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宏,张永宏讲师,张永宏联系方式,张永宏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企业管理TTT内训,信息化战略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永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之“灯下黑”现状思考
2018-01-30 2843
对象
高职院校管理层
目的
从文化的定义定位来思考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战略思维
内容


提纲:

1,学校是什么?高校又是什么?文化又是什么?什么又是“灯下黑”?

2,校园特别是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3,校园与文化建设的等价观念,校园就是文化;文化必须是校园的标签

4,高职院校的文化定位应该是怎样的?

5,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有那些重要意义?

6,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与“灯下黑”的现状

7,解决高职院校灯下黑的可选之道

内容

         

1,学校是什么?高校又是什么?文化又是什么?什么又是“灯下黑”?

   学校的定义无论是古代的私塾亦或近代的学堂还是现代的教室和校园,都是有一个传承思想与技术的功能。无论是思想教义还是术数义理,这个功能似乎千百年来都未曾动摇过。虽然形式在更迭,内容在创新,思想更加符合人性符合伦理符合时代需要,但教育的本源和本质都未曾变化过。那就是学校是育才的地方。高校是教育体系中最顶端的一个环节,是从启蒙到基础教育之后的思想与职业技能教育;高职院校尤其是这样。这是高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所在。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

   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但这个提法,必须在了解原义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不然,就会让人有不够准确,甚至是有点含糊的感觉。

   文化,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融汇渗透。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和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古今中外似乎有很多很多解释。但综合起来、还其本义,是可以非常准确和精炼地表述的:文化是人类在不断认识自我、改造自我的过程中,在不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并获得人们共同认可和使用的符号(以文字为主、以图像为辅)与声音(语言为主,音韵、音符为辅)的体系总和。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但这个提法,必须在了解原义的基础上,才能使用。不然,就会让人有不够准确,甚至是有点含糊的感觉。 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都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

   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点也在发生着根本改变。对文化的界定也越来越趋于开放性和合理性。

 

"文化本不属人类所独有,我们更应该以更开放和更宽容的态度解读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谓具有人文意味的现象,是与生俱来的。许多生命的言语或行为都有着先天的文化属性,我们也许以示高贵而只愿意称它为本能。"--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因为文化具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将文化给出一个准确地,清晰的分类标准。因此,这些对文化的划分,只是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的,是一种尝试。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文化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文化,一种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产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为生活所用,没有不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了一种生活生存的理论和方式,理念和认识。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 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心态文化层可细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次。

   高校的文化与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似乎也有共性就是地域性、历史性而包含形成的具有独特内涵和外延的文化特性。这个文化特性与最初的创始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最初创始人的初心、初衷、本意、本源的一个体现和延展。表现出来的就是专业建设和口碑。从这些专业建设和口碑的形成过程中又附带着历史和人文原因进行着扩展和延续。从最初的一所院校扩大到更多的院校和专业建设中来,这也是高校人才流动带来的一个良性的结果。善念、善果、善缘的扩大惠及更多的人,泽被天下是这些仁人志士的初心所在。

   高职院校的文化差异性与发展的不平衡给高校的建设造成了困难,但是也是一种机遇。就像任何一个硬币都有两个面一样的道理。地域性、文化的差异性、也就是特点和特色的显现。诞生这个凸显的前提是优秀的,良性的、更是有积淀的东西。如果是不好的,即便是延续都是尾大不掉,谬种流传,贻害大方。这方面是必须要摒弃的,是需要认清自我之后更需要壮士断腕的决断毅力来自我修正的必由之路。

   但是往往有不少人都有着这些谬见或者谬论,就是高校即文化;高校是文化;高校就是文化之母。这种偏见竟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认知和警惕;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个错误认知。当然也让一些人在教师的盛名之下做着伪君子,做着与职业道德极其相悖的事情;监守自盗欺世盗名,蝇营狗苟,甚至猪狗不如。而一旦臭名外扬之后,被社会舆论裹挟的就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全体了;被舆论唾骂被喷子们肆意攻讦,如此种种似乎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民粹”。有学历造假的,有论文抄袭代写的,有男女师生关系的,有用种种手段胁迫学生的。。。诸如此类事件被舆论披露之后,一阵喧嚣过后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一切还是如此,只不过是死水微澜的一下而已。

