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海洋
对于为什么会给这么高的难度分,Dr.魏说:史俊恒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面部识别的能力,而是颅面复原的能力(也就是通过看头骨而复原人的相貌),他所完成的任务,恰恰是电脑所不能完成的,他捍卫了我们作为人类的尊严。
我们想说的是,Dr.魏的这个评价,也确实太夸张了,其实所谓的“辨骨识人”能力,纯属子虚乌有的能力!
通过看头骨,而准确地复原出人的相貌,这样的能力是不存在的,而挑战者史俊恒所表现出来的,其实只是相对高超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而已。
“辨骨识人”这个节目背后的原理,就像《最强大脑》第一季李玉娟所挑战的“辨脸识人”、以及杨冠新所表演的“微观辨识韩国小姐”一样,其实所考核的也是观察力和记忆力,跟复原能力没有任何关系。
我们之所以认定“辨骨识人”属于子虚乌有的能力,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怎样学习?
在挑战之前,孟非所提出的怀疑是很有道理的,“辨骨识人”如果是一项能力,那么这种能力缺乏学习和积累的过程。这个能力是从哪里学的?怎样提升的?对此,挑战者并没有给出合理的说明。
对于孟非所提的疑问,史俊恒解释说他是学中医和针灸的。这样的解释完全是蒙混过关的。其实学医的人都知道,不要说学中医,就算是学西医临床的,也不会有太多机会接触头骨。如果是学法医的,或许会多一些机会,但也不大可能经常接触头骨。
而且,史俊恒只是说他是学中医的,并没有明确地说他在学习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头骨。如果连头骨都很少接触过,“辨骨识人”的能力又从哪里来呢?
有些伙伴可能会说,或许选手的能力是天生的呢,不必学就有了。
我们想说的是,不可能是天生的,因为,即使他天生有这种能力,也不可能被发现。
因为我们有第二个疑问:怎样验证?
史俊恒在节目中所观察的头骨,是3D打印出来的,都有活生生的对应的模特。然而在节目以前,难道他自己去打印3D头骨来进行观察?这不太可能。
假如他以前有看到过某些真正的头骨的话,那些头骨对应的主人都已经死去很久了,去哪里找到真人来验证他是否能还原?如果他是个法医,或许还有一丁点机会。然而他是个中医学生,即使偶尔拿到一个头骨来作为学习研究,也根本不可能知道那个头骨是属于谁的,更不可能去找到主人来验证他所还原的是否准确。
第三个疑问:为什么又是记忆大师?
节目没有交代的背景是,史俊恒曾在2009年获得“世界记忆大师”的称号。如果我们对《最强大脑》第一季的解密还有印象的话,应该会知道,第一季中表演“辨脸识人”的李玉娟和表演“微观辨别韩国小姐”的杨冠新,都是记忆大师。
如果这种能力都是天生的,而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又全都是记忆大师,“元芳,你怎么看?”
根据以上三个无法解释的疑问,我们完全有理由判断,“辨骨识人”所表现的,其实根本不是Dr.魏所说的什么“颅面还原”能力,而是相对比较高超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节目所表现的真正挑战应该是这样的:
30个3D打印的头骨,以及对应的30个模特的相貌(只需看照片即可),选手在节目之前是花了一定时间来进行观察和记忆的。请注意,是在正式挑战之前就已经花了一点时间来进行提前观察与记忆的,而不是现场观察的——关于这一点,节目组刻意隐瞒了。
选手提前通过细致的观察,找出每个头骨的特点,并且找出每个模特的相貌特点。然后把头骨特点与对应的模特相貌特点进行联想记忆,从而达到这样的效果:一看到某个头骨,就能认出相应的模特。
这样的挑战看起来好像不是特别难,但也是需要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把抽象特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联想记忆能力,这就是这个节目为什么要找一个记忆大师来进行挑战的原因。
事实上,不仅那30个头骨看起来相差无几,甚至连那30个模特的身高胖瘦面容都差不多,如果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观察力和记忆力,确实是很难应付的。
如果为了增加节目挑战的难度,完全可以像陶子所说的那样,多打印一些头骨(例如100个,虽然成本是高了一些,但节目组应该不缺这个钱),并且多安排几对双胞胎,这样就有非常高的难度了。完全没必要故弄玄虚,更没必要上升到“捍卫人类尊严”那样吓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