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根稳,李根稳讲师,李根稳联系方式,李根稳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新生代成长与管理教练/新生代企业家导师/新生代商学创始人/著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李根稳:中国历史上“敢向皇帝说不”的文人志士 
2016-01-20 48448
韩愈在长安做国子学博士期间,非常赏识著名诗人李贺。在中国诗坛上,人们习惯把李白叫诗仙,把杜甫叫诗圣,把王维叫诗佛,而把李贺叫诗鬼。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岁,但是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毛泽东有两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个“天若有情天亦老”就是从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里面原封不动借用来的。毛泽东还有一句词,叫“一唱雄鸡天下白”,这也是从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中点化出来的。 韩愈非常欣赏李贺。据说有一天韩愈下班回家,非常疲劳,就把腰带解开来,准备休息。突然门人递进来一个诗卷,说是有个叫李贺的年轻人想求见。韩愈很疲劳,本来不想见,把这个诗卷翻开,看见第一首诗头两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赶紧把腰带束起来,马上就见。为什么?这是人才啊。 李贺这么年轻,这么有才华,又是李唐王朝宗亲的后代,按道理能够很顺利地考上进士呀!韩愈也鼓励李贺去考,可是李贺这辈子却注定考不成进士了。为什么呢?原来是李贺父亲的名字有问题。李贺参加科举考试跟他父亲叫什么有关系吗?当然有关系了。他父亲叫李晋肃,这个晋,跟进士的进是同音字,犯了忌讳,所以不能考。在中国古代,避讳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么说吧,你说话和写文章中,都不能出现皇帝、孔子以及你的长辈的名字。比方说,唐太宗叫李世民,那么,你的言语文章中都不能出现这“民”字。要说民生,不行,只能用人来代替民,叫人生,可这意思就不一样了。 据说宋代有一个官员叫田登,过元宵节了,要点灯啊,按规矩官府应该贴出告示说,可以点灯三天。可这“灯”跟他那“登”犯忌讳了,怎么办?那就把“灯”改成“火”吧!结果最后贴出的告示成了:准许百姓放火三天。后来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从这儿来的。我们现在讲到这些觉得很可笑,但当时的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那么你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李贺去参加科举考试,那摆明是对自己父亲的不尊重,不恭敬,会被唾沫星子淹死的,他敢去吗?李贺也许不敢去,但是韩愈不愿意看着李贺这个人才被僵死的避讳制度害得没有了前途,他要为李贺辩护,他要冒传统舆论之大不韪,为李贺说话! 韩愈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讳辩》,为李贺辩护。韩愈说,所谓的避讳无非是两种情况。第一,你不能两个字都避讳,比方说李世民,你不能连“世”也避了,连“民”也避了,那人就没法说话了,也没法写文章了,所以俩字里头避一个就可以。第二,从古至今,约定俗成,凡是同音字,就不必避讳了。“晋”与“进”是同音字,按理是可以不避讳的。就算非得避,那不是还有一个“肃”字吗? 最后,韩愈讲了一句很尖锐的话,这话比较厉害,他说:“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如果他爸爸叫李晋肃他不能考进士科,他爸爸如果叫李仁呢?那他就不能做人了?甚至他就不是人了?有这样的吗?韩愈是敢于向传统势力开炮的,但是李贺没这个胆子,最终还是没有去考进士。 这就是韩愈的为人与性格。遇到达官显贵的压迫,遇到像李贺这样的不平之事,他都敢于向传统势力开炮,向传统势力挑战,更何况这一次,自己立下军功,还以如此大的热情,以如此认真的态度写成这篇碑文,但就这样被稀里糊涂地否定了,韩愈怎么咽得下这口气?