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罗明讲师,罗明联系方式,罗明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罗明: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2016-01-20 47734

揭示职场成功奥秘:你为什么越忙越穷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卷入了“穷忙族”的圈子。他们没有经济基础,完全靠白手起家。他们为了在大城市里有个栖身之地而忙,为了避免因公司效益不好被裁员而忙,为了自己或亲人生病不把积蓄花空而忙,为了孩子入托入学不断攀升的天价费用而忙……然而忙是忙了,不知不觉间他们却又发现,越忙房价越高,越忙物价越涨,越忙就业越难,而时间越忙越少,工资越忙越低,身体也越忙越差。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在这段时期中,穷忙的人们所承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大。那么,“穷忙”的人们该如何走出这样的循环呢?

   (1上篇 你是穷忙族还是富闲人)

   《万科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浮躁的城市而言,阅读的时候,我们都是局外人,而置身其中时,我们仿佛又忘记了城市的存在。上班族每天忙于上班、工作、下班,周而复始。脸上带着倦容,身子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就不再停下,然而每月的收入还是入不敷出。这时候,你是否想过,你已经成为“穷忙族”中的一员了呢?
第1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1)
    上篇
  你是穷忙族还是富闲人
  “你可以穷、可以忙,但绝对不可以穷忙”。一定要选择改变这一切,让自己从“穷忙人”翻身变为“富闲人”。
  一年未加薪,三年未升职,一周工作超过54小时。忙来忙去却依然无力置产,甚至还要担忧养老金从何而来。英文里现在有个专有名词叫“working poor”,也就是所谓的“穷忙族”。那么,你是否恰恰属于这个族?
  有一个词语叫“working poor”
  每天清晨,大街小巷的早点摊位上,坐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一碗馄饨,一屉小笼包,似乎色香味全乎了。
  《万科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对于一个浮躁的城市而言,阅读的时候,我们都是局外人,而置身其中时,我们仿佛又忘记了城市的存在。
  上班族每天忙于上班、工作、下班,周而复始。脸上带着倦容,身子像陀螺一样旋转起来就不再停下,然而每月的收入还是入不敷出。这时候,你是否想过,你已经成为“穷忙族”中的一员了呢?
  “穷忙族”是刚刚涌进城市出现不久的一个新名词。就在人们习惯了“月光族”说法的时候,“穷忙族”也悄然兴起。
  “穷忙族”拥有的是比“月光族”更多的无奈,他们每天疲于奔命,要做的事情永远没有尽头,甚至没有休息日,天天加班,整天忙得顾头不顾脚,到头来所得的收入却寥寥无几,连起码的生活都成了压力,所以他们还不如“月光族”。“月光族”至少花钱买来了享受,也算是自得其乐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会发现职场上的“穷忙族”比比皆是。他们究竟为何这样穷忙?难道他们甘心这样穷忙吗?
  英文里有个名词叫“working poor”,“穷忙族”就是来源于这个词汇的。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里,欧盟曾对其下过这样的定义“有工作却入不敷出,甚至沦落到贫穷线以下的受雇者。”其实就是指经常加班加点地工作,牺牲了休息日却总也得不到加薪,不仅没有能力购置家产,甚至还要担忧养老金问题的那些人们。
  随着逐渐壮大的“穷忙”队伍,“穷忙族”定义的标准也更具体了一些,一般定义为“每周工作时间高于社会平均工作时间,收入低于全体平均标准60%以下的人群。”但是今天所讲的“穷忙族”已经超出了定义所涵盖的范围,“穷忙族”不再单单指因薪水少而穷忙的人,那些为了填补空虚生活而大肆花费,为了花费而重返空虚的“穷忙”人群,也被认为是“穷忙”一族。也就是说,“穷忙族”不一定就是指失业者或者低收入在职者,也可能是身兼数职的高薪白领,有很多全职的高薪受雇者也可能沦为既忙又穷的工作穷人。这些人或者为了养家糊口,或者为了追慕虚荣、满足消费的欲望,而牺牲了自我提升的投资甚至身体健康。结果,“穷忙”使他们的脑力退化速度越来越快,竞争力越来越弱,于是便形成了一个怪圈,让陷进去的人们越来越不能自拔。
  在日本,把“穷忙族”翻译成“勤劳贫困层”或“工作贫困层”,目前日本已经有将近400万的家庭处于这种状态。中国台湾的“穷忙族”也已日渐成形,人数不断增多。但“穷忙族”的源头并不是日本或者中国台湾,而是从欧洲传到日本,由日本再传到韩国、中国的。虽然中国“穷忙”的人数较多,但是“穷忙族”这个词汇还是比较前卫的。
  如今城市里和网络上流行新“城市56族”(详见附录),“穷忙族”恰恰就是这新“56族”中的一员。
  “穷忙族”=比“月光族”更穷+
  比“过劳模”更忙
  有人说“城市中人有两个籍贯,一个来自血缘,一个来自生活。”都市流客匆匆的背影汇集成一股股急涌的潮流,拥塞在繁华CBD的条条马路中间,如同海洋里巨大的沙丁鱼群聚集在食物丰富区域疯狂地觅食。当今时代,以族命名的生活形态登上了VOGUE与维基百科,“人以群分”成了对当今都市人群的最好诠释。
第2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2)
  向往名牌的辣奢族;疲于奔命的奔奔族;为买心情而买东西的烧包族……
  各个群族仿佛囊括了当今生活中的所有新新人类。互联网强大的凝聚力,加速了每个群族的形成,为人们寻找自己的族群提供了方便,更多人能够彼此交流信息,分享感兴趣的生活方式。
  看起来似乎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生活多元化时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新闻中心展开一项在线调查,显示结果让人触目惊心——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
  这个比例显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中国人口众多,也就意味着“穷忙”一族人数的庞大。
