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平的吗?
我们所居住的水蓝色星球,看似广袤无边,实际上却在变得越来越小。2006年,著名新闻工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出版了《世界是平的》一书,旋即“地球村”这一概念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热烈讨论,在我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国际化也成了商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国际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引进来”,以国内市场为基地,主要是通过合资或进口等方式;另一种是“走出去”,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技术、资金等,主要形式有出口、特许权经营或是直接投资。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后一种国际化战略,也叫作外向国际化战略。
针对外向国际化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分别是主流观点和新兴观点。主流观点认为国际化是为了“趋利”,探寻公司在新区域的独特优势;而新兴观点认为国际化是为了“避害”,克服竞争劣势,这种竞争劣势主要来源于公司内部资源和不利的制度环境。
这两种观点强调了公司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的重要地位,正是这种地位导致了竞争优势和劣势,优劣势又推动了国际化的产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两种观点都已经得到印证。然而,大多数研究只是着眼于公司资源或能力中的某一点,很少有研究将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结合起来,关注这两个要素对国际化战略影响的具体过程,即它们分别对国际化产生什么影响,这二者结合所产生的影响。
研究关注点是中国私营企业,但关于竞争优劣势的相对观点对于转型经济体中的各种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如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尽管这些国家可能采取不同措施实施经济改革,但在历史上,它们经历过类似的计划经济时代。在上述所有经济体中,私营企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主要的经济力量。在大多数上述经济体中,国企、私企和外企同时存在,不同所有权企业之间的动态竞争是战略管理的重要主题。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使人们对转型经济体的私企战略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此,我们检验了中国私营企业在调配资源(即资源禀赋)和组织能力的竞争优劣势与它们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这种优劣势是与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比较后得出的。总体来说,主流观点和新兴观点都得到了验证。研究发现,私企在调配资源的能力方面,比国企弱,与外企相比则具有优势,这种优劣势的程度和公司外向国际化的可能性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证明了主流观点,和以往研究也是相符的。研究还发现,私企在组织能力方面,与外企相比具有劣势,加大了外向国际化的可能性,这一结果证明了新兴观点。
然而,进一步研究的结果与主流观点和新兴观点有所差异。我们发现,一开始认为私企调配资源的能力弱于国企,但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实际上,样本中43.4%的私企相对于国企具有调配资源的优势。可能是因为私企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政府和供应商建立关系,这使得一些私企对关键资源的获取能力并不比国企差。这些私企采取国际化战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具有劣势的私企“走出去”的可能性则更小,这和新兴观点是相反的。
因此,主流或新兴观点是否适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就是私企在调配资源和组织能力方面的优势是和谁相比得到的。私企在国内市场中的相对地位(与国企和外企相比)使其国际化具有双重目的。私企正处在与外企和国企竞争的漩涡中心;它们的组织能力比国企好,比外企差。为了在国内市场上成功地与另两者竞争,中国私企通过外向国际化同时发挥组织能力优势,改变组织能力劣势。
以往研究往往认为资源禀赋和组织能力相互独立,我们却认为这二者会相互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二者通过外向国际化使企业能力的开发与获取更加便利。同时,这两个要素对企业承担外向国际化的风险意愿也有影响。结果显示,在组织能力方面,和国企相比具有组织能力优势的私企更有可能承担高风险。另外,如果和外企相比,私企具有组织能力劣势,它们更有可能承担更高风险。这也证明了为什么新兴经济体中的公司有更大可能采取激进策略实现国际化,因为这样就可以弥补组织能力上的劣势。然而,在调配资源方面,仅有能力优势还不足以推动公司采取高风险的国际化战略。也许资源禀赋主要能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提供有利条件,在提升组织能力方面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企业国际化扩张有多重目的——发挥与外企相比的调配资源优势,发挥与国企相比的组织能力优势,弥补与外企相比的劣势。新兴市场中的政策制定者在发布新的政策时,不仅仅是为鼓励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为了帮助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中加强竞争力,确保国内企业在海外冒险之前获取足够的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