   教育从业者,特别是高校教师对此认知并不是整体的,即便是大部分也得有个质疑,这个问题在具有公办性质的高职院校似乎早成了顽疾,岂非一两幅良药能左右。灯柱子的心态,照别人而从来不低头看看自己灯下,“灯下黑”的认知不足几乎成了一种常态。

    高校文化建设的灯下黑现状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有来自社会的观念,有自身形成的认知,也有长此以往的行为习惯。久弊成习、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本性、本性难移。。。如此这般的轮回,从习惯成了本性,这个根源竟然是环境。人是环境的人,环境也应该是人的环境。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但现代却少之又少。

   

2,校园特别是高校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

   高校是文明、文化、意识形态、职业技能、人生梦想、社会发展、文明文化建设和传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环节,一个非常重要几无他物取代的功能。所以高校文化建设不只是自身的一种必要,更是社会责任,历史担当的主体。

   做为高校执教者,三尺讲台之上要有神殿般的感觉和神圣的体验,登台之后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导;教父一样的责任担当岂容随便。作为高校的管理者应该站的更高,看的更远,这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更是缔造者。教师面对的是一班的学子,教育管理者不只是面对本校的学生和教职员工,更要面对社会面对历史,经得起社会的评价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这就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是一种责任担当。做好了,功在当下利泽千秋。做的不好甚至做的很糟,一定是贻害大方,误人子弟,谬种流传。

   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要有这个意识和思想;特别是领导人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和认知。大学可以没有大楼但是不能没有大师;大学可以没有现代化的教学办公设施,但是不能没有现代的思想和意识;不能没有这些先进思想、理念和意识生长发展的土壤和环境。这不但是办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每一个高校执教者的共识。梧桐树和凤凰都得要有。要有举贤纳才之举,更要有育才养才用才之道,更要有为千里马和大鹏鸟驰骋展翅的环境建设之欲念。否则就是庸庸无为,浪费光阴和社会资源。

   所以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在明白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之后就是努力打造自己的校园文化,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为梦想滋生和成长的土壤,一个理论和实践都有机会和可能得以发展和验证的机制,一个学术和思想蓬勃向上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学之大首先是思想上有大发展有大空间;其次才是硬件。高职院校更应该是明白自身的发展需得服务地方和国家社会生产发展,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把专与长和高等教育结合起来,把服务意识和管理思维融合到教学培养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细节就是工匠精神形成的每一个必要部件;也是技术专才和大国工匠诞生的一个个温床。能立足此等理念,脱虚向实一定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文化。这些细节也是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世界强国的一个有力保障,更是知名度和品牌效应的坚强基石。制造业的强国是德国人的细心和坚韧,把人类带进了汽车时代;英国人的谨慎与执着的管理风格使得日不落帝国具有大管家的能力;美国人的灵活与好学钻研与美国文化的包容性使得美利坚一直作为全球的引领者;日本人的精细化管理与始终如一的工匠精神让日式的管理得到世人的认同和学习;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到意识到学习与开放的重要性之后,兼容并蓄,勤苦好学,改革开发春风吹起,神州遍地希望丛生,短短十年已经解决温饱问题;第二个十年已经快马加鞭全面致富奔小康;第三个十年已经进入全面小康。。。宏图展开了历史的画卷;从不能造到能造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再次验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首先是解放思想,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知行合一之后的伟大创举给现代中国创造了无限的机会。

3,校园与文化建设的等价观念,校园就是文化;文化必须是校园的标签

   校园就是文化;文化一定是来自校园。这个论断是不恰当的,这是一种认识上的武断。但是校园与文化建设的等价观念被澄清的同时我们必须清楚文化与校园确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校园是文化传承的土壤,但是只有土壤没有阳光和水分,没有园丁,没有管理机制;任何一个环节的短板或者缺失都是不能滋生和培养文化的。文化的形成就如种子在土壤中孕育生命的过程一样;阳光、空气、水分、肥料、农时、园丁、管理。。。这些都是这颗种子长出幼苗的前提条件,之后的茁长成长到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材,就是文化形成的过程与价值的体现。

