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高飞,陆高飞讲师,陆高飞联系方式,陆高飞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红色管理、通用管理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陆高飞:什么是管理与管理是什么
2016-01-20 25846

一、 什么是管理?

日常我们所接触的“管理”基本上都是属于“什么是管理”这个问题范畴,虽然很多时候是以“管理是什么”的句型出现的,实际上也是回答“什么是管理”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回答的往往都是属于“个别”的管理。大体来说,属于管理这个范畴的个别性东西包括这样几类:管理意识、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管理能力等等

1、 管理意识是指每个人对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只要能想到“管理”这个概念,就应该属于管理的范畴。

2、 管理理论是指形成系统、见诸文字的各种管理流派和学科。

3、 管理技术是指具体的管理活动中所用到的所有的管理方法、技巧、工具、标准等等。

4、 管理能力主要是指管理者运用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修养和素质。

至于很多人平常所说的“管理就是什么什么”之类,那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思维”,表明的是他对管理的理解和领悟,往往不是一种严格的定义,如果能够理解这点,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执。

二、 管理是什么?

要回答管理是什么,自然首先必须对“管理”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有所了解。这里对“管

理”一词进行中文含义的考察。

   管者,管理;管辖。须知管理和管辖之间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各类管理行为包括人事、物科、生产过程、利益交换和分配,乃至革新创造,包括技术引进的管理。

   从1989版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找到了关于“管理”一词的解释,有三个条目:

   ①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如管理财务

②保管和料理,如管理图书、宿舍、公司等;

③照管并约束(人或动物),如管理罪犯、牲口等。

关于“思想工作”的讨论

(一)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

1、 渐进原则

由浅入深的做思想工作。

试验:向往户要两杯水,1组一次要两杯水,2组要一杯水后再要一杯水,结果第二组要的水对于第一组。

渐进的做工作,容易被别人接受。

2、 重复的原则,即“苦口婆心”

对一件事情说的多了,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纠正错误的,弘扬正确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

3、 拉近心里的距离。

拉近心里的距离,是成功进行思想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也可以利用做思想工作者的熟人来做工作,以为熟人的心里距离近。

4、 调整原始价值观。

即基础的价值观念,也是其他价值观构成要素,是不可分割的价值观。你不要告诉他“做什么”,还要告诉他“怎么做”,“如何做”。同时还要改变他的基础价值观,即:衡量事物的尺度!

适度的批评可以激励人,过分的批评会使被批评者失去方向。

(二)思想工作的方法

1、 从众心里。

认为大部分人的认识是、行为是正确的,观念是对的。因为人要有安全感。

你和一个人说8次,不如你找8个人分别和他说一次,这样的效果会更好的,以众人的力量来改变他的观点。

2、 启发法。

启发相对于争论,争论的目的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他人,要求别人接受,即:错了,错了也得执行!这样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谁来买单!

老板买单,老板可以买经济的单,“口碑”的单,老板买得起吗?

启发法是适当的提供原始信息,使他自动的得出“我”方的观点。这样的效果会好的,主动的做比被动的做效果要好的。

3、 言行一致法。

语言与行为趋于一致,你说的正确的事情多了,众人的行为也会趋于一致的,对不好的事情批评多了,众人也会同诛之。

4、 熟人法。

利用熟人与被管理者熟悉的便利条件,因为他们心里距离近,工作容易被接受。

5、 外部权威法。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它山之石可以功玉”借助外部干部的力量,来做被管理者的思想工作,效果会好一些的。

三、“管”与“理”

   我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常会提到这样一个命题,一个比较有威望的王主任,在一次公司导主持的专题研讨会上因故迟到了,看到这一情况,不同的领导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A领导:王主任,你今天开会迟到,按照公司规定扣发月奖金10元。

B领导:公司领导对其迟到行为不理不睬,若无其事继续开他的专题会议,布置工作。

C领导:王主任,你来迟了,我们知道你对这个专题有独到的看法,所以我们等着你来参加。

   三位领导的对“迟到现象”的不同处置,有不同的效果:

   A方法,直截了当地维护了公司规章的严肃性,显示了规章面前人人平等,突出了管理的刚性,但忽视了人性。领导必须在事后对王主任做好沟通,否则领导只有威严,失去信任。

   B方法,属于冷处理,手法采用目标任务型,重视目标的布置,忽视过程管理,只要你能完成任务,迟到早退,当面不处理,事后一并考量。这种方法对迟到的王主任来说,他会体会领导的宽容,感谢领导的含而不露,但长此以往,对其他主任来说,领导的宽容可能会理解成优柔寡断的代名词,有碍于领导的威信。

  C方法是艺术性的管理。刚柔相济,宽严有度。即严肃的指出了问题—“你来迟了”,定性为违规,又体现了领导的惜才、主任的期待—“知道你对这个专题有独到的看法,所以我们等着你来参加”,此时的王主任充满了愧疚和感激,对其他主任也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即使自己再有才,也不敢迟到要大家等呀!

