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极度快速的增长比喻为爆炸,那目前市场上逐渐体现出来的,恰是一种类似上世纪知识爆炸和信息爆炸的“需求爆炸”。
需求爆炸。
问题来了:
如果真有需求爆炸,那就一定会导致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爆炸”。
这样一来,是不是很可怕,是不是难以想象?
请别忘记一个已知的事实:我们的钱包没有爆炸。
需求爆炸,充分暴露了我们的欲望无限,但我们的购买力是有限的,受到现实牢牢制约。
于是,市场就会自然地、必然地、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产生回归。
保持欲望,回归现实。
让一个人冷静下来很容易,但在无限增长的需求面前,让市场冷静下来、让竞争消停下来,不那么简单。
最终的结果,无论怎么进行逻辑推演,解决方案仍旧只有一个:大互联网的回归。
回归到哪里呢?回归互联网最初始的本质。
分享、共享、免费、利他。
应该注意到,互联网时代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种满足了更好、不满足也无所谓的欲望。
准确讲,这种需求不是一种基于货币的消费需求。
否则,任何国家都没必要殚精竭虑拉动内需了。
无限的竞争,其实也伴随了无限的合作。
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无限的竞争才能得以平复,重归生态平衡。
大互联网的回归,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幻想的终极互联网。
它是基于互联网本质的时代状态,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至少不会因为科技的进化而轻易改变。
只不过,这个过程,是无限拉伸的。
对终极互联网的无限接近,是发展的必然。
接下来的推演结果,更加美妙:
在发展过程中,即便我们的物质能力和消费能力无法跟进,也会有自然产生的各种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到某处问路,会有人举出“问路费一块,带路费十块”的牌子。
可碰巧总是迷路,又没多余的钱,怎么办?以前只能凉拌。
而现在,手机地图可以让你无限次数地问路,除了可以忽略的流量费,不用多花一分钱。
正是这种自然产生的解决方案,在不增加我们生活成本的前提下,满足着我们无限的需求。
这些解决方案,既是科技的,更是人文的,因此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因为互联网终究是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