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这个东西看着没有经济那么给劲儿,没有科技那么实用,没有政治那么敏感,但是却无处不在,它的影响很强大,很隐形,也很可怕。
近些年来流行的“大众国学”非常好,让人们重新关注我们的传统和经典。但是有一些东西也悄悄跟着渗透进来,“刺激”着那些既简单又复杂、既传统又时尚的“孩子”。我们来数算一下国学里隐藏的“黑手”。
“黑手”一、官场斗和精英文化。
国学被请下神坛,走上大众化的路子,打开电视看看,翻开报纸瞅瞅,我们不难发现官场斗是如今最受专家们青睐的领域,讲史就是讲朝廷斗,讲人就是讲厚黑学,反正就是教人怎么对付人、怎么获得自我的成功,有的干脆就告诉你怎么在办公室里左右逢源、联友击敌、逢迎拍马,怎么在办公室里“蛰伏”。这是为什么?
因为有市场。因为需要。
按理说这样做没错;不过铺天盖地搞,就会有负面影响。官场斗办公室斗的背后是什么?是精英文化,每个人都想击败对手成为精英。(小杨行走)
但是,我们想想,什么事儿都有名额限制对不对?精英也有名额。那么那些成不了精英的人怎么办?升职记破灭了怎么办?
怎么办?有些人能想开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却想不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想不开有人就忍着,有些人却忍不住……咋整?
精英文化不属于草根,我们这些草根需要更多的边角文化。
“黑手”二、小众文化
小众文化针对小众,更多是小资所独有,他们欣赏自己的伤感,张扬自己的伤感,他们有时间和金钱,可以挥霍忧郁,但很多蜗居和柜族的年轻人没有这样的条件和情调,所以在遇到困难的情形下很容易受到干扰,很容易产生脆弱和伤感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形下,小众的有些拽有些酸的文化会让他们更低沉更失落。
有人说了,这是小众的文化,谁让圈子以外的人看来着,那不对,现在是个开放的时代,多小众的东西,很多人想看也是看得到的。更何况那些推销小众文化的人心里想着是大众兜里的钱。是不是这样?人生若只如初见!(小杨行走)
“黑手”三、“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最可怕,因为它是穿着解决问题的外衣来的,就像一个“救世主”。
有些“心灵鸡汤”是好的,是从生活得来的实践,依托某个载体通过作者或是演讲者的视角带给人们一些心灵慰藉。
不过有些就不好了。
一些破解幸福密码的“大师”其实早就脱离了被他“拯救”的对象,一是因为年龄,二是因为地位,三是因为时代。
50后60后的人给80后90后的人解决心理问题绝对不能依靠过时的事例,动不动就搬出一个朋友一条纱巾让那些嫁人就嫁灰太狼的“什么0后”马上产生“换台扔书”的欲望,让我们不禁怀疑,现在还有没有去真正进行生活体验的“大师”了。
“大师”成名太久,高高在上,他再平和,也理解不了蜗居者、柜族群、挤在一个小空间的工人们的痛苦,因为他不需为这些困惑。一个从来没有经过这种痛苦的人去告诉经过这种痛苦的人怎么解决这种痛苦,这不是笑话吗?!!
当然,“大师”们也是经过痛苦的,上山下乡,插队锻炼,高原缺氧,但是别忘了,那是那个时代的痛苦,而这个时代的某些人的痛苦是完全不同的,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去经历苦难训练,就算身体经历了,他们的心也并没有强大起来,最终还是想不开。(小杨行走)
综上所述,我们如今流行的一些所谓的“国学”里是存在一些“暗箭”的,值得我们去反思。
其实,国学里有很多很阳光很安静的东西,会给我们启示和提醒,至少会给我们安静,让我们安静地呆在与浮躁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它不教你勾心斗角,它不怂恿你削减脑袋往上爬,它不让你钻牛角尖,它不摆出一幅教育人开导人的姿态赚你的钱;
它只是静静地展现出一个安静的舞台,让你安静下来在这物欲横流的喧嚣时代,不去抱怨不去烦躁不去谩骂,而且在安静的过程中你又能获得力量,静静地去取得世俗的成功;(小杨行走)
而在成功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又能通过它领略随时的愉快,看到社会和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看到美好的一面不是对别人有好处,而是对我们自己有好处,最少我们不会想不开……
我们在这里说的诗词就是这样的国学里的一员。(小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