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仁,王泽仁讲师,王泽仁联系方式,王泽仁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管理+心态+沟通+团队+国学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2019-09-08 2320

《天子无私事》

作者:王泽仁

熟悉历史的人,大概都知道西汉初期的这一段故事:吕后去世,诸吕作乱,欲代刘氏天下。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联合刘氏诸王,一举剿灭诸吕叛逆。

当此之时,帝位空缺,关于由谁来继任大统,朝臣们争论不休,有的推举齐王刘襄(刘邦孙子),有的力荐淮南王刘长(刘邦第七子)还有的拥立其他刘氏子孙。意见纷杂,无法统一。各刘氏诸王们也是垂涎欲滴,蠢蠢欲动,相互间明争暗斗,都欲君临天下,毕竟天子之位,太过诱人。他们没有哪个不是朝思夜想、梦寐以求的。在平定诸吕之乱中,他们都积极表现,多少立了点功劳,攒了些政治资本。

在众人纷扰之际,朝中开国元勋、实权派老臣陈平、周勃、灌婴等,眼光投向了千里之外、远在北部边疆、常年与匈奴厮杀的代地。他们力排众议,认为唯有代王刘恒才最有资格做大汉新任天子。原因有五:一是,刘恒乃高祖第四子,是刘邦所有现存儿子中,年纪最长的,符合立长的规矩。二是,代王刘恒这些年治理代地政绩卓著,把一个贫瘠落后、连年战争的代国管理得井井有条,经济稳步发展,足见他的治国能力,堪称一流。三是,在剿灭诸吕之乱中,首都长安风云变幻,而代王刘恒却心无旁骛,岿然不动,一心守边,虽未立尺寸之功,但却正好说明他没有政治野心,不像其他诸王,时刻觊觎帝王之位。四是,刘恒的母亲薄太后,知书达理,温良贤德,且只有一个弟弟薄昭,外戚势力孤弱,不像其他诸王,外戚强盛,不好管控。如刘恒登基,不太可能再次出现太后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五是,刘恒本人思想品德良好,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母亲病重期间,亲尝汤药,熬夜在床边陪护照料,可见其未来必定是一位仁德天子。

远在北部边疆的刘恒,当长安使臣来到代国迎立他为新任天子时,他的内心是兴奋的,就好比天上掉下个大馅饼,砸自己头上,太出乎意料了。他或许想过有朝一日可以君临天下,但那只是想想而已,毕竟从小到大,自己并不受父亲待见,在众兄弟中,也比较文弱,性格并不怎么突出。父亲在分封诸子时,把自己扔到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代国,和发配没什么区别,足见自己在众皇子中的地位了。加上在诛吕之役中,自己远离旋涡,没去凑热闹,毫无丁点功劳。所以,对于皇位,不敢存过多的非分之想。另一方面,刘恒的心里也是忐忑的、不安的。当得知自己被拥立为帝时,犹豫不决,左右权衡。自7岁来到代国,至今已有17年之久了。首都长安,乃龙潭虎穴之地,关系复杂,盘根错节,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自己在长安人生地不熟,又没兵没马,无权无势,开国元勋们,都是自己叔叔辈的,掌握实权,重兵在手,哪个都不是好惹的主,亲身冒险,进入长安,祸福难料,搞不好即使当上了皇帝,也不过就是个傀儡罢了。

针对是否入主长安、登基为帝的事情,刘恒的近臣们意见也不统一。郎中令(掌管代国宫廷侍卫)张武坚决反对,他认为这不过是长安大臣们的诡计罢了,这些开国元勋们都想控制未来皇帝,把天子当木偶,人人不安好心,个个想揽实权。而中尉(典掌禁兵)宋昌则全力支持刘恒答应长安功臣们的请求,继承大统。他认为当今天下民心归刘,任何人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则,人人得而诛之。且代王在高祖血脉中,排行最高,名声最好,是最合法也是最合理的继承人。

刘恒为人心思缜密,沉稳练达。要一般人,面对皇位这么大的诱惑,早就沉不住气,即刻起程,快马加鞭,直扑长安了。可刘恒却不急不躁,再三斟酌,他和母亲薄太后两人反复商量,决定派舅舅薄昭先入长安,拜见周勃,打听虚实,再做行动。直到舅舅返回代国,报告事情属实,千真万确,刘恒心里的石头方才落下,遂起行前往长安,准备即位。

