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峰,陈益峰讲师,陈益峰联系方式,陈益峰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风水国学研究与实践
45
鲜花排名
5
鲜花数量
陈益峰:陈益峰:风水活动的起源
2016-04-08 1197

  整编/陈益峰

  风水学说和风水实践不是现代人发明的,而是华夏先人早就摸索出来的生活经验。

  1、风水起源原始社会

  风水学说的起源和应用自有人类活动就已开始。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穴居而野处,为生存而争食,争而聚合为部落,部落圣人观天察地宜物,悟自然道而“结绳罔罟”,营以宫室,记以书契,此变革曰“易”。

  营造房屋,是以安全、避寒、防热为主要前提,所以多选择在地势较高、隐蔽、不易受洪水、猛兽袭击的地方居住生存;有的为了免受风雨、寒冷的侵袭,学会了观察山川江河的姿态、树木土石的变化以及风雨气象的转变,选择了风力向阳的地方居住,这些活动可以称为“营居”。而为死者营葬方面,选择葬地的活动可以称为“相地”。

  以上两方面合在一起,可以说是风水之滥觞。从大量的考古发掘来看,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已不是漫无目的择地架屋,而把房址选在距离河流较近的、有一定坡度的、土质干燥坚实的台阶地,且房屋大多坐北朝南,背坡临水,这些构成风水术最基本的理论。

  2、先秦时期关于风水的记载

  进入殷周社会,甲骨文的“宅丘”二字证明殷人仍有居丘(丘即陵阜,指河流的台阶层带)之俗。

  最早反映先民相宅活动的文献当推《诗•大雅•公刘》: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意思就是:忠实厚道兮公刘,去往百泉平原上,看那平原都有泉。然后登上南高岗,遇见这里宜建京。京师田野形势好,于是这儿停脚步。于是一同建陋居,于是说给大家听,于是语其大家语。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意思就是:忠实厚道兮公刘,又能普遍又专长,测量日影上高岗。勘察南北和阴阳,观看水源和流向。为君多次来敬畏,度量洼地和平原,确定田税好交粮。度量西山夕照处,豳地使用可扩大。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遡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卽。”

意思就是:忠实厚道兮公刘,营建宫室在豳原。横渡渭水来治理,又采厉石和锻石。定好地基有条理,改易众人改易有。夹着大涧两边住,逆流而上可过涧。一同定居人安宁,水湾内外都靠近。

  后世的风水师在具体操作技术方面虽然复杂得多,但对山川地势的总体勘察过程,与公刘却极相似。

  《尚书•召诏序》云:“成王在丰,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先秦时期地理知识日见丰富,建邑相宅已成为王室的要事。

  从甲骨文和先秦典籍来看,人们对地形和水文有了明确的划分,陆地分成山、阜、丘、陵、冈等,水域分为川、泉、河、涧、沼、泽、江、汜、沱等,河床地带分为兆、厂、渚、浒、淡等。

  《尚书•禹贡》是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作品,其中有“导山”一段,记载了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间的二十余座山岭,由西而东分为三列,带有偏东北或偏东南的走向,这成为后世风水家所谓的“龙脉”的依据之一。

  《管子》曰:“苟山之见荣者,谨卦而为禁,有动卦山者,罪死而不赦”,是对山形草木茂盛的重视;“其木宜苍与杜松,其草宜楚棘。见是土地,命之曰五施(施为度量单位,长七尺),五七三十五尺而至于泉,呼音中角。其水仓(苍),其民强,赤胪(在土质黑中带红)历强(坚),五种无不宜。”,这种“五土配五音”观念被后世风水术发展成为“五音五行”理论。

  先秦古籍还有“土宜”与“天时”相应之说,《逸周书•度训》:“土宜天时,百物行治。”,《周礼•大司徒》:“以土宜之法辨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术。”所谓“十有二土”就是与十二次对应的分野。“相地”时注重“观天”,天地对应是风水术的升华。

  先秦营建城池宫室除先行相地外,还要占卜,甲骨文中有“口子卜,宾贞:我乍(作)邑?”“乙卯卜,争贞;王乍邑,帝若?我从,之唐。”这是商王修建城邑需占卜以定吉凶的明确记录。

  又《诗•大雅•绵》记载古公父率族人迁到歧山之下,“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即占卜之兆显示可以在此居住,才筑室定居。

  《尚书•召诰》记武王克商后,欲迁九鼎于洛邑,于是“太保朝至于洛,卜宅”。

  《尚书•洛诰》记周公欲营建洛,“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水西,惟洛食。我又卜水东,亦惟洛食。来,以图及献卜”,经过反复占卜才最终确定下基址。

  埋葬死者也要占卜,《周礼•春官•小宗伯》的职掌中有王崩后“卜葬兆”一项,据注疏:“王丧七月而葬,将葬,先卜墓之茔兆,故云卜葬兆也;云甫者,既得吉而始穿地为圹”。可见挑选墓址需由占卜决定,挖掘墓穴也要占卜得吉才能进行。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