他怎么能对唐宪宗感到满意?更何况唐宪宗自从平定了淮西叛军之后,就开始犯了许多皇帝都很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一旦做出一件有成绩的事情之后,就开始将主要精力、注意力转向追求长生不老。 当时唐宪宗才不过四十岁,他对长生不老这件事情非常重视,下了很大的力气去研究。当时有一个道士柳泌,他对唐宪宗说,浙江台州天台山中有一种仙草,可以炼出丹药,吃下去能长生不老,您让我到台州做官,我负责去采这仙草。唐宪宗脑子一热,当即任命柳泌为台州刺史。这当然是很荒唐的事情,很多大臣上书唐宪宗,劝他取消对柳泌的任命,说你让他炼丹可以,但是从古至今还没听说让一个跑江湖的术士做地方最高行政首长的,这不是开玩笑吗?你猜唐宪宗怎么说?他说这有什么不好的?举一州郡的力量,来让你们的国君活得更健康一点,活得更长一点,有什么不好啊?你们就这么没爱心吗?你们就这么不忠不孝吗?他这么说,谁还敢反对? 让韩愈与群臣不满的不仅是长生不老这件事。自从平定藩镇叛乱以后,唐宪宗渐生骄奢之心,比较讲究吃穿了,比较讲究排场了,喜欢听阿谀奉承了,对于当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臣如裴度等人,反而生出一种戒备之心。裴度等人对他有所劝谏,他反而认为这些人有纠结朋党之嫌。唐宪宗本是唐太宗、唐玄宗以来比较优秀的皇帝,正是由于他的努力,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才出现了“元和中兴”的局面,但是现在唐宪宗的表现,却让朝臣们非常忧虑。尤其令韩愈对唐宪宗的不满达到顶点的是,当时唐宪宗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不仅让韩愈丢掉了他辛苦奋斗了几十年换来的四品大员的乌纱帽,而且还差点让他丢掉了脑袋。那么,到底是什么事让韩愈如此动怒?甚至不惜付出毁灭仕途乃至生命的代价呢?这还得从一节小小的手指骨说起。 1987年5月,中国考古队员在陕西扶风县修缮崩塌的法门寺宝塔,这时他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在塔底一座保存完整的唐代地宫中,珍藏着大量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更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文物中居然有四枚手指骨,他们被完整地保存在八层宝函之内。经专家鉴定与文献考证,这居然就是在佛教界传说已久的佛祖释迦牟尼的佛指骨舍利。其中一枚为真身佛指骨舍利,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身手指骨,其他三枚为玉制的影骨舍利,也就是为了防止真身手指骨被偷盗而仿造的手指骨,但因为年代久远,意义特殊,也被认为具有与真身佛指骨舍利同等的价值。 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佛指骨舍利呢?舍利,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思是身体、身骨、遗骨,通常指佛祖释迦牟尼的遗骨。后来也指佛陀、高僧去世后遗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以及遗体火化后遗留下来的结晶体,它们都会被作为佛教的圣物而受到尊崇、供奉。 大家可能会接着问:奇怪,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释迦牟尼,是在古印度去世的,他的手指遗骨怎么会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陕西出土呢? 据说,当初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后,留下了大量的佛身舍利,其中就包括这枚手指骨舍利。又过了两百多年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了古印度,为了弘扬佛法,他派遣佛教传教师前往世界各地传播佛教,更在世界各地建造阿育王塔,供奉佛身舍利。其中在古代中国就建有十九座阿育王塔,法门寺宝塔就是其中第五座宝塔,专门供奉佛指骨舍利。法门寺也因此得到包括唐代君王在内的历代皇帝的修缮建造,逐渐演变成一座皇家寺院,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么?