  我认为C领导的处置方法体现了管理工作中的“管”和“理”的和谐统一。管理中的“管”体现了一种刚性,表现为制度的严明、执行的精确控制和评价的科学量化。但这样的刚性管理重视了规章的权威,忽视了管理对象的人性,效果是暂时的,长此以往会积累主任对领导的隔阂、对工作的敷衍,最后影响工作效率,渐失工作的积极性、团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激励为手段,以效率为目标,构建一个和谐的团体,这样的“理”更多的是倾向于手艺的管理。

   管理中的“管”和“理”需要和谐统一,“管”犹如一个人的骨架,没有硬朗的骨架不成人。“理”犹如人的经济血肉,没有经脉血肉、疏通、运送营养,最终只剩下一幅空骨架,可怕、可悲。我们不讨论先又“理”,还是先有“管”,因为事实上“管”和“理”也不是独立的,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我认为简历骨架并不难,但要用经脉血来维护一个强健的体格并不是一件易事,哪一处出了毛病,就会影响肌体的正常功能。那如何让身体各个器官保持良好的功能状态,就得运用好管理中的“理”的调理功能,首先注重平等关系,保持血脉的和畅,领导关心主任、主任支持领导、主任帮助主任、主任爱护员工、员工爱戴主任,这种氛围的形成,需要领导、主任、员工运用换位的思想,人人都是平等的个体,和睦相处。领导应该了解每个主任个性特长,善于赞赏、宽容,让主任上得了台,也要下得了台。如C领导了解王主任工作的特长,设身处地为王主任开脱,开会迟到肯定有其原因。但也不是有原因就可以迟到,即要指出行为的结果—迟到这一事实,又用柔中带刚的激将法,指出今天的专题会议必须带头讨论,大家可是在等你开会呢!其次洞察细微,化解痉挛血栓。在日常工作中,出点问题、形成点隔阂误会也是常有的事,作为领导要深入基层,了解员工的动向,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予以解决,保持集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如C领导的处理是及时的,反映了领导的思维的敏捷性、果敢性、针对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最后营养配给,提高代谢的速度。领导要利用经济的、精神的手段,提高奖励、鼓励的力度,增强动力,保障新陈代谢的速度。

四、管理,“管”的就是“理”

   在管理中碰到意见分歧时,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建议:谁的意见在理听谁的!这似乎没有错。可是问题在于需要判断谁的意见更有理、更合理、更在理:在各方都认为自己有理的情况下,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管”住这个“理”。显然,在管理中存在着一个有理与无理之间的确认、沟通和转换,以及怎样占领“有理”制高点的任务,需要将管人管事提升到管“理”上来。

  关于“开发人才”的讨论

  一个中层干部(尤其是车间主任),是将一个比自己能力强人,打压下去,还是开发他、保举他、重用他,从而发挥他的能力为公司做贡献,这已经不是管理水平上的事情了,这是做人的事情,是心胸的事情。

  关于“合理”的讨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事情,只要当时合理就好,不合理就不好,不管它是否正确的。一个企业的“合理”在哪里,在老板那里!老板的话就是理,就是合理。

  你认同吗?

在“管”“理”结合中实现和谐

  《史记·白起列传》载,武安君白起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定郡、郑、汉中,非擒赵括之军,战功赫赫。而秦国的五大夫王陵在攻打邯郸中失利,秦王想让白起代替王陵.白起认为:“邯郸实未易攻也。而且诸侯救援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

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夹。不可。”白起因此不肯前拄,后

来干脆称病不出。秦王派王缸代王陵也未能攻破邯郡,因此一定要征调白起,派范难去

也没请动,于是就将白起免为士伍.过了三个月,秦军连吃败仗,秦王迁怒与白起,在

命人遣送白起出咸阳途中又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在攻打邯郸的问题上,白起的主张是有理的,秦王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给问题定了性:白起的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与他在战略决策方面存在分歧的问题,而是公然挑战自己权力,挑衅自己决策的权威性。一个白起姑息了,以后如何号令朝廷中的功臣大将?一个“谁的意见正确听谁的”决策合理性的问题,变成了“意见由谁说”这样决策权威性的问题。在企业管理中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各执一端肯定会给管理的和谐带来负面的影响。如果说不讲“理”的“管”是盲目的权力,像邯郸的久攻不下而图耗资源:那么没有“管”支持的“理”就很苍白,像白起那样抱恨终天;

