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研究发现,在两个人沟通中,沟通的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沟通的过程与结构更为重要,沟通的过程与结构更能反映出当事人所要表达的真相。本文总结了如下七个方面的内容,试图说明在教练过程中聆听背后的技巧。
1、
通过观察当事人的语气、语调、身体姿态、表情等,了解对方的情绪(喜怒哀惧、紧张、抑郁、焦虑、平静等)。情绪是推动行为的背后动力,了解对方的情绪,从而为下一步探寻造成情绪的根源(即信念、价值、规条)。
2、
持久的改变来自信念、价值观的改变,教练通过聆听来了解当事人的信念、价值观,尤其是局限性价值观,是接下来工作的基础。
3、
留意对方语言中的“但是”、“应该”、“不能”、“没可能”出现的次数、封闭式问题、正面表达多还是负面表达多,看得到摸得着的事情多还是主观的感受多。这都反应了当事人背后有未被直接表达的信念或假设。
4、
生存姿态是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的一个理论,是我们在内心为求生存而呈现出来的外在行为,包括指责型、讨好型、超理智、打岔型、身心一致型。当事人表达过程中所透露出来的前四种生存姿态都反应了当事人可以有成长的地方。
5、
理解层次由NLP大师Robert Dilts所提出,包括系统、身份、信念/价值、能力、行为、环境六个层次,留意当事人所陈述的内容在这六个层次的某个或某几个层次。通常当事人大部分陈述会在行为、环境这两个较低的层次,而问题的解决方案通常来自较高的层次。
6、
包括自己、对方、他人这三个感知位置。当事人更多的提及自己时,也许他忽略了对方、他人的感受。而过多提及对方、他人时,也许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与感受。通过对感知位置的觉察,当事人可以以“三赢”的姿态看待自己的问题或目标。
7、
包括过去、现在、未来。若当事人陈述内容大多在过去,则是忽视了现在的责任、未来的目标。若当事人陈述内容大多在未来,则可能是没有很好的正视现状。
总而言之,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表达的过程与内容的结构,甚至教练要“永远不要相信当事人的话”,而要通过对方话语背后的结构去探寻对方所要表达的事实。当对方放弃自己演绎的故事而看到事实,也就是改变的开始。
当然,这些技巧的背后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教练需要保持良好的教练状态(即保持中正、真诚、尊重、活在当下、保持好奇),否则再好的技巧也难以从当事人那边获取真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