陈平、周勃等开国老臣之所以要拥立刘恒为天子,或许是有私心的。他们在吕后时期,处处压制,事事小心,时时留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都是开国老臣,到了这把年纪,谁都不愿再折腾,希望能够安度晚年,过个太平日子。而刘恒的性格很符合他们的期望,小时候就老实本分,文质彬彬,专心读书,为人厚实。这样的人当君主,多少好把控一些,不至于出什么幺蛾子。这些元勋们不管是出于私心,还是本着公义。他们确实没有看走眼,选中了一位难得的明君。

这时的刘恒,除了继续保持了幼年时的优点,加上在代国17年从政治国的历练,已经打磨得外柔内刚,绵里藏针,政治智慧已相当成熟。

当刘恒车驾到达长安郊区的渭水桥边时,周勃、陈平等率领文武百官跪迎新任天子,刘恒当即下车拜谢。这时,太尉(军事最高长官)周勃请求与刘恒单独聊几句。刘恒的心腹宋昌当即拦住周勃,说道:“太尉大人,如您有公事要禀报,就请您公开的上奏;如您有私事要谈,不好意思,天子无私事。”周勃立即跪呈皇帝玉玺与天子符节。刘恒推辞不受,径直前往代邸(代王在长安的府邸)下榻,商议待定。

刘恒甫入长安,表现得极其圆融老练。宋昌能说出‘天子无私事’这样的话,我想,十有八九是刘恒提前交代好的。他早已预料到拥立自己的大臣们,多少有些私心。但作为帝王,乃天下之主,身份已不同往日。正所谓:王道荡荡,无偏无党。天下皆我子民,百官皆我僚属。诗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答应当着文武百官之面,私自和太尉周勃谈话,天下人会怎么看自己?岂不都认为自己和周勃是一党的吗?那以后听太尉周勃的就好了,他是拥立天子的第一功臣,天子凡事都听他的。岂不闻天子无党吗?长此以往,自己不就真的成为傀儡木偶了吗?所以刘恒一进长安,就给众臣们来了个下马威,明确告诉大家,我要当真正的大汉天子!

至于拒绝立即接受皇帝玉玺和符节,不直接进入皇宫而是先入代邸,这事做得也是极其高明的,和他老子刘邦如出一辙。假如一见面,就立马接受象征帝王权力的玉玺,直接进入代表天子威严的皇宫,岂不显得自己太过轻躁,对帝王之位早有野心、垂涎已久了吗?真正的圣明天子,那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得是宗亲列臣们三请四奏,自己再三推让,最后才勉为其难的登临大位。由此才显得自己的位子合理合法、顺应民心了。

果不其然,大臣们追随刘恒,来到代邸,不断上奏,恳请刘恒即位。刘恒表现的诚惶诚恐,认为自己无德无能,难以担此大任,希望大家另觅刘氏贤良。最后在重臣陈平、周勃等人的恳求之下,刘恒为了宗庙社稷,为了天下百姓,不再推辞,遂勉为其难,登基即位了,是为汉文帝。

刘恒一入未央宫(皇宫),当即升任宋昌为卫将军(总领京城各军),镇抚长安南北两军,守卫京师安全;任命张武为郎中令,巡视宫廷,负责皇宫警卫。就这两个人事任免,四两拨千斤,轻而易举的控制了京城局势,掌握实权。随即分封功臣,任陈平、周勃为左右丞相,调任大将军灌婴为太尉。其他宗亲大臣各有封赐,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汉文帝刘恒至此开始了他23年的统治,在位期间,崇节俭,尚仁义,重农桑,轻徭役,止兵戈,废肉刑,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迅速强大,开创了中国帝制时代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泽仁曰:“汉文帝真乃老子之践行者也。其‘不争而争天下,无为而无不为’之智,运用自如,已臻化境。其治国安民之策,以老子之道,辅以儒家之仁,儒道结合,相得益彰。其为君,秉持公心,又不失帝王权术,沉稳练达,驭下有方,天下归服。其‘君主不受私’之语,乃为后世圣明天子垂法。呜呼!天下为公,王者之圭臬也!不可失之。”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