在“管”“理”脱节的情况下,“管”不住“理”,对双方来说,结果都可能是悲哀的

结局。

    其实,管理中的“理”并不是铁板一块。自然规律是只能发现而不能创造的铁律,管

理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社会人文领域所谓的“理”就具有一定的层

次性,因看问题的立场、角度的不同而有所逗别,即使站在同一个层面上,也有公说公

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尤其是在彼此存在博弈关系的情况下,其合理性可能会此消彼

长。这时候管理者就需要“管”好“理”,既要努力促使管理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保持一致,

又需要在“管”与“理”的结合中实现和谐的理想境界。

    管理所“管”之“理”并非谁在管谁就有“理”,谁就是“理”的裁判,或者只讲管理者一方的“理”,而是从委托一—代理关系上讲服从于理,服务于理,将“管,,与“理”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抱着对“理”负责的精神,在“理”的层面上分工合作、求同存异,超脱于公司政治,避免内耗,忠诚与执著于对“理”的追求。

关于“老板的过失”的讨论

一个优秀的中层干部,是懂得如何“艺术”的校正领导的过失的,从而避免“错了也得执行”所造成的更大的经济损失、人心损失、口碑损失。同时也要适时的正面的向领导反应正确的观点、方法和可以预见的结果。

兔子的故事

     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只狠走了过来,“问,兔子啊,你在干什么?”答曰: “写文章”问:“什么题目?” 答曰:“《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

    一只野猪走了过来,问:“兔子你在写什么?”答:“文章”问:“题目是什么?”

答:“《浅谈兔子是如何把野猪吃掉的》”,野猪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地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目:《一只动物,能力大小关键要看你的老板是谁》。

    这只兔子有次不小心告诉了它的一个兔子朋友,这消息逐渐在森林中传播。狮子知道

后非常生气,告诉兔子:“如果这个星期没有食物进洞,我就吃你。”于是兔子继续在洞口写文章。

    一只小鹿走过来,“兔子,你在干什么啊?”““写文章。”“什么题目?”“《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哈哈,这个事情全森林都知道啊!你别糊弄我了,我是不会进洞的。”“我马上要退休了,狮子说要找个人顶替我。难道你不想将写这篇文章的兔子变成小鹿么?”

    小鹿想了想,终于忍不住诱惑,跟随兔子走进洞里。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

继续写文章。一只小马走过来,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地别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耳是:《如何发展下线动物为老板提供食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狮子越长越大,兔子的食物已远远不能填饱肚子。一日,它告诉

兔子:“我的食物量要加倍。例如:原来4天一只小鹿,现在要2天一只,如果一周之内

改变不了局面我就吃你”。

    于是,兔子离开洞口,跑进森林深处,它见到一只狼:“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狼

吗?”狼'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进入森林深处。  这回它碰到一只野猪,于是它闷:“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野猪呜?”野猪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森林深处的动物并不知道兔子和狮子的故事。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地别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目是:《如何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型为老板提供更多的食物》。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兔子在森林里的名气越来越大.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很历害的老板。这只小兔开始横行霸道,欺上欺下,没有动物敢惹。它时时想起乖乌龟赛跑的羞辱。它找到乌龟说:“三天之内,见我老板!”扬长而去。

  乌龟难过地哭了。这时却碰到了一位猎人。乌龟把这事告诉了他。猎人哈哈大笑。

    于是森林里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猎人披着狮子皮和乌龟一起在吃兔子火锅。地下

丢了半张纸片歪歪扭扭地写着: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森林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兔子吃狼的故事似乎快要被大家忘记

了。不过一只年轻的老虎在听说了这个故事后,被激发了灵感。于是它抓住了一只羚羊,

对羚羊说,如果你可以像以前的兔子那样为我带来食物我就不吃你。

    于是,羚羊无奈地答应了老虎,而老虎也悠然自得地进了山洞。可是三天过去了,

也没有见羚羊领一只动物进洞。它实在憋不住了,想出来看看情况。羚羊早已不在了,

它异常愤怒。

 正在它暴跳如雷的时候突然发现了羚羊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想要做好老板先要懂得怎样留住员工》。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