   整个过程中无不倾入了天地人的所有因素,永远没有一蹴而就的事物。一个校园文化的培养到形成就如一个贵族的诞生,绝对不是一夜暴富的暴发户式的诞生;校园文化的基因与养成需要许多人甚至好几代人的坚守和努力才能形成,短时间和短视力的认知只是形式化的走过场,暴发户式的思维,一定是异想天开做白日梦。所以把文化和校园等价的观念是不对的也是危险的。文化必须是校园的标签也是错误的认知,如果只是盲目如果只是浅薄的认知,校园充其量只是一个知识传播基地,技能的训练场所罢了;如果高职院校也是这种思维和管理,其短期内似乎没有太多的负面表现,但长期来看,谬毒很深。没有文化的校园不是没有可能存在,而是存在的还不在少数。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的时间的确不短,但影响力几乎没有;一些省份的教育管理者用排名次的方法去刺激这些院校的管理者,收效并不明显。因为有些院校从领导到员工的普遍认知就是我们不是一流学校,我没也不是垫底的学校,我们保持现状就可以了,虽然前看不如人,但后者不如己的也是不少嘛!这种思维和认知不但故步自封难以进步,事实上就是抱残守缺,误人子弟。如果这样的高校长此以往,误入此校的学生不但难以成才,更是荒废此生,但是这些学校的管理者和执教者却依然日复一日的重复者自己的工作,并没有思考学校的未来学校的文化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口碑,似乎这些都是无足轻重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明哲保身做派。

   这些院校出来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懦弱和保守,再就是自私自利,看似年龄不大却表现的世故圆滑,这一特点的渊源是校园文化在个体上的集中表现和长期效应。与性格开朗,思想自由,包容开放的这些特点没有丝毫的联系。更与创新创意创造这些词有着十万八千里的遥远。学生对于学校来说不应该是产品,但是确实有着产品性的因素,任何忽略或者无视这个观点的都是狭隘的。

4,高职院校的文化定位应该是怎样的?

   高职院校首先是定位院校的性质,第二才是认知自己的校情。高职院校不姓高也不姓职,高职院校首先是高校,具有普通高校的所有职责和义务,与任何学校一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天经地义。但是高职的发展方向与普通高校有着区别;就是职业的明确导向性。普通高校培养普通高级人才,而高职院校是重点培养蓝领技术型人才的院校,这是和普通高校的最重要的区别。在这个基础上认知自身进行专业建设时候才能把握大方向,但是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并做好这一点的并不多见。放着自己应该发展的领域和方向却要染指普通高校的专业和方向;这如果不是管理者的无知就是怠政就是渎职。如果是下棋,车马炮各有其道与规则,如果乱了套就是为所欲为,也一定无所作为。

    有些高职院校不清楚高职院校的性质,更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校情;盲目攀比盲目设置本该不属于自己院校性质类别的专业,染指本科院校的专业;这不是越俎代庖而是乱弹琴。因为层次不一样,办学条件和招生的生源质量与师资配备一系列问题都会导致这一决策的错误与危害性会因为这个决策而存在,而且还不是单一的影响这个专业,在这个错误的判断和抉择存续期间还会影响其他的专业,这个影响会不断扩大。消耗的办学资源和环境一定是得不偿失的。这就是所谓的因人设专业,因想法设专业,拍拍脑袋,拍拍屁股的作风一定是校园文化缺失的集中表现。校情的认知在于对国家教育政策宏观把握之下对地方经济的服务意识,如何认知现代职业院校对地方经济与社会的服务方法和服务意识培养。现代服务业的涵盖面很广,但是有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师资配备还有相应的教学条件种种资源的错误配置导致学生的就业不好,就也不好的口碑影响到招生,如此恶性循环开始之后没有果断的应对策略,导致情况不断反复不断恶化,究其原因就是文化培养意识不足,校园没有相应的文化建设自然谈不上口碑。没有口碑也就没有积淀,没有沉淀的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虚幻、是假象,是经不起考验的。一旦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就如同一个被染成黑色的羊被大雨淋过之后的情景,不黑不白很难看。

