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陈益峰
北京作为元明清三朝的帝都,拥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永定门—正阳门-紫禁城-景山-钟楼-鼓楼。中轴线全长7.7公里,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地图中,古老的中轴线和地理上的北极有一些偏离,大约是2度10分左右。造成这个的偏差主要是因为磁偏角的存在。
磁偏角与地理北极不重合
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的北方与真正北方(子午线)的夹角。
我们知道,指南针的作用是由于地球的磁极引起的,而磁极并不在北极和南极,所以指南针指示的南北和子午线就有一个夹角,但这个夹角特别小,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各个地方磁偏角也不同,而且,由于磁极本身也处在运动之中,某一地点磁偏角还会随之间而改变。
在我国除部分磁力异常的地方外,一般磁偏角都是西偏,而且有一定分布规律。现在北京的磁偏角是北偏东 5度50分左右。
建筑立向以罗盘为准
我国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了磁偏角的存在。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与验证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磁偏角现象,比西欧记录早了400年。
我国发现指南针后,对它的应用更为广泛,特别在建筑风水中,广泛应用在罗盘。刘秉忠和郭守敬在科研领域了解到磁偏角的这个现象,但在古代建筑风水的应用中,还是利用罗盘确认中轴线的走向,确定正南北的方向。现在北京的磁偏角是5度50分西,当时可能正好是2度10分西。
有人怀疑中轴线偏离可能是由技术因素、自然因素或人为的指令因素综合造成的。当年规划元大都中轴线的刘秉忠是著名的天文和数学家,地理测量技术已经十分精准,这么大的施工误差是不可能的。实际上看史料记载,十三陵的长陵依然是按罗盘来确定的癸山丁向,而不是按地理正南北来确定癸山丁向。所以磁偏角是中轴线北偏西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