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的亨特兄弟白银操纵案,为投资界广为所知,他们因为操纵行为失败而被曝光在众人视线之中,事实上,在每一次经济周期循环中,如同亨特兄弟白银操纵案这样的坐庄行为不停的在各个市场或大或小的发生着,如国际黄金市场。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元金汇兑本位崩溃之后,全球黄金市场开始走向了市场化,各国央行再没有充足的理由大张旗鼓的来“保护”黄金。黄金既不是生活必需品,也没有像原油一样成为某个政治集团的经济命脉,所以黄金的市场化在各国央行撒手之后一骑绝尘。
各国央行自1999年以来净售出黄金达5千吨,欧美发达国家对黄金的持有量逐渐减少,这些黄金被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转移到了其他地方,黄金市场的“庄家”也随之发生着改变。
发展中国家央行对黄金的兴趣虽然很高,但不可持续,因为想保证纸币的信用,各国央行必须首先要相信自己发行及控制纸币的能力,而不是以大量的存有黄金作为保证。
对于散户来说,每一次行情的波动都会出现买卖和交易行为,随着黄金市场在全球投资领域的盛行,诸多投资者购买黄金的目的主要是获利了结,纸黄金等账户黄金开始在市场上流行。
而实物黄金因其投资手续费及保管成本较高,慢慢被投资者所“抛弃”,很多散户持有者在经历了几波行情震荡之后,很自然的会将实物黄金抛向市场,转而在账户黄金方面满足其投资获利的目的。这些黄金最终会流向哪里呢?
如果我们把时间轴再拉长一些,就会发现真正实物黄金的落脚点是一些专业的黄金投资基金以及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而不是央行或散户。
也就是说,对黄金价格影响最大的黄金投资市场的主要拥有者和性质正在发生着重要转变。这个转变是非常清晰的,第一个阶段是各国黄金市场的开放,黄金从国家层面流向老百姓,但随着老百姓持有黄金的目的越来越明确(获利),对实物黄金的持有意愿越来越弱,慢慢的老百姓开始购买黄金基金、账户黄金、黄金期货/期权等。
实物黄金则以金融机构对黄金的回购业务流向了专业黄金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等;目前我们经历的正是第二个阶段,实物黄金从老百姓手中正流向基金和投资银行。
黄金自古以来就是全球最受信赖的支付手段,然而,翻开美元与黄金的历史,我们却看到,二战以后,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下,美元取代了黄金,成为世界清算货币,美联储变身为事实上的“世界央行”。有了如此有利的位置,美联储印美元不再受到黄金储备约束,而全凭自身利益最大化率性而为。作为既得利益者,尽管握有世界第一的黄金储备,但美国始终高度警惕着黄金,尽一切所能去操控影响黄金市场,那么,黄金市场是怎样被操控的呢?近期,国际金价暴跌引发众多关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年黄金暴涨暴跌的背后。
经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总共三次打压黄金价格,一次在1984年打到了270美金
2008年11月以来,国际黄金价格走势一再超出市场预期--在背离了与通胀的正向关系后不久,又出现了罕见的与美元双双走高的局面。20日金价再次冲破了1000美元大关。金融危机肆虐之际,金价却一再被推高。2008年黄金价格一度回落,当时大宗商品价格都在下跌,美元则很配合地在升值。2008年前10个月金价一直在回调,从11月才开始上行,其中最大的主导与干扰是美国的战略应对与策略需求,美国压低金价、保持自我竞争优势是黄金价格压制的重要因素。
2008年10个月回调应该和欧洲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抛售黄金有关系。欧洲央行抛金基本上是5年一个规划,这主要是想兑现来刺激经济——原因是欧元启动之后欧洲的经济一直不太好,年增长率一直低于3%,而启动之前都在3%以上。IMF因财状况不佳,也想通过抛金的计划兑现来维持财的运营。这时候,美国就出来打压金价了。
黄金、美元汇率只是被操控的玩偶,而紧紧捏着这两根线的背后之手就是美国。欧洲抛金、美国购金都是国家战略,所不同的是,欧洲考虑想的是解决现实的问题,而美国是想解决未来的问题,包括跟欧元的货币竞争,以及美元霸权的维持。
2011年7月份,纽约黄金价格开始“垂直”拉升,一个月之内上涨126.2美元,涨幅达到8.39%。8月继续疯狂,黄金价格一路连续突破1700美元、1800美元和1900美元三个整数关口,最高涨幅达到19%。
黄金一路高歌猛进连续上涨6周,在最疯狂的时候,一场过山车式的暴跌开始了。
本轮黄金的加速上涨与美联储宣布延长宽松货币政策到2013年有关,黄金的暴跌又与市场预期美联储QE3难产有关。
美国股市从7月末开始持续暴跌,资本市场集中释放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和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担心,这促使美联储宣布延长低利率政策到2013年,直接刺激了黄金30年来最疯狂的上涨。8·23黄金暴跌也与美联储有关,投资者预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
2011年9月,美国就通过压低金价,胁迫欧元贬值,体现强势美元的战略意图。短短数日,国际金价就让黄金投资者们玩了一把“海盗船”,经历数百美元幅度的暴跌暴涨。
在创出每盎司1922.6美元历史高点后不久,国际金价急速变脸。以纽约黄金期货为例,
美国的通胀预测已经不低了。提高保证金的行为向市场释放一种信号,即打压黄金,而打压黄金变相就等于打压大宗商品。此外,黄金已然成为检验政府公信力和政策的工具。黄金上涨与避险需求息息相关,打压黄金会改变市场预计,如压低通货膨胀预期以及经济政策负面预期。值得关注的是,
