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睿,张高睿讲师,张高睿联系方式,张高睿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高睿:人性化管理的误区
2016-01-20 52524
    最近,某公司的总经理碰上了一件烦心事。因为有员工反映映公司的管理过于僵化,对员工的关心程度不够,所以他决定在公司推行性化管理。不料推行人性化管理后,众多员工开始消极怠工,并且迟到早退的现象也多了起来。细问之下,我们发现,原来这位总经理对于人性化管理的理解就是认为对员工好,员工就会尽心尽力做事,上下班不用打卡,工作任务的完成量由员工自己提出,就算完不成也没关系。对此,这位总经理苦恼地说,相比其他公司,我们公司对员工算不错了,有这么宽松的管理环境员工为何还不好好珍惜呢?再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学历都是大学本科以上,素质算高的了,而且有很多人员都是从大型企业出来的,最基本的制度不用说,大家应该都会遵守,为何到了我们公司,人的行为都变了样呢?
    究竟该如何实行人性化管理?在这样的难题面前,这位总经理显得困惑又无助。如果你是他,你将如何面对这种局面?
    从该案例中,我们知道,这位总经理很明显陷入了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员工缺勤问题所折射的误区。人性化管理≠宽松管理,从词义上来看“人性化”是一个定语,也就是说,要在做好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谈人性化。在职能上,管理保证人力可满足工作的基本要求,而人性化是一个帮助员工提升个人技能和工作时效的过程。比如,非人性化管理的公司是把人看成是流水线上的一部机器,不重视人员心理,只是要求员工干好公司要求的事情,这好比卓别林演的拧螺丝帽的工人。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天天去拧机器上的螺丝帽,没有喇自己的思想,没有可以发挥自己更多长处的地方。但是人性化管理的企业不同,它会考虑到这部机器的保养问题、升级问题,会从公司和章个人的立场共同考虑,在满足公司大局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每一个人 :的理想,化群体管理为个体管理,让员工在做完自己工作的同时,开发更大的潜能。
    误区之二:员工自定任务的误区。不论管理的手法如何变,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企业利益,如果一味地去追求人性化,而忽略了企业的式利益,那就本末倒置了。不划出合理的目标值下限,让员工自行来完成,那人的劣根性十有八九让人们选择较低的工作量。
    误区之三:以为表现好的人员去哪里都会很出色。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群猴子关在笼子里,上面放着一串香蕉和一只水龙头,只要动了那串香蕉,水龙头就会喷水。开始的时候,猴子们都不知道,当有猴子去拿香蕉的时候,所有的猴子都被水淋到了。如此反复一段时间后,那群猴子形成一个规则,只要哪只猴子去碰香、蕉,它就会遭到其他猴子的痛打,接着所有的猴子都不去碰那串香蕉了。之后科学家又放入一只新猴子,新的猴子兴奋地去接触香蕉,遭到了其他猴子的痛打。可是,这只新猴子并不知道被痛打的原因,它只记住了不能碰香蕉,碰了就会挨揍。接着,科学家渐渐地撤出老猴子,换入新的成员,它们同样不敢去碰香蕉,谁碰香蕉就打谁。葛就这样,这个理念形成了铁一般的规则,在猴子群中一直流传下去。虽那个水龙头很久没有出过水了,但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力。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氛围和非制度约束,即企业文化。人们们在这种言传身教的文化中,学会该做什么不做什么,相反,到了其他么公司—就失去了这种约束,人的行为就会随着新企业的文化而改变。这塞种改变与员工素质、出身都没太大关系。唯一有小小帮助的是,基本—上大型企业在管理手法上都有类似的东西,较高的素质和相似企业的:;真工作经历可以使人在心理和生理上较容易地去接受规范化的管理。但三是能否实施一套人性化管理,前提是企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制度。
    总之,人性化管理就是让员工在不自由的状态中感觉到一定量的自由。但是中国很多企业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管理,因为在宴己的企业制度漏洞百出的大前提下,又如何能够保证人性化管理的实施?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