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由于选人不当,用人失策,因而“失势”造成兵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公元221年,东汉建安十六年,割据一方的马超、韩遂等人合兵10万据守潼关,曹操率军前去征伐。
曹操在潼关与马超对峙,表面上以大军牵制马超主力,暗中却派精兵悄悄渡过黄河。紧接着,曹操主力也顺利西渡黄河,向南推进。马超退守渭水,曹操设疑兵表示准备撤军,暗地里则派人修桥渡过渭河,且加紧修筑营垒。马超率军乘夜攻营,曹操设伏兵歼之,马超进退两难,向曹操求和。曹操假装同意,趁机离间马、韩联盟,马超的力量进—步削弱。曹操乘势大败马超。
曹操与马、韩联军会战初期并不占优势,不过曹操并没有就此罢兵,而是利用各种计谋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自己创造了一系列的有利态势,等到时机成熟之时,便全线出击,大败马超。曹操面对最初不利战况,“求之于势”,变劣势为优势,不愧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善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