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休闲的代价太大了
针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有很多。其中一种与经济学的“替代效应”有关。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顶层收入者的薪水大幅上涨,而中等收入以下人群的薪水则出现停滞或下降。对于顶层收入者来说,随着工资上涨,休闲的代价更大了,休假就意味着放弃挣更多钱。而穷人薪水是停滞或下降的,所以工作对其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因此,随着不平等程度加深,富人有动力付出更多时间工作,而穷人则减少了工作时间。
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的规模如此之大,进行创新的企业往往能获得巨大收益。击败竞争对手可以获得巨额回报。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彼得 · 库恩等人的研究显示:高技能工人亦是如此。虽然额外工作几个小时后不能立即获得加班费,但长期的积累可能会从“赢者通吃”的市场中获益。长远来看,最成功的劳动者,通常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04 富人在工作中获得乐趣
在富裕国家,工作与休闲的状态自《唐顿庄园》时代以来就开始发生了变化。
早在 1899 年,涉猎社会学的美国经济学家托斯丹 · 范伯伦就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休闲是荣誉的象征。富人可以差遣他人干脏活及重复性的工作。但他所说的休闲阶层并不是虚度光阴、无事可做,而是应该从事“探索性工作”,即写作、慈善、辩论等富有挑战性与创新性的活动。
牛津大学研究者在发表于 2014 年的一篇论文中指出,范伯伦的理论需要更新。在发达经济体中,工作已显现出知识密集与依赖脑力的趋势。开电梯等令人乏味的工作越来越少了,时尚设计等有吸引力的工作则越来越多了。换言之,富人以往在闲暇时光里追求乐趣,而现在这种乐趣可以在工作中获得。
职业声望越高,工作满意度往往就越大。体力劳动和无需多少技能的服务性工作是人们最不乐意从事的职业。而富人却可以在有吸引力的工作中获得极大的工作满意。
05 休闲代表着无用与失业
富人经常觉得“赖”在家里就是浪费时间。
那么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呢?由于低技能工作和体力劳动减少了,这些劳动者的就业前景更黯淡了。
休闲已不再是财富的象征,而是代表着无用与失业。
2006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人中,与家庭收入超过 10 万美元的人群相比,家庭收入少于 2 万美元的人群沉迷于“被动休闲”(如看电视)的时间要多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