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在看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先秦诸子百家, 津津有味。 只是讲到道家时他提出先秦道家的三个阶段和三个代表人物分别为: 1. 杨朱
首先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比孔子要大些,大概生辰为公元前571-471(代考)。而杨朱的生卒年代未详,但是一定生活在墨子(公元前约479一前约381年)与孟子(公元前约371一前约289年)之间。孟子本人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膝文公下》)。
由此可见老子要早于杨朱一百年,把杨朱列为道家第一阶段,而把老子列为第二阶段的代表是根本没有道理的。
其次,历史文献中有关杨朱记载很少,司马迁关于道家的介绍也只是三个代表人物:老子, 庄子和韩非子。《列子》是道家著作,其中有一篇题为《杨朱》。照传统的说法,它代表杨朱的哲学。但是现代的学者已经深深怀疑《列子》这部书的真实性。杨朱的思想真相如何也只好从散见于别人著作的零星材料中细绎出来。而且《杨朱》篇中的思想,大都与其他先秦的可信的资料所记载的杨朱思想不合。
另外,台湾学者陈冠学曾推证庄周即杨朱。见其专著《庄子新传》(1978年2月初版、1989年9月重印初版,台湾东大图书公司)。
历史上是否有杨朱这个人尚无定论,而易中天教授把他列为道家先于老子的代表人物是证据不足的,也是无法令人信服的。
再次之,老子是以整个宇宙作为大的背景,讲述了天道、地道和人道,从而进一步推断出人类社会治理要遵守“道”的准则。老子的道包含了宇宙万物,甚至是人类见不到、摸不着的创造有形万物的“道”。《老子》的大部分思想就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
比较而言,即使有杨朱这么个人,他提出的也只是人类社会治理的一个点上的问题。从可循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阳生贵己”、“为我”意在“重生”,就是杨朱和杨朱一派思想的主旨。杨朱一派认为,对于个人来说,利益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大和最可宝贵的是生命。别的利益只能服务于而不应有损于“生”。就是说,保全我的生命是我个人利益中之最大者。杨朱一派还用“所为”与“所以为”的道理来论证“轻物重生”的原则。他们认为,生命是“所为”者,是主体;“物”或“利”是“所以为”者,是服务于“生”的。
从学术基础和哲学思想来看, 老子是道家的源头,杨朱提出的只是人生和人类社会治理的一个点上的问题。无法与老子相提并论,根本提不到他是先于老子的道家创始人了。
从中国文化的精髓上来看,中华民族的《易经》和《道德经》是源头,《易经》讲述了宇宙规律变化的基本模式,而《道德经》用简短的文字阐述了宇宙规律变化的基本模式:宇宙的从无到有、人类的使命,以及人类如何尊道奉德治理人类社会。孔子的哲学也只是在“有”的人类生存层面提出“克己复礼为仁”,孔子是总结了天德和天仁,号召人类效仿;可见孔子的哲学于老子根本不在一个高度上。其他先秦诸子更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点上了阐述人类社会治理的,可以说老子的道德经是超越与诸子的哲学学说的,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易中天教授讲的还好,只是在道家的三个阶段和三个代表人物方面还是要在深入些,更翔实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