一千多年前,就是这枚被古代皇家寺院精心供奉,在当今世界引起巨大轰动,被历代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释迦牟尼的佛指骨舍利,却让时任唐朝刑部侍郎的韩愈勃然大怒,愤然上书,与当朝皇帝唐宪宗发生了直接的冲突!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元和十三年(818年)年末,刚满四十岁的唐宪宗突然作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就是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仪式,将法门寺中的佛指骨迎接到皇宫当中供奉。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就派遣宦官率领三十名宫人前往法门寺奉迎佛指骨,迎入皇宫之中,连续供奉了三天,然后又送往长安城中各大寺院供各方信徒瞻仰膜拜。这一次奉迎佛指骨,规模宏大,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趋之若鹜,争相顶礼膜拜,为此给佛寺施舍钱财,有的人甚至为此倾家荡产,还有的信徒为了表示对佛祖的虔诚,将蜡烛放置在头顶和手臂上点燃,即便因此而烧伤也在所不惜。总而言之一句话,唐宪宗的这次大规模的奉迎佛骨的活动,在朝野上下掀起了一股尊崇佛法的巨大浪潮,真是势不可当! 那么,唐宪宗为什么要举行这次活动呢?这个佛骨到底有什么样神奇的魔力,能让当时的皇帝,能让社会各阶层都对它如此尊崇呢? 其实奉迎佛骨是唐朝皇帝的一个传统项目,在唐宪宗之前,已经先后有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肃宗和唐德宗奉迎过佛骨,据说是每三十年要奉迎一次。唐宪宗这次奉迎佛骨,与前面那几位皇帝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归结起来就是两个目的:第一,以国家的名义来奉迎它,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第二,以个人的名义来奉迎它,那就是祈求长生不老,长命百岁。 韩愈愤而上书,坚决反对这次活动,这就是著名的《论佛骨表》。在奏疏中,韩愈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历代君主、帝王都是长命百岁:比黄帝在位一百年,活了一百一十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活了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活了一百零五岁;尧在位九十八年,活了一百一十八岁;舜和禹都活了百岁。还有周文王活到九十七岁,周武王活到九十三岁。那时候天下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快活长寿,但是中国还没有佛教。所以,韩愈的结论是,没有佛教,帝王照样可以长命百岁。 接着,韩愈话锋一转,指出:自从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皇帝们的寿命就开始短了,国运也不昌盛了,他举例子说:汉明帝在位才仅仅十八年。之后国家动乱,国运不能久长。宋、齐、梁、陈之后,国家宣扬佛教越来越积极,可国祚却越来越短。南朝的梁武帝前后三次倾囊施舍于佛法,穷到连宗庙都供奉不起牛羊,吃饭也只有白天一顿,而且仅仅能吃些蔬菜瓜果。他在位虽然四十八年,但是最后还是遭到叛军的胁迫,被活活饿死,国家也灭亡了。韩愈的结论是:信奉佛法,不仅不会国运长久,长命百岁,反而会亡国短命。 韩愈的这道奏章,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对宪宗的行为做了全面的否定,而且言辞激烈,毫不留情! 其实我们也都清楚,什么黄帝、颛顼等人活了几百岁,在位几百年,这都是历史上的传说,料想在上古时期的君主也不大可能活到那么大岁数,而后来短命的君主也不见得都是因为信奉佛教才短命亡国的。 而且,佛教本来就是一种宗教哲学,是一种宗教信仰,是一种人生智慧,你是否信仰佛教,与你的寿命没有任何直接关系。韩愈为什么非得这么说呢?他这样说无非是要引起宪宗的警醒,说白了,就是要用这样激烈的话语刺激他,等于拿根棍子在他脑袋上敲,说你看危险不危险? 