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老田和心力的能量
张靖笙
我和老田(田俊国老师)是十五年前在中国系统分析员协会(CSAI)的活动上认识的,也算老相识了,这十五年来虽然我和老田在一起见面的次数不算很多,但每一次他都能给我留下意想不到的深刻印象。
作为老相识,我很佩服老田孜孜以求的学问精神和殚精竭虑的事业心,但谈不上膜拜,也不至于崇拜,所以除了一些地方达意的需要,我还是愿意称呼他为老田,而非尊称田老师。
我记得最早留意他,是听他讲过如何用易经乾卦的学问分析项目心理的过程,还有他关于信息技术人员如何成器的演讲稿,那时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有料的怪人,口才极好,涉猎极广,观点极独特。CSAI聚会上基本是老田和徐锋这两位口才担当掌握话局的主导权,包括我在内的其他人大多旁听,因为实在说不过他们。
后来老田转岗去搞用友大学,发现他的演讲功力与日俱增,而且他分享给我们一些其在用友大学开发课程的方法,总能给我们一些意想不到的启发,让我们赞叹的确是有些手段和办法。
这些年随着我自己搞商业培训,我看了不少老田写的文章,也拜读了老田写的几本书,包括《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精品课程是怎样炼成的》《讲法》《赋能领导力》等等,感觉老田在培训教父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前几年老田刚自己出来创业的时候,我也是想过加入老田的弟子班的,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就搁置至今,这次老田线上开营,我一看时间与经济均不成问题,果断团购报名。
根据这么多年来我对他的关注,老田是很勤奋和努力的,心力模型并不是他所原创建构的唯一的知识方法理论框架,但我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他自己这次的重视和急切。
我们大部分人都已经过上了物质富足的生活,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在人人互联的今天,技术已经解决了人类思想互相连接的问题,也在推动每个人随时随地分享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多元的文化让家长和老师越来越难以对孩子一言九鼎,仿佛一切都在让每个人活得更加自我,可问题是,越来越自我的我们和下一代就比我们的前辈感到更幸福了吗?
不对,我们很多人都活得让别人难以理解的心力交瘁。心力交瘁可能是我们很多人在上田老师心力特训营之前使用心力这个词最多的地方,于是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层出不穷的问题、烦恼和压力,这些负面的心理能量又进一步消耗了我们的童心、雄心、耐心、爱心和信心,让我们逐步降低和消磨了自尊心,终于把我们打磨成一个内心了然无趣的人。
我相信很多人就是这样物质富裕精神贫乏地活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达人都无力改变自己的时间被事务安排、自己的自由被物质剥夺的无奈境况,诚如老田说的,我们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但为了让自己的余生能过得好一点,我们却有必要改变对其解读,老田和团队总结的田氏心力模型就是一套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自我修行和分析解读思维框架。
田氏心力模型的确是一个比较自洽和实用的思维框架。自洽体现在这个模型的完备性,把对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分析可以不留死角地全面覆盖、面面俱到,并且也基本没有明显自相矛盾的地方,当然根据哥德尔不完全定理,满足完备性就无法再兼顾一致性,我们也没必要吹毛求疵,因为老田总结和提出这个模型的主要目的是用,这也是老田在特训营里面费老大劲头牵引我们践行的努力。
我相信,田老师的口才是令大家彻底折服的,而我也相信老田并不希望大家太过于沉溺于他的口才和演讲,他的确是希望把自己感悟和思想完整地传导给大家,所以我能隐约感觉到他在深怀激情的表达下一丝遗憾与无奈,他太想我们能迅速成为和他有同样感悟和情怀的人了,这样的努力当然对于我们双方都很难。
虽然难,并不代表我质疑老田的学问和心力的能量,我能明白老田费这么老大劲头用现代的话语来重新包装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好酒,就是希望我们能与时俱进地释放心力的能量,让我们不至于被新时代所伤害甚至是淘汰。
自我修行不是一条敲锣打鼓大鸣大放的路,虽然我们都需要彼此鼓励的加持,但这条路走得怎么样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智慧分辨了你我,爱心模糊了界线,而前提是我们要学会如何恰当地分析自己,才能获得完全自主可控的力量。
(初稿完成于2020年8月4日,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