    高职院校一定有在国家教育政策宏观指引下发挥自身优势并与服务地方经济战略紧密结合。这一战略规划之下一定可以让学院得以良性发展并持续积淀自己想院校文化,院校文化的种子一定能成长为梧桐树,然后引来金凤凰。真正的人才是非常看着环境和领导人的战略意识。这里指的环境一定是软性的人文的环境而不是硬性冷冰冰的环境。

5,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有那些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于三点,自己是谁?怎么来的?要去那里?这个清楚了其他的建设就有章可循,清楚了自己的定位,清楚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制定好努力的方向就将设定的蓝图付诸于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软实力,也就是校园文化,长期的积淀与人文环境的不断构建,这样的高职院校不但是有特色有口碑的,也是自身差异化在同行兄弟院校中独一无二的一种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同行需要的,也是共同发展中需要取长补短,协同发展的趋势顺应。这是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来看的,战略价值也在此。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对于学院专业建设和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家庭的期望也算一致的。

   选有所学,学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值!这就是从学生的报考选择学院的专业到学习、成长、就业的一条主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与基因遗传贯穿了教育的始终,也伴随着学生的入学到离校,从求学到工作的一贯制。衣钵传承,文化传承贯穿了全部也伴随着师生的一生。这就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所在。影响的不只是一班学生,不只是一级学生,更是源源不断的,几代人的持续影响。

6,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与“灯下黑”的现状

   道理似乎就这么简单,但是越是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并不简单。高职院校的种种弊端与文化建设都撇不清关系,这个是关联性很强的一种因果关系。

   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的灯下黑在于看不清自己,对自己的定位价值观认识不清。表现在盲目管理,盲目设置专业,盲目的干预、盲目地设计不切合实际的发展道路。没有认清自己的优势和短板,任何抉择都带有危险性。决策之下必有覆巢。当碰壁之后才幡然悔悟当然也是可取的,至少也算是亡羊补牢。最可恨就是瞎指挥乱指挥,盲目进行干预,不遵守教学规律,漠视来自一线教师的抱怨和建议,不但冷落了有识之士的一片热心,更是浪费发展良机。走弯路是避免不了的,失去的有战斗力的部队和将帅才是最可怕的,高职院校有了外在建设之后,煌煌然高楼大厦,举手投足间霸气十足,对意见和建议冷漠无视或者取笑攻讦,这是典型的闭塞忠谏之道。夜郎自大的结果就是丧失民心。有知识不一定就是有文化,有学历不一定就代表必然必须有文化;知识与文化是有密切关联的,但不是等价等值的,是没法直接划等号的。明灯之周必有暗域,这是常识。

如果领导有这种病必然传染下属,中基层有这种病必然殃及周遭,一线教师有这种病必然祸及学生;萧墙祸起必定弊端丛生。鼠雀充仓之时必然是大师离去,有识之士离开之时。文化建设形同虚设,空中楼阁自然无法持久。

盲目的跟进,忽视自身的短板,忽略地域文化的影响,忽略来自一线教师的建议,拍拍脑袋、拍拍屁股的领导人如果能躬身调研,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勇于担当善于学习,宁失面子不伤里子,如果拥有了这些特点能让教育的场所不只是一盏孤灯而是由不同的亮点构成的明境,此域堪比桃花源!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形同虚幻,但不少有识之士把这个当作自己的梦想在努力,在为之而呼号,我坚信他们一定是中国教育的脊梁!

