人、陌生而尊敬的人成了良师益友、在陌生的设施与 服务场所得到了陌生的服务人员热情的服务。我甚至要说,我们生活真正的质量与趣味是来 自陌生的,尽管我们在外很期望回到熟悉的家人与亲友的环境,但是如果一味在那样的环境 里面,那么不是意味着没有成熟,就是意味着习惯了无聊。对比熟客,做陌生客人的生意更能公 平地得到回报,熟人很可能吃垮你的餐 厅;对比亲友,对于陌生人你作为一个公 务员更能秉公执法,亲友难免要让你徇私 枉法几回;对比老朋友,对于陌生人你作 为一个大夫或者资源拥有者更能公平分配 资源防止加塞;实际上在陌生人面前我们 以前讲的几乎一切冠冕堂皇的道理才能更 好地实施,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熟人社 会,我们在熟人面前的做法也许自己按照 文化的习惯感觉没啥,比如我们照顾自己 的亲友进公务员行列、比如我们优先给自 己的孩子择校,但在陌生的公众中你就是千夫所指的坏人。从某种程度来说,我们少年的理 想是以陌生人为背景来展开思路的,只是我们的环境中充满了熟人才好的习俗。熟人才好, 往往包括了这样的一些规则:别和陌生人说话、社会上好复杂坏人太多、出门找亲友、有人 好办事、朋友之间必须帮忙、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兄弟之间有啥不能说的等等我们习以 为常的道理。按照完全陌生人、知道不熟、一面之交、泛泛之交、熟识者、好朋友、至交或 者知心朋友,同一件事情我们会产生不同的判断标准与行为反应模式。而在独生子女条件下,父母会尽量地安排一切,孩子的社会化 程度降低的时候,熟人的负效应往往更加增加,大家都陷入一个怪圈:讨厌别人滥用熟人关系,自己却不亦乐乎地在滥用熟人关系。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所谓熟悉的社会关系本来都是来自于陌生人,只是因为通常有一些 可以让我们放松的机制,比如有熟人介绍在前、比如有班级单位或者部队这种建制设计在 前、比如因为有某些让我们放心的公开保证(比如今天在这里的都是名校高材生)在前,但 是既然是陌生人就是有不确定性的,我们的文化中有一种妖魔化陌生人的倾向,而且转化成 更强地拒绝陌生人,让年轻人恐惧陌生人的倾向。问题在于如何管理陌生和陌生人,才能既 减少陌生人中的不确定性让我们产生的畏惧,实施适当的选择并且把陌生人巨大的社会资本能量释放在我们可以借助的领域里面。在这里我贡献扭生为熟的8大规则:1、懂得对待陌生人的人情世故,用礼貌对待所有的陌生人,不礼貌的人会被其他陌生人看成没教养者从而减 少得到机会;2、在一个服务群体或者文化群体中认识其他陌生人,这样就有安全而且规模的 人际关系收益;3、选择具有正面导向的场合,比如学术交流、行业沟通、公益动员、职业培 训与学习项目,场合决定了绝大部分陌生人前来的动机与基本特质;4、对于陌生人有服务帮 助之心而不是索取贪图之念,无欲则刚,舍而能得,如此则不会轻易上套;5、增加在特定领 域的专长,在擅长的领域增加社会交往的频率,实现专业知识累积与社会知识累积的双增 长,陌生人的转熟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实现的;6、培养自己的公共沟通、公共表达能力,从 而可能在与受众中的陌生人交往的时候具有某种先发优势,减少自己主动交往陌生人的时候 的窘迫心理;7、准备好名片这样的交往工具,在与陌生人交往的场合收集尽可能多的背景信 息;8、注意自己的形象管理与行为素养管理,让人们保持对于自己的正面的第一印象。
关注微信可获取更多知识,搜索“众博”或“zbgl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