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咨询中,我常会遇到一些来访者,开口就是“我有抑郁症”、“我得了焦虑症”等,早早给自己贴上心理有病的标签。但他们往往只是存在某些心理行为症状,情况根本没那么糟糕。
心理疾病的诊断有严格的标准,需要心理医生来判断。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本是好事,但夸大问题就会弄巧成拙。一旦给自己贴上某种心理疾病的标签,有的人会 出现悲观失望情绪,行为退缩,原本有条不紊的生活变得混乱。更严重的是,有的人可能出现“自我实现”效应,即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就真成了那样的 人。比如在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抑郁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就会下意识地按照抑郁症患者的模式去行事。
因此,当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时,千万别给自己乱扣“帽子”,而是做到“两要两不要”。
不要担心、不要自责。不要担心别人的异样眼光,担心难以治愈,担心情绪和行为失控;也不要武断地认定是自己性格不好或行为不良造成的,以致自怨自艾。担 心和自责带来的困扰比症状更强。心理疾病就像感冒发烧,无法避免。只要积极调节和治疗,大多数问题是可以解决和改善的。
要乐观、要求 助。许多人出现心理问题后会高估严重性,甚至悲观绝望。但不论情况如何,保持乐观心态都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潜能,应对消极情绪。症状的改善除了当事 人的自我调节外,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至关重要。当感觉自己需要帮助时,要大胆向亲人和朋友开口。还可以积极求助心理咨询与治疗,尽早解除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