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少管闲事”心理、“不顶撞领导”心理,还是“我以为”心理,都是执行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的人性问题。那么,当我们遇到人性问题,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不够正确但在现实中却普遍存在的习惯性思维——遇到管理问题就想办法把问题除掉。许多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思维都是将问题除掉,但事实上始终除不掉。这其中包含着最基础的哲学认知。
哲学上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对与错、是与非,是事物的两种属性,我们不能完全将其割裂开,即我们不能去掉错与非,而独留对与是。一旦我们将错与非砍掉了,实际上是与非的矛盾体就消失了,这个事物也就不存在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另外一对是与非。
我们知道,管理问题是企业中某种“事物”非的部分,当我们面对这些“非”的时候,如果只是靠“除掉”它们来解决问题,那么必将同时“除掉”这个“事物”,从而就又会自然产生另外一对是与非。这就是为什么现实中我们“除掉”一个问题,马上又出现另一个问题,“怎么就永远‘除’不完管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而且,人性问题更是一种无法被“除掉”的问题,所以,简单的“除掉”问题是不可能真正解决人性问题的。
那么,面对执行过程中无处不在的人性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对立统一规律的第二条将告诉我们答案:事物的是与非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当环境变化后,是能转化为非,非也能转化为是。这就告诉我们,管理中的“事物”非的一面,也就是对管理有危害的一面,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是。也就是说,在合适的环境下,这个“事物”所产生的危害程度可能会变小,而且,“事物”对管理的价值可能会增加。
在这种认识下再来看人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人性本身就是管理中的一种特殊的“事物”,不可能被我们“除掉”。人性自身并不是问题,之所以会变成问题,根本原因也不在人性,而在于管理中的“条件”和“环境”出现问题,从而增大了人性对我们的危害。这里的“条件”和“环境”就是管理中的组织级执行体系。当我们的执行体系不够健全的时候,人性就会成为问题,反之,要想真正解决人性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去完善我们的执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