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生导向的可贵性
佛教的人生导向是可贵的。它是人类在茫茫黑夜里摸索向前的一座灯塔。
1、喊出了“解决众生一切苦难、了脱生死”的先声
人生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生老病死、离别怨怼无一不让人感到痛苦烦恼,这种痛苦,对人类来说,是由来已久,并随着人的思维的日益发达而与日俱增,人们在向文明开化迈进的同时又增加了新的迷惘。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人类新的需求,那就是寻找解决众生这些苦难、了脱生死的办法。释迦牟尼顺应这个需要,创立了佛教,给世人开出了一个很实用的方子,那就是行善积德、乐于奉献、往生佛国。他的佛国的真谛实则是人人幸福平等有德的美好的人类社会。佛教对人生的这种导向无疑是正确的,是在人类思维开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行为中折射出的一道灵光,是对人类行为反思的一种结果,是人类抛弃动物恶习、完善自我的先导,同时也是人类自我优化的必然抉择。
2、提出众生平等、人可成佛、以人为尊的主张
释迦牟尼时代,印度社会分成婆罗门、贵族、平民、奴隶四大等级。释迦牟尼眼见社会等级制度的不合理,毅然举起众生平等的旗帜,主张废除阶级对立。为此,他身体力行抛弃优异生活,当了个苦行者,并在他的教育中处处体现这种平等。首先,他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之人。他认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次,他认为,闻道有先后,人皆可成佛,人人都有成佛的悟性,重要的是剔除无明,行善弃恶,这便是大智慧。他还主张,天下万物,以人为尊,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幸福的创造者,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事皆有因,福报全在自修。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导向性也是十分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