现状之一,教师普遍缺乏获得感。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的获得感整体而言是很低的,曾有同行慨言,我们这类院校的基础设施最差,科研能力最低!软硬件环境的落后还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要命的是在这种环境中还安逸于现状还作着夜郎自大的春秋大梦。这和社会上分秒必争日新月异的科技需求和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来说,首先是盲目自大造成的不认识自己,再就是不思进取造成的与社会脱节;第三就是抱残守缺对政策的不调整对有识之士建议的不采纳。不认识和反省自己是不修于内,不学习不交流不思进取总是打自己的小算盘,总是考虑自己的小利益于首要位置,总是考虑自己在这个领导位置上就只有几年了,安然度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维控制了全部,这是典型的不屑于外。这种环境下的管理体制和教学环境可想而知,科研基本是没有环境的,有识之士也是没法久呆,这种环境中的参与感不只是零,实质上是负数。这种负数效应会与日俱增而裂痕扩大,落差扩大,口碑变坏,师道尊严日渐沦丧,教不教,学不学,表现出来的不只是成绩差;教师的绩效差,学生的成绩差,更要命的是彼此的人品在变形甚至在扭曲。不是老师不被学生尊重,学生不被老师待见,这种表象这么简单而已,问题之后的问题不敢让人深思。如果这种教育机构长此以往会怎样呢?这不只是知识、教育、文化之间的简简单单的互相作用了更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反正有知识没文化的现状也不是个例,这种现象值得警惕。毕竟这是思想与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战场。领导怠政,教师渎职,学生混日子,虽然不是全部但是这不是没有,也不是危言耸听。

现状之二,看看我们学生的宿舍,卫生状况可以反应出他们的集体风貌。烟雾弥漫的宿舍,几乎是游戏厅和大烟馆的世界,凌乱的内务、肮脏不堪的地面和书桌、游戏打的死去活来的废寝忘食。。。难怪许多人把百年前的大烟枪和现在的手机相提并论。手机的使用成了一种生存与生活的习惯,这种习惯势力支配下的人生就是处处离不开手机,如果说这是电子海洛因,某种程度已经超越了海洛因的原本危害,玩的是手机,失控的是人生。被有些怒不可遏的教师怒摔手机的举动,媒体也坦言:摔烂的是手机,破碎了的是情怀!这抛开教学、知识、技能、情操来说,对身心和意识形态是一种粗暴不堪而且几乎失控了的荼毒!教室里的手机袋只是个装饰而已罢了,几乎没有那个老师能做到手机收缴。卫生和生活环境已经不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学生能拖着疲弊不堪的精神状态蓬头垢面的拿着早点和饮料进教室的还不能算是很坏的学生了,至少这些学生还有上课的意识,至少还有尚未泯灭的学习纪律。他们虽然破坏了教室卫生,老师上课时候打瞌睡、偷吃早餐已经可以不去责备了,如果被有些老师发现之后严厉批评的结果就是我不惹你生气了,不来教室了。他们的逻辑就是这样,我堕落我自己,我不惹老师发火,不破坏教师卫生,我就这么窝窝囊囊的过我自己的游戏人生。这种现象的表面是学生自己的方式,也是教育方式在学生身上的一种反射。这种情况现在几乎成了教育圈子中的不治之症。

现状之三,职责和义务与担当成为一种或有或无的事情;教师中有些人对于教师的职业仅仅当作是一个工作,一个职业而已。


7,解决高职院校灯下黑的可选之道

   解决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灯下黑的可选之道是,领导人必须解放思想,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假大空到脱虚向实,从投机钻营到切身务实;从各种窠臼中解脱出来,道法自然,轻松处事,认真对待每一个报考的学生和每一个执教的一线教师;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实实在在多点务实的事情,哪怕从一个班,从简单的卫生抓起,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是汇聚伟大基因的必要条件,成就梦想靠的不只是勤苦打拼更有环境建设带来的参与感、获得感、存在感、价值感。灯是用来照明的,灯塔是用来在迷雾之中指引方向的,但是灯下黑就是对自己的漠视,对自身建设和发展的不理不睬,这种结果就是没法持续,不可持久,没法自我认知没法自我成长没法真正服人。

    打铁先得自身硬,正人先正己。给别人照明的同时自己应该心知肚明,自身得明白自己是谁?自己从那里来?要到那里去?灯下黑可以短时间的存在,但是长此以往,假以时日你再内观时候会被陌生的自己所吓到,你会看到灯下黑暗的地方已经有了不少灰尘和垃圾,有自己积累的垃圾还有被人乱扔的垃圾。这将会给你带来外部堂皇内心彷徨;外部还算优雅,内部却十分不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就不远了。

