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张召忠讲师,张召忠联系方式,张召忠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张召忠:“正确将军”是怎样炼成的?(一)
2016-01-20 60763

“利比亚的局势发展确实超出我的预料。导致我预测不准的关键是:我被利比亚人民欺骗了。”

  “朝鲜发射卫星,我估计成功的概率应该在80%以上。”

  “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有冲突不可避免,但现在条件下,因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

  哪里有重大军事事件发生,哪里就有张少将的声音,这些出自张召忠少将之口的“好声音”一直被中国老百姓关注着。20年的电视生涯,尽管某些著名的“正确”言论奇迹般地与现实背道而驰,他的人气却与日俱增。

  活跃于电视荧屏20年而保鲜不衰,张召忠做到了。他说:“对于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员而言,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政治素质就是要求在政治上必须无条件地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张少将喜欢自己给自己化妆,在任何一种场合都容光焕发,倍受各种年龄段的异性倾慕。走近年过半百的张召忠,追溯曾经青葱岁月的身影,或许你会对这个中国首席军事评论员印象更深刻。

 

  “高富帅”曾经也是“穷屌丝”

  1952年,张召忠出生于农村家庭,从小在河北盐山长大,那是一片低产或不产作物的盐咸地,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少年的他在这个没有电灯的村子里,上完小学、中学。上小学的时候,桌椅板凳连同教室都是用土垒起的,到了上中学的时候才有了木制桌椅和用砖头砌起的教室。他每个礼拜要走七八里路去上学,身上背着凑合够吃一周的干粮。每天的主食只是一两个黑黑的红薯面窝头,外加几把地瓜干。两三天过后,黑窝头就会发霉,还能拉出长长的霉丝,但在那没有青菜,没有鱼肉,更没有食油的时代,唯有靠霉窝窝头充饥。

  五十年后,张召忠在回忆往事时说:“我小的时候馋肉吃,馋到这样的地步——死了一个牲畜,人家就把它吃掉,骨头扔了,我拿斧子把骨头砸碎,吃骨头的碎末,就觉得很好了。”

  现在张召忠野外散步时还习惯看脚下。他几乎认识所有的野草野菜,“像灰灰菜、蒲公英、清心菜,从前我在家乡农村的时候都认识,小的时候还吃过”。

  张召忠的父亲张耀华是一名土改干部,曾几次被评为河北省的劳动模范,他没有能力给儿子温饱生活,却为他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路,你自己走吧!”这是父亲曾经对他说过的几句话,至今他依然难忘。他说,“父亲一辈子没有说过一句花言巧语,他那种朴实无华的作风给了我非常大的精神力量。吃苦耐劳,是父亲遗传给我的珍贵品质,许多在别人看来苦的东西,对我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腹里的诗书是这样沉淀下来的

  童年时期的张召忠,吃不饱穿不暖,却喜欢翱翔于书海里,寻找精神粮食。《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他小时候的挚爱,当然,这些书只能靠借或者抄写得来。浩然的《金光大道》和《艳阳天》、《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这些书也陪他度过懵懂岁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十几岁的张召忠便能熟读《毛泽东选集》四卷,至于《毛主席语录》和《老三篇》,更能倒背如流。不知不觉中,党和组织的概念开始在少年召忠的内心萌芽。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给《中国少年报》写稿子,除此之外,还写了一篇十万字的小说。到初中的时候他迷上了写散文、诗歌,这个爱好一直持续到上大学。在北京大学念书的时候,他竟然给同学们开培训教授“如何写出一篇好诗歌”。

  谈起这段往事时,张召忠说,“那个时候给我奠定的基础非常重要。对我的思维和写作,奠定了非常好的文化基础。尤其是培养了我个人的浪漫主义精神。一个人谈话做事很有激情,想象力很丰富,这些都是跟文学功底有关系。” 念高中期间,张召忠老家附近有一所工农兵大学,后来他就在这所大学的机械电子系(也叫机电中专)学习。从文走向理,他的专长就转向了理工科(电子、无线电、机械制图)。

  1970年,张召忠入伍,他当上了“蹲在山沟里的海军”。在兵团里,凭借着坚实理工科的知识基础,一切得心应手,当他小有名气的时候,却希望自己的思想更好,于是决定改造自己。他突发奇想,剃了一个大光头,然后向领导请求到最苦的地方锻炼锻炼。领导钦佩眼前的小光头兵有如此高的觉悟,于是,年轻气盛的张召忠得到允许,便开始了历时半年的炊事员生活,之后养了好几个月的猪,同时还在部队上承包了好几亩地来种。白天干活,晚上九点就要关灯睡觉了,可张召忠嫌学习时间不够,关灯后他就窝在被窝里,偷偷地看导弹专业的相关书籍。

  部队里的领导对他的表现甚为赞赏,并推荐他入党。当时的张召忠对党和领导满怀感激,可觉得个人能力还不够,还不配加入优秀的共产党,最后他谦虚地回应:“我表现还差着呢。”入党推迟了一年,接下来,他又通过团里的选拔,获得去工程兵大学学习核潜艇专业的机会。结果却戏剧般地被北大招生的人带走了,糊里糊涂地被安排到北大东语系,学习阿拉伯语。当时招生的人说:“这个人才长得那么精神,干嘛去学核潜艇啊,应该让他去当翻译。我们北京大学全国就招15个学生,这个学生我们要定了。”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一直以来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张召忠坚守这句话,对党的忠诚说是至死不渝也不为过。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