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艳,余心艳讲师,余心艳联系方式,余心艳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余心艳:礼仪背后深藏‘德’
2016-01-20 17804

南怀瑾大师说礼是孔子一生学问的根本。礼是哲学问题,可以无所谓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钱穆说,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彭林也解读过,他认为礼是德。

子贡有一天看到这段话特别美,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老师一个人似笑非笑,一个人的眼睛很漂亮,还有情愫在其中,为什么素会有绚烂、珍贵的感觉?孔子回答四个字“绘事后素”。即其实人们都愿意去追求繁华的东西,追求之后才发现平淡的可贵。子贡明白:“礼后乎?”。仪式的表象背后,应该隐藏着一种精神内含吧。他没说对还是不对,他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究竟是什么,孔子没有给答案。总之,礼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什么,于外在才会呈现出一种状态。

 

恭敬

敬是礼仪的核心,孔子说“礼者敬人也”。为什么礼仪的核心是尊敬。如何理解尊敬的内涵?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们正在室内上课,温家宝总理走进来了,我问在坐的学员,见到我们非常尊敬的总理,一刹那间你会做什么?站起来。

还会不由自主地做什么?鼓掌欢迎。

总理来讲话,你是端坐听还是歪着身子听?端坐认真听。

这时手机响了,你是拿起来接还是怎么处置?关机。

当总理和你讲话时,是不屑冷漠的,还是脸上充满欣喜和热情、笑容?

给总理倒杯水,你端着这杯水,是单手还是双手?

放在桌子上是随手一放放还是小心翼翼地放?

走路时是噼里啪啦走还是小心翼翼地走?

你内心有一份小心翼翼和肃穆吗?……

即使从来没学过礼仪,因为心里有敬,刚才的场景中我们依然会做出正确的合乎礼仪的选择。外在的行为举止受着内心“敬”的驱使。

孔子说:“出门如见大宾。”当我们出门见到熟悉或不熟的人,内心有一份敬在,就不会斜睨人家,也不会因此招致怨恨,进而不会受侮辱,就不会有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产生,人际关系自然圆润而和谐。

 

微笑

很多老师在讲这堂课时都讲到笑有多少种形式,笑露几颗牙齿,如果不会笑,就用筷子夹在两颊嘴里,来强迫笑。教学中会发现这种手段治标不治本,而且技巧的东西对人没有吸引力,有些人打心底里根本不愿意这么做。我就去找这背后的根源。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帮父母做事,有好吃的给父母吃,你以为这就是孝了吗?不是!你是否真的是心甘情愿为父母做,怀着欢欣愉悦的心情去做?真正对父母的孝心体现在做事情时候的脸色上。

在《礼记》里还说,“夫有孝者,必有深爱,有深爱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外容。”一个孝顺父母的人是内心有深爱的人,一个人有深爱,他内心才会充满一团和谐,内心充满和谐的人,脸上才会有愉快的神色,长期保持愉快神色的人,才会有漂亮的面容。

由此笑孝到彼笑,面部的笑其实是内心的笑孝。推己及人,由孝养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以这种情怀对别人。弟子规上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如果用在家里对待父母的情怀去对待他人,以对待兄弟姐妹的情怀去对顾客,自然是发心的笑。

但是,今天孝道的缺失,我们可以把微笑给别人,但是不可以给父母。给别人,因为可以获得利益;不给父母,因为他们是我们情绪的宣泄桶。

所以解决笑的根源问题,也要解决孝敬父母的问题,解决仁爱的问题。

为什么要对人微笑?在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为什么还能对人笑?这些不是表面上8颗牙齿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有仁爱致信精神,会随时考虑别人比自己多一点。我此时不高兴,但这是我个人的事情,一个客户站在我面前,考虑到别人的心情,考虑到我的工作职责,尽管不高兴,不能因此就给对方脸色看。拿出我应有态度对待人家,所以我还是会笑一下,这个微笑的背后是考虑别人的感受。

 

握手

握手礼的规范之一:男士和女士握手,女士要伸手,男士再伸手。男士和女士握手要握手的指尖部分。

握手的目的是什么?是传递一种感情。西方提倡握手指尖有他们的社会背景,但是中国是一个感情社会,非常重视人情,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握你的指尖是什么感觉?如果感觉非常不舒服,就要想握手到底为的是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握手的规范之二:必须尊者先伸手,然后下级伸手,握手要轻轻握住指尖部分,不能双手握,否则有巴结之嫌,握手时间不能超过3~5秒。

但是,假设温总理到农村去视察,村民们看到总理来了,老远就会把手伸出来,满心期待地握住总理的手。农民大哥先伸手,背离了尊者先伸手。他一定会双手握,这也背离了原则。他握住总理的手久久不松开,这又背离了原则。这错了吗?

孔子的学生子路有一天得出心得: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地,未若礼不足而敬有余地

而礼有不足。意思是,老师我明白了,内心没有敬意,而去追求外在仪式上的完备,还不如内心充满敬重,哪怕外在仪式不完备。

总理一定不会觉得农民大哥是失礼,相反他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崇敬和喜爱。

所以,礼是做人做事,不是束缚和规范,不仅仅停留在穿衣吃饭上,需要在内心的积聚。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