美国究竟如何实现对金价随心所欲地操控呢?首先,纽约市场的地位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的。纽约定价全球黄金价格,形成一种循环:东早晨开盘后接的是纽约市场的盘,无论什么价格,而东市场自身的作用是有限的,除非当天亚洲或者欧美市场有特殊的突发事件使价格波动特别大,基本它接盘后主要就是维稳。而欧洲开市后进行略微调整价格,而之后美国市场的开盘完全是按照自我的价格需求来确定涨跌的方向。"
为什么纽约市场可以做到呢?首先,纽约市场是美元报价体系,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的,给定价带来充足的空间,任何时候美国都可以通过发行货币的手段来刺激流动性;其次,美国金融机构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美国的跨国公司辐射在世界各地,500强占了一半,1000家大银行占了1/3,这些跨国公司的力量也是很大的;第三,美国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应该是最全的,设计也是最高端的,将金融衍生产品自行定价后卖到世界各国,以转嫁风险。
据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1999年高盛银行的大宗商品总裁Gavyn Davies找到英国财政部,说明包括自己在内的好几家大到不能倒的银行积累了十分巨大的黄金空头头寸,如果任由黄金价格攀升的话,这几家银行极有可能资不抵债,引发全球金融体系崩溃。布朗接下来就向全世界宣布要卖黄金储备,黄金价格应声下跌。一般情况下,大规模卖黄金储备时应该低调,以免纳税人的利益受到损失,但布朗却不按理出牌,结果当然是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在黄金空头上大发其财。
在黄金空头上,这些大银行和政府包括央行在内的利益是一致的,因为黄金价格是现代法定货币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法定货币是以信心为基础的,如果黄金价格攀升过快就预示着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出现动摇,这样一来央行就很难控制流动性和通胀目标了。
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是个高度杠杆化的市场,过去21年的数据表明,在这个市场里只有黄金和白银在价格攀升时空头头寸敢于急剧扩张,好像他们不怕巨额亏损一样。只有央行的水才有这么深,可以源源不断地往空头仓位里加注,而且央行还可以把自己的黄金储备投入到市场,既可作为空头合同的履约标的(一般情况下只有1%左右的黄金空头合约要求履行合同),也可以打压黄金价格以帮助维持空头仓位。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著名经济学家萨默斯有一个著名的学术发现:在自由市场里黄金价格和真实利率是往反方向互动的。
这说明了什么?黄金价格操纵是使利率控制更加有效的一个重要工具:在真实利息为负时,压抑黄金价格可以压抑货币贬值即通胀预期。关于操纵黄金价格,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直言不讳:“石油期货合同交易双方几乎没有能力控制全球石油供给,黄金期货合同也是同样的道理。黄金期货大多数是场外交易,在价格攀升时,中央银行要随时准备把越来越多的黄金储备借贷出去。”有了这样的中央银行,做黄金空头还有什么顾忌吗?大不了,美联储可以把这些空头头寸作为有毒资产买走。
形象地总结一下:美联储既要追求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又要最大程度上保持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大到不能倒的银行乐得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他们可以超低的代价从美联储获得融资,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套利交易。两者利益统一,黄金价格则必须成为牺牲品。
这次黄金泡沫的破灭同样美国的金融机构有预谋的操作翻版,美国现在找到了新的投资领域页岩气,页岩气进行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于是先捅破黄金及大宗商品的资产泡沫,再通过页岩气的开发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参与页岩气的投资,如果全世界的投资者把资金都放在黄金等大宗商品上,页岩气能吸引的资金量就不够大,不能把页岩气炒热并开发成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未,美国大力发展IT行业时,黄金是持续下跌了20年,美国通过IT行业的创富故事不停地吸引全世界的资金到美国投资IT行业,IT行业投资的数万亿美元,美国政府没有拿一分钱,都是全世界投资者投资的,当美国的金融机构在2012年找到页岩气这个大产业后就开始将原来投资黄金的资金在高位撤出,这样一来美国印的大量钞票就让全世界的投资者用赔钱的方式消化了。同时,未来大家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时,会有部分资金再追随美国的金融机构去投资页岩气,未来十年美国页岩气开发的越成功,黄金的熊市周期就越长。
专家简介:
宏皓:著名金融学家、融资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政府、上市公司金融顾问,央视网财经评论员。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最新应景课程推荐:《新国五条影响下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463号文件下政府融资平台的创新与投融资管理》、《政府资本运作与投融资管理》、《2013宏观经济分析与银行应对》。更多2013年的政府企业必需精品课程请关注宏皓新浪博客置顶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