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金论导言3
三、五大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提要
五大哲学新观念也是五大哲学规律,是我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华古代国学哲学、当代社会主义核心文化以及当代科学之后的产物,是三者与当代社会实践相结合并为当代中国和人类进步服务的产物。五大观念是人类当代进步要突破的五大瓶颈,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人类文明就只能原地踏步,和平与发展就得不到理想的结果。2014年,我提出的“五大观念”被光明网发表——
中华国学研究新收获——范志礼提出五大哲学新观念
光明日报记者 耿建扩
近日,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辞赋作家范志礼向记者透露了他研究中华国学的新收获,提出了在正确定义中华国学的基础上应确立五大观点振兴中华文化。中华国学新定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基础及其有机联系。
范志礼的五大观点也是他发现的五大哲学规律,包括粒子宇宙律、物质进化律、新心物一体律、文化传承律、人才玉成律。这五大规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前提下,进一步与现代科学发展成果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相结合的产物。
“ 粒子宇宙律(观)”基于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以及宇宙无限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中推出了一个空前的结论:“世界的一切现象,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宇宙粒子运动变化的结果”。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在人事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要以人体物质运动变化为基础。
“物质进化律(观)”从物质运动角度阐明物质从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规律,也即无机物向有机物、向动物、向人类进化的轨迹以及其间的传承关系。认为物质运动的本质是在运动状态下实现的进化。
“新心物一体律(观)”认为,哲学范畴的心与物从广义上讲是一体的,是不能割裂的。这一观点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解读历史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人类尊重大自然,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文化传承律(观)”认为:所有以往的优秀传统文化首先来自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物质基础,形成意识形态及其载体,但同时又在实施更新中成长并实现传承。其二来自之前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元旦献辞中所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代核心文化建设的基础。
人才玉成律(观)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使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历史地提出了科学玉成人才问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单位总是在玉成人才中生存、在玉成人才中振兴、在玉成人才中走向辉煌!没有玉成人才胸襟的国家、企业、单位、领导、个人是谓“失宝”,是难以跨入卓越和一流的。
这篇文章虽短,但是可以看出,五大哲学观念融合了宇宙物质的运动变化、进化的根本规律,阐明了心物一体的物质基础及其人类可以和合包容的有关理论,解读了文化传承的真相和巨大作用,强调了实现人的全面充分发展离不开人才的玉成这一根本要求。而这一切,都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提出并致力解决的问题。
在无产阶级取得为谋求生存而斗争取得胜利之后,建设人类天堂——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就列入实际日程,从初级阶段,到较高级阶段,许多事业都需要兴盛,其中解决诸如吃饭、发展、和平、人的素质的提高、生命品质的提升、环境保护等等就成为政府重要的日常工作,在理论上解决如上五大观念及其众多思想问题也成为时代前进之必须,所以,五大观念的提出对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将来意义,具有较宜人的实践价值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