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寸草心”,回报“三春晖”
-----谈子女的感恩教育
彭水明(彭友)
这是应《师生》杂志之邀写的一个专稿。
我现在被人称为“虎爸”。我想之所以被称为虎爸,也许是因为美国虎妈蔡美儿用严厉强迫的方法,培养出了哈佛女儿而成家长崇拜关注的热点。而我的儿子彭衢杭在11岁时就获得了94项荣誉24项技能,这是媒体记者统计出来的。因此,就认为我肯定和虎妈目标和目的,这也使我和彭衢杭成了被关注的对象。
我喜欢彭衢杭叫我“土教练”。认为虎妈、狼爸、鹰爸之类的在培养理念和我有本质的区别,理由有两点:第一,我没有把儿子进北大、上清华、读哈弗等名校,只为儿子成才的唯一标准,更不认为只有这样的家长才是成功的家长。第二,我从不强迫儿子学这学那,他所学的技能全是在我的引导下自愿去学的,不然他根本学不了也学不好。我只是严格要求他要努力坚持认真的学,并且尽量帮助他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学的更轻松更高效。
我更关注的却是这些荣誉背后,发生在彭衢杭身上的小事。比如:在家里儿子彭衢杭会主动给家长盛饭收碗筷,周末做饭做菜;一个鱼泡也要和妈妈分着吃,还大头的归妈妈;假期回农村为了给爷爷、奶奶割稻,却放弃和我去吃鲟鱼;周末去康复医院看中风的外公,主动给他剪指甲、喂吃的;见到学校保安等大人会主动在后面加上“叔叔”之类的称呼等等。记得一次去建兰中学,保安问哪个是你儿子,我说穿着轮滑鞋上下学的男生。他就说我知道,因为就他会叫我保安叔叔您好,更多的学生只叫他保安好。看着保安脸上的笑容我很欣慰。
这在我看来这些就是品德高尚、身心健康,懂得感恩的具体表现,也许我们现在很多子女真正缺失的正是这些,看似不务正业的小事。今天我就感恩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悟吧!
前不久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令人揪心的一幕:一位大约十五六岁的女孩因为母亲没有答应给她买衣服,于是两人在公交车上发生争执。随后,竟揪住母亲的衣领,对母亲大打出手,乘客劝阻也被破口大骂。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我国自古就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喝水不忘挖井人” 、“知恩图报”等传统美德。但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校园:挥霍父母的血汗钱用来玩乐的学生不在少数;对老师辛勤教育、同学之间的帮助显得那么寡情薄义的也有不少。他们严重缺乏报恩意识, 只求受惠、不知感恩;只求索取、不知奉献;只求权利、不知责任。只希望别人爱自己,而想不到,也不会爱别人。所以很多教育工作者都焦虑地感叹:现在的孩子知识很丰富,但缺乏感动之心,缺乏体谅之情。
一. 孩子感恩意识淡薄之根源
1.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 的传统观念,很多家长都会想尽办法为孩子创造养尊处优的条件,提供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能“一俊遮百丑”。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孩子的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导致更多的孩子变的冲动、任性、缺乏自制力养成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习惯。
2.学校教育沦为升学的工具
多年来学业教学质量成了学校唯一的既定目标。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都是以抽考竞赛、排名次、升学率为标尺。在这一价值取向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学生几乎进了情感疏导的盲区。我们的学生被培养成了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没有爱心和唯利是图的坏习惯。哪还有感恩之心?
3.社会教育变为功利的工具
现在的社会功利性太重了,人人之间好像都处于利用与反利用的关系。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用的尊重和报答。不管什么事,一说起来都说到钱。前不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他们为何忘掉恩人》,讲的是沈阳沈河区84岁王儒臣老人,13年来先后资助了40名贫困生帮助他们完成了学业,如今他双目失明,卧病在床却从未收到受其恩惠而完成学业的大学生来信,更别说来探望了。我想这肯定不是个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件。这种事件一多给涉世未深的学生带来不少的负面效应。许多学生也在自觉不自觉的经常以家庭条件作为结交朋友的标准。因此,不仅要在学校德育中开展感恩教育,全社会也应掀起感恩教育的热潮。
二. 孩子感恩教育的实施措施
要优化家庭育人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整体,家庭教育是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要使家庭教育真正发挥它的应有教育效能。
1. 转变家长育人理念。
一些家长受片面的人才观影响,仍把追求孩子考试得高分摆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他们对素质教育认识严重偏颇,一味强调学习第一,而忽略或不大重视同样影响学生一生的感恩教育的从小培养。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平台,为家长作更新家庭教育理念的辅导讲座。让家长接受“育人德为先” 、“做事先做人”、“学会感恩”等德育理念,动员家长参与学校德育教育活动。
2.鼓励家长言传身教。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有这样一则广告:下班后,妈妈回到家,便拿起故事书给儿子讲故事。一会儿妈妈“神秘”的走了。好奇的儿子尾随妈妈走了出来,看见妈妈正在给躺在轮椅上的姥姥洗脚,一边洗一边还说:“妈,烫这脚对您有好处。”
过了一会儿,母亲忙完事后,回到房里,儿子却不见了,原来儿子正端着水盆晃晃悠悠地从卫生间走了出来。母亲非常意外,懂事的儿子说:“妈妈您洗脚!”最后广告上还出现了这样的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的确,家长与孩子们可谓是朝夕相处,很多时候家长是子女直接模仿对象。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让家长明白这一点,鼓励他们面对困难要勇敢接受;身处逆境要自强不息;图谋大作要善始善终;春风得意要戒骄戒躁。同时在生活中与子女间的关系要相互尊重、相互体贴。既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要共同分享家庭的利益,相互间要多用“谢谢”、“对不起”等言语。
总之,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要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因此,我们应该让感恩教育走进子女的生活里,让我们的每一个子女都胸怀感恩之心,拥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