    领导的重要性固然很重要,群众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力量。领导的引领作用付诸于群众的集体力量,汇聚到一起就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这个力量不但可以建设一切也可以清扫一切,但是如果用不好,也算是一股难以驾驱的力量,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内部的。鸡蛋从内部打开是生命,从外部打开就只是一摊清黄。

如果对于这番论述还有质疑的人,请在校园走一圈,你看看打扫卫生的是保洁员,他们刚刚辛苦清扫过的地面,被学生随意扔掉手中的果皮纸屑、即便是距离垃圾桶就在半步之遥;你在看看教室里座位上和墙壁上的所谓“桌面文化,教室墙壁文化”还有卫生间门壁上的乱写乱画、烟头烫痕。。。实训机房里电脑和设备上的快餐盒,饮料瓶、食品包装纸、果皮、脏纸巾。。。这反馈的信息我感觉很多。首先是教师的问题,你上课时候看到了这些了吗?你做过制止和引导教育吗?如果没有算不算是渎职和放纵呢?你教的学生素质怎么建设的?煌煌然教育报国,事实上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个人的内务尚且不去提,公共的教室竟然如此这般,让我触目惊心,倍感惶惶不可终日!我们不是在做教育,是在犯罪,是放纵、是怙恶不悛、是误人子弟、是浪费国家教育资源。。。。。生不严师之惰,这些“破窗效应”还是不断扩大,而且逐渐久弊成习、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本性,本性难易之际一定的校园文化土崩瓦解之时,整个教育最终失败之际。文化首先是教化,用教育化人;至于师道尊严的沦丧与岌岌可危,是有必然的原因。环境的营造有着深刻的渊源、有着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多种力量的博弈,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足以佐证。教育环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主导对有些现象的视而不见,必定会加速破窗效应的常态化和扩大化。学生即便是有问题,素质差,种种借口仅仅是借口而已,三尺讲台教师才是主导,你无法弘扬正气,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躬身亲为,言传身教,注定了结果的走向。校园文化的另一个特性就是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高职院校是社会建设人才、制造业蓝领人才的摇篮、这个摇篮中已经走出了许多大国工匠、也在营造着中国制造大国的精英成长和培育的环境,如果这个环境我们都去珍惜,不只是停留在口头层面而是在躬身亲行,用高度的责任感、用实际行动来见习、这个行为和思维汇聚起来就是校园文化就是高职院校文化的基因。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主体与主导的认知和践行在互动中才能营造环境,才能形成文化孕育的土壤,悉心做园丁,正道沧桑必然是文化诞生与成长的沃土;口碑与责任担当形成的必然、成绩与成就形成的必由之路。

教风是正本清源,学风是水到渠成,校风是师生努力之果。校园文化的基因都有,落地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直到参天大树,荫及后世泽被千秋是坚持不懈,长期努力与齐抓共管的结果,文化是个很娇贵的事物,不会按照一些人的意志力来转移,是集体的智慧和结晶,当然这其中不能否认领袖人物的卓绝贡献和领导力。

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首先得从领导层面得以足够的重视然后必须有过硬的保障条件,如果是制度保障必须有坚强的执行力,落地有声抓铁有痕。对于奖惩功罚必须有鲜明的条令,不得过且过,不混淆视听,不作奸犯科,不任人唯亲,不将就不虚度时间;要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有愿景、有作为、有坚持、有原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教育的团队中应该不断强化团队的观念和意识,红花固然醒目但绿叶不是虚无。火车有头带,车厢也必须紧紧跟随,否则肯定是跑不快跑步好,多快好省一定只是梦想难以变现。所以解决校园文化特别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灯下黑”是必须要意识得到并能快速内观自省切身践行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迟疑也要不得研究研究,慢慢推进的怠慢思维。因为高职院校承载着国家的期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更有来自成千上万农村家庭的殷切期盼。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