我们不禁要问,韩愈为什么会对唐宪宗奉迎佛骨这件事情反应如此激烈?要知道,唐朝以前的几个皇帝也都奉迎过佛骨,这又不是唐宪宗的独创,按道理来说是个传统项目,而且就唐宪宗的目的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呀?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从安史之乱以来,以韩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就在反思唐朝发生内乱的原因。韩愈等人认为,要重振大唐雄威,就要推崇儒学道统,就要排斥佛教、道教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家、人民的心中重建皇权、道德、人伦的权威。在他看来,佛、道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最大破坏与干扰,因此,必须坚决反对。 第二,在韩愈看来,佛教、道教的教义不讲君臣父子之人伦,以禁欲来求得清净养生,这都有悖于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至于佛教徒有时候以断臂割肉等残忍的行为来供奉佛祖,来苦修,韩愈认为更是违背了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孝道! 第三,在韩愈看来,奉迎佛指骨这样的活动干扰甚至破坏了日常的社会生产。他认为如果连皇帝都像尊敬圣贤一样地尊奉佛祖,在佛祖身上大把大把花钱,花时间,那一般的老百姓就更是不顾惜自己的性命了,他们当然会成群结伙从早到晚地顶礼膜拜佛祖,哪儿还有人去关心生计呢? 第四,在韩愈看来,佛教徒在当时不事生产,耗费国家财力,却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对世俗统治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据记载,在唐代中期,全国共有佛寺四万多所,僧尼近三十万人,他们占有土地上千万顷,蓄养奴婢十五万余人,奴役农奴五十多万人,这些僧人不参与社会生产,不上交赋税,直接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损害了一般老百姓的经济利益。 看起来韩愈说得也非常有道理呀。这样一来,唐宪宗有理,韩愈也有理,那到底是谁错了呢?其实说白了,这件事情当中,没有谁是绝对的对,绝对的错,唐宪宗的初衷并不算坏,但是韩愈的提醒也绝对有必要,立场不同,观点就不同。一个9字,正面看是9,倒着看是6,横着看是の,可要是闭上眼睛,那就什么也没有。就像我刚才说的,佛教的本质是一种哲学、一种信仰,它的存在是有理由的,你不能因为它有缺陷、不足就企图消灭它,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对它要有理性的态度。 其实,韩愈这次之所以大动肝火,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两点: 第一,奉迎佛骨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对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这是韩愈绝对不能容忍的。他是儒家孔孟思想坚定的维护者与继承者,在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的严酷政局中,维护儒家思想的权威性就是维护国体的尊严,就是维护国家的统一,也就是维护皇上。韩愈在这个问题上不会有任何的妥协。 第二,就是因为那块《平淮西碑》,韩愈心里肯定是老大的不痛快,再看到唐宪宗目前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这心里头又是气又是恨又是怨,奉迎佛骨是将所有这一切点燃的导火索。积蓄已久,爆发起来就像火山喷发一样,连韩愈自己可能都控制不住。 大家也许会问,韩愈这样冒犯,难道宪宗不生气吗?韩愈自己也许也意识到这样说话会惹麻烦,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开始给皇上戴高帽子,想给皇上一个梯子爬,他紧接着说: 唐高祖李渊当初就打算废除佛法,可惜没有施行。皇上您英明神武,一定能实现先祖的遗愿。如今我听说您命令群僧在凤翔迎接佛骨,建起高楼来观看,还要把它迎入大内皇宫,让各个寺院传递着供奉。