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军,熊建军讲师,熊建军联系方式,熊建军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数字化 银行数字化经营 金融科技 新基建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熊建军:Lending Club进军企业贷款,意欲做互联网银行
2016-01-20 17847



美国的金融市场细分明确,Lending Club开始从个人市场切入企业贷款市场,去进行更多的布局。从这里可以看到,P2P将以更便利、高效的手段,将人与人之间的借贷更方便。而国内的P2P,很多已经是企业贷款,这其中,中小企业主的借贷很多。


重磅消息:日前,全球最大的P2P网贷平台LendingClub在“个人贷款”之外又上线了专门的“企业贷款”业务,这意味着它在通往一个互联网银行之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LendingClub创始于2007年,目前已募集风险资本约2.2亿美元。在去年完成那笔1.25亿融资时估值已达到15亿美元,据传今年极有可能上市。它的董事会名单拉出来能吓死人,包括来自KPCB的互联网女皇MaryMeeker,摩根斯坦利前董事会主席兼CEOJohnMack,以及美国前财政部长LarrySummers。


自创立以来,LendingClub已累计撮合贷款超过3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个人消费贷款,直到今天才正式将企业经营贷作为独立业务线。据LendingClub创始人兼CEORenaudlaplanche所说,他们现有针对个人的风控技术和信贷产品可以很轻易地移植到车贷、企业经营贷、住房抵押贷等其他贷款领域。而他们的终极目标,则是“覆盖全部信贷产业”。


根据公开信息,LendingClub目前的企业贷款额度从1.5万美元到10万美元不等,未来将有可能将上限提高到30万。针对企业的出借年利率从5.9%到29.9不等,视乎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而定。至于风控方法上,如Renaudlaplanche上面所说,可能并没有什么实质变化。作为纯线上模式的P2P借贷平台,LendingClub经营企业贷款的方式将与国内同行们十分不同。



美国拥有发达的征信体系,只要花2.5美元就能拿到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而反观中国,由于征信体系缺失,许多面向企业提供贷款的P2P选择了与小贷、担保公司结合的O2O模式,这与LendingClub纯线上的做法很不一样。不管是LendingClub自己,还是其CTOSoulHtite(苏海德)去年来华创业的点融网,都是比较纯粹的技术流路线。LendingClub的技术员工占比超过60%,继承了LendingClub基因的点融网也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技术型风控体系。包括很早就在学习LendingClub的拍拍贷在内,这类偏重线上的平台比拼的是风控模型、数据积累和数据分析能力。相对地,结合线下的O2O模式则强调将对传统金融风控手段的运用,有时也需要一些十分“乡土化”的举措,比如多人联保等等。


另外,在撬动市场的方式上,国内P2P与美国也有很大差异。美国传统金融发达,小微借款人可以通过银行、信用卡、典当行等多种渠道获得资金,P2P网贷主要充当了补充角色。而LendingClub真正吸引借款人的点,在于它灵活的风险定价策略(根据借款人资信情况决定利率),这允许信用优秀的借款人拿到比银行更低的利率,而信用不良的借款人在支付更高利率的前提下也能得到贷款。同时,由于LendingClub的中间环节更少,使用技术手段让每笔贷款的经营成本可以更低,相比传统银行有着成本和利率上的优势。而中国的国情则是传统金融机构过于低效,大量需要资金的借款人(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无法得到贷款,P2P网贷的价值主要是对传统金融所不能覆盖的市场进行补缺。而且国内P2P的资金获取成本比银行高得多(利率没有市场化),暂时难以在贷款利率上对传统银行构成挑战。


让我们再回到最初话题。LendingClub进入“企业贷款”无疑会大大拓展其想象空间,但据个人了解,该平台原本就有30%左右的借款人是小微企业主,如果在风控技术、贷款产品上没有针对性的开发,上线单独的“企业贷款”模块可能只是前端体验、用户引导上的一次优化(我还没走完整个流程,不知道跟原本的“个人贷款”有哪些本质不同)。不过如果未来真的能在企业贷款领域走得更深,对LendingClub的IPO估值将是一大利好。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