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李蕊讲师,李蕊联系方式,李蕊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心理学、教育学博士实战专家
50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李蕊:儿童性教育越早越好?
2016-01-20 12251

目前中国的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现象的复杂性是空前的。中国的孩子们接受的应试教育已经到了极致水平,但是驾驭这些文化知识、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教育却奇缺,这正是通过科学的性教育能做到的。色情文化、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中性化文化、酷儿文化等,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让中国的青年人感到新奇、繁杂、烦躁、茫然、困惑、盲从。

青少年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而不是真正的体验自由。只有从小就掌握了知情选择的决策能力,有了自己的一套系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技能以后,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实现自己的价值。国际化进程已经不可阻挡,中国人需要听得进不同的声音、包容不同的见解、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同时也要自信的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有活力有特色的发展自己。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早期的系统的性教育。

注意性教育的重要性

要让家长、老师、校长、教育部门认可儿童的性教育,首要的问题就是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性教育是包含哪些内容,我们要做些什么,我们要怎么做,只要他们给我们机会,倾听我们、参与我们的一堂课,就会理解支持我们的。因为他们懂得这些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而他们没有正确的方式方法应对孩子们出现的种种“怪现象”,比如:孩子喜欢摸自己的生殖器官;喜欢看父母的裸体;喜欢摸妈妈的乳房等等。这些困惑都在我们对儿童的性教育中找到了答案,不仅让儿童受益,而且让家长解惑。

让儿童对性产生好奇

性伴随我们的一生,从孩子出生开始一直到离开人世,人们对性的需要一直存在着,只是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小孩子一旦发现触摸自己的生殖器官的感觉很奇妙很舒服,他们就会继续这样的行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做的很正确,他们是在探索自己的身体,享受自己的身体感觉。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尊重他们这样的行为,并告诉他们社会规范,让他们不仅对性有积极的意识,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尊重别人。因此,性教育是不得不做的功课,因为孩子的成长中一定存在这样的现象,他们探索自己的身体的时候就会提出很多问题,他们有权利获得正确的答案。家长、老师有义务做到:必须回答孩子的问题;必须尽可能给孩子正确的答案;用简单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用孩子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孩子并表达给孩子听。

儿童性教育有5大关键时期

其实对于儿童来说,性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情,它也有属于自己的时期分段,抓住这些分段,儿童性教育就会变得轻松起来。

口欲期年龄阶段:3个月~1岁

婴儿大约在3个月~1岁左右大的时候,宝宝的吸吮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喜欢吮吸手指,这是婴儿口欲期性欲的最初表现。

母亲与儿童身体的接触,可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促进孩子大脑的分化发育。与成人身体接触不足的儿童,其智力、性敏感性都将受到程度不等的损害。

怕宝宝咬手指,不要强行禁止,可以考虑给宝宝一个安抚奶嘴,满足他口欲期的需要。

朦胧期年龄阶段:1岁~2岁

一般从1岁~2岁开始,孩子就会注意到男、女身体上的区别。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2岁~3岁的孩子就会提出一些令成人十分尴尬的问题,如果这个时期孩子受到心理挫折,会对他们将来的成长造成影响。

1岁半是对孩子进行性生理教育的非常好的时机,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让同龄的男孩女孩一块洗澡,让他们裸露着小身子识别彼此在生理结构上的差异,鼓励他们观察对方与自己不同在哪里。

性蕾期年龄阶段:2岁~4岁

孩子在2岁~4岁时进入性蕾期,这一时期的性教育是今后性成熟的基础。不少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是他们的一种性游戏。

避免孩子玩生殖器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给孩子穿封裆裤,每天给他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便转移他的注意力。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孩子明白:他身体的哪些部位不宜暴露,并不是那些部位不好等等。

依恋期年龄阶段:4岁~6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他“恋”,又名恋母(恋父)情结。这种情结在儿童性心理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被压抑于潜意识内,以后可能成为各种精神疾病的心理根源。

温馨快乐的家庭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好孩子的性楷模。同性父母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楷模,异性父母则是孩子学习与异性相处的楷模。因此,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都应该积极配合,共同养育孩子,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潜隐期年龄阶段:6岁~12岁

儿童6岁~12岁进入性潜隐期。这个阶段的儿童性心理比较平静,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男孩喜欢与男孩作伴,从事某些比较剧烈与冒险的游戏,而女孩则喜欢与其他女孩从事跳舞、跳橡皮筋等温和的游戏。这种“假性同性恋”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识与欲念,但是在今后性心理发展遇到挫折时,也可能是同性恋形成的心理根源。

和孩子谈论性越早开始越好。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性教育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在平时对孩子的提问或相关行为给予适当反应,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