我敢断定陛下您肯定不会被佛法迷惑,您这样做只不过就是为了祈求福禄祥瑞罢了。恰逢丰收之年百姓安乐,为了顺应人民的心思,为京城的官员们和老百姓提供一些神奇诡异的娱乐项目,说白了就是一场娱乐秀,让大家玩玩乐乐而已。您这样英明决断怎么会去真的信奉什么佛法呢?问题是老百姓都很愚蠢,他们还以为您是真心信奉佛法呢,要是如此传播开去,坏影响就太大了! 韩愈自认为给皇上一个梯子,皇上爬上去就下不来了,可是你看,他把皇帝尊崇佛法说成是哄老百姓玩儿的游戏,把奉迎佛骨说成是娱乐项目,这哪里是给唐宪宗梯子爬,分明是在给唐宪宗的怒火上浇油嘛! 仿佛是觉得这个梯子还不够高,帽子还不够大,也许是相信自己已经说服了唐宪宗,韩愈在文章的结尾居然又说了这么几句话: 释迦牟尼本身是个外国人,和我们语言不相通,穿着也不一样,根本不了解君臣父子的仁义道德,假如他还活着,奉了他们国王的命令来京城朝拜,陛下您也不过就是在接待处见见他,在礼宾司设宴请他吃顿饭,赏赐他一身衣服,再让人护卫着他离开,而不能让他迷惑百姓。更何况佛祖早就死了,一把枯朽的骨头,是污秽又不吉利的东西,怎么好带到皇宫里来呢?孔子说:对鬼神要敬而远之。古代的诸侯们回朝凭吊的时候,尚且要让巫师用桃木法具驱除秽气,然后再凭吊。现在无缘无故把腐朽污秽的东西拿来,亲自前往观看,又没有巫师用桃木法具先行驱除秽气,我实在是觉得很可耻!我乞求把这佛骨交给有司衙门,火烧水浇,斩草除根,止住天下人的疑惑,断绝子孙后代的迷信。佛祖如果在天有灵,能够作祟制造灾祸,有什么坏事降临,就都施加在我的身上吧!上天作证,我决不抱怨后悔! 这段话太要命了,第一,佛祖根本不值得尊重,压根儿就是个过路的外国人,可怜他的话给一顿饭吃,不可怜的话就让他走人!第二,所谓神圣的佛指骨不过是死人骨头,又脏又不吉利,皇上看这种东西,还放在皇宫里,真是可耻!第三,赶紧将这死人骨头烧毁了去,断绝后代子孙的迷信活动!第四,非常有承担地宣布,有什么灾祸就加在我身上吧! 综合来看,这篇奏章无非表达了这样几个要点:信佛的君王短命亡国,唐宪宗要是信佛,也会如此;佛指骨是肮脏不吉利的东西,宪宗顶礼膜拜它是可耻的,应当毁掉佛指骨;奉迎佛指骨是一场滑稽的游戏,如果继续下去,就是真的愚蠢! 这篇奏章呈上去的效果可想而之。 唐宪宗大怒,把这道奏章放在宫里整整看了一天,第二天拿给宰相们看,发誓要砍韩愈的脑袋!几位宰相都劝唐宪宗说:韩愈这个人,上书触犯皇上,的确是罪过不小,但是念在他忠心为国的份上,您就对他宽容一点儿吧,以便给后来劝谏上书的人做一个榜样。 唐宪宗说:韩愈说我尊崇佛法太过分,这我都能容忍,宽容,可是却胡扯什么东汉以来凡是尊崇佛法的君王都短命亡国,说话怎么能这么刻薄呢?韩愈是一介人臣,怎么敢如此狂妄地对待皇上?不能赦免他! 大家一看唐宪宗真的生气了,于是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朝廷官员,都开始纷纷为韩愈求情,认为死罪太重,还是应该就事论处,于是再三恳求,最终判处他被贬潮州刺史。 其实说句实话,唐宪宗对于韩愈还是比较宽容的。从唐宪宗的话里能够听出来,他对于韩愈之所以上这篇奏章的真实意图是非常清楚,也是非常理解的,但是作为一个皇帝,特别是作出了一些成绩的皇帝,一个正在谋求长生不老的皇帝,韩愈那些短命亡国的言论刺激了他,这是他不能容忍的。将韩愈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一个愤怒的决定。 而从韩愈这一方来说,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维护儒家的道德伦理权威,为了大唐王朝的江山社稷,也为了皇上的尊严与圣明,韩愈乃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且劝谏皇上本不是刑部侍郎韩愈的职责,这更加显示了韩愈超凡的胆略与政治勇气。这一方面说明韩愈的确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另一方面也说明韩愈的确具有一种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对韩愈来讲,一切与他的政治理想、政治抱负,与唐朝的统一、安定、尊严对立的事情都是他要反对的。韩愈真不愧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八大家当中,韩愈也许是唯一一个如此直接而毫不留情地讽谏皇上的人。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