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小看拿人当人,这不是骂人,做到不易,无论是对所爱之人,还是对自己。比如对妻子(或丈夫),很多时候,对方有着她(或她)的想法、需要、希望和担心,你是否真的理解并尊重。如果没有,还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那就是不拿她(或他)当人。爱,是伤害他人最好的名义。
生活中是这样,工作中也是这样。小伙伴们觉得“人力资源”、“人力资本”这样的理念如何?你千万别说好。我们要明白的是,资源也好,资本也罢,不都是物么!企业,就像处理物一样对待人。但这并不是最悲哀的事情,最悲哀的是,当人都被贬低为物的时候,大部分人却不知道,甚至还会为领导者说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而对公司抱以感恩、感到自豪。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说过:“本来只想雇佣一双手,每次来的都是一个人。”这是什么?就是视人为物嘛。这差不多是一百年前的事情,现在又怎么样?GE的前CEO杰克·韦尔奇这样最优秀的明星管理者,依然被抱怨其视人为物,他的员工对他说:“我为你工作了25年,你为我劳动的四肢付了钱,但你却从未从我的思想里获取任何价值。”
真是让人困惑:为什么历史的进展如此缓慢?把人当人,把自己当人,竟是如此艰难之事!
怎么把人当人,我想,美国亚宾泽协会的《化解内心的冲突》是不可不读的。这是一本心理学小说,一些父母把自己的“问题孩子”送到改造营,但最后发现自己是有问题的,改变要从自己开始。最深层、最基础的是改变自己的理念和对待孩子的态度,即从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的两种基本存在方式中的“我-它”转变为“我-你”。
什么是我-它“和”我-你“?
所谓“我-它”,就是内心处于战争状态,把对方看看成与自己分离、对立的客体,是满足个人利益、需要、欲求的障碍、阻力、是工具,可以驱使,与己无关的存在,就是把人物化处理。简单说,就是视人为物。
“我-你”,则是内心处于平和状态,觉得对方和自己是一样,具有希望、需要、关心、恐惧等真实情感。承认每个人都有一种热情的、私己的价值理念和主观世界。自己不再是利用、驱使、操纵的主体。自己不是独立的,是与他人相互依赖、休戚相关、彼此和谐一致的。简单说,就是拿人当人。
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提出管理五功能论,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明茨伯格看来,不过是“控制”的同意反复罢了。可以认为,我们所使命的管理,实质上是建立在“我-它”基础上的。我们要么被他人管理,要么管理他人,“我-它”管理要伤害多少人呀!对多少人犯了罪呀!该清算清算管理之罪了!
好吧,就算不扯什么管理,为了我们所爱之人,为了我们自己,也要多反思、多修炼,学会拿人当人,多说点人话,多做些人事。记住彼得·圣吉这句话吧!他说:
“人们通常认为人生而为人。但是我认为,在所有的修行传统中,不仅仅是佛家、道教,而是在东西方几乎所有的修行传统中,最基本的思想是:你花费你的一生成为人,你不是生而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