  “穷忙族”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的。有人把“穷忙族”的特征归纳为:“穷忙族”=“月光族”+“过劳模”。但根据众多被调查者的事例显示,更确切地说“穷忙族”应该是比“月光族”更穷,比“过劳模”更忙的群体,即“穷忙族”=比“月光族”更穷+比“过劳模”更忙。
  我们可以通过网上调查的一些具体实例来体会一下“穷忙族”的穷忙。
  上海市某私企白领白彦很坦率地承认,自己就是彻头彻尾的“穷忙族”,她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平时常常忙得四脚朝天、疲于奔命。有一次,她的朋友问她为何那么忙。她长叹一声道:“我来跟你说说今天上午发生的那几件事情吧。”
  “我今天早上刚进公司,就有几个人找我汇报问题。首先是公司的前台,她告诉我,早上有客户打电话来抱怨等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收到电子邮件。我立即去查自己的邮箱,发现信件太大被退了回来。
  “赶紧把邮件分批发出之后,接着项目执行部的同事就来问我,为什么客户说活动场地布置不符合要求。我突然想起客户的确说过场地要求的问题,但是我以为他们会与项目执行部的人直接沟通。结果我只能忙着跟客户解释并马上做出补救的安排。
  “两件事处理完之后,已经快到中午了,没想到策划部同事又来找我,说,明天是一个提案的截止日期了,但是我还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资料。结果我中午饭都没吃就忙着准备资料,哎……”
  紧张忙碌的工作让白彦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前面提到的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由于工作关系,会见客户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头戏,因此白彦总是想办法穿得体面一点、打扮得精神一点,这样才能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为此,白彦每月不得不在穿着打扮上支出一大笔费用。这使她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工资基本上月月花光,甚至有时出现意外还要向别人借钱。尽管她自己心里确信“穷忙”只是暂时的,但想到日后的发展,白彦依然是愁眉不展。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铁刚进入某化妆品公司做销售,作为一个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他工作格外卖力。可是每天刚一下班他就开始找人诉苦,说自己每天从一上班就开始忙个不停,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虽然他看起来总是装出从容不迫的样子,其实心里乱得很。每到月底发薪水的时候,心情更是难以言说。
  李铁刚还说:“自从走入社会以来,我内心一直感到焦虑,对于未来有一种非常紧张的感觉。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稍微不努力,等过了30岁就很难再有机会了。所以我很着急,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销这个行业的基本工资不多,靠的就是业绩。对于新人来说经验是最重要的,为了得到资深前辈们的指教,总得表示表示才行。最起码也得请吃顿饭,小地方拿不出手,高档饭店吃一次差不多就是月工资的一半。还要应酬客户,每次与客户面谈签单时的饭局自然不能让客户埋单了。”
  为了尽快走出低薪阶层,李铁刚不仅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处理大量业务来提高业绩。所以每天晚上自愿加班到八九点钟是很平常的事。像他这样的业务员目前社会上有很多,工资自然是攒不下多少,最终的成效也可能付之一炬。李铁刚从内心发出疑问:又穷又忙难道就是新人的生活吗?
第3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3)
  穷倒也可以接受,忙也能让人理解,但是绝对不可以“穷忙”。因为,真正比“穷”更可怕的就是“穷忙”。
  “80后”是穷忙族的主力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新闻中心展开关于“穷忙”的在线调查活动,共有11351人参与,其中有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12?7%的人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为“穷忙族”,12?3%的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是“穷忙族”。另外,有超过半数的人(57?6%)认同“穷忙族”多为“80后”,也有16?7%的人认为多为“70后”,只有13?2%的人认为“哪个年龄的都有,但人数都不多”。
  “80后”是中国社会上新一代的特殊人群,他们处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形成和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一直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崛起和发展。但是由于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特殊,“80后”在人们眼中一直没有留下很好的印象。前些年,在很多网络媒体上到处能找到歧视“80后”的痕迹,包含攻击的字眼处处可寻,如他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愚昧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80后”渐渐走向成熟,开始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人们渐渐改变了对他们的一些看法和偏见。尤其是在前不久的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以及奥运圣火护卫战中,这一群年轻人的血性表现,作为有力的中坚力量点燃了国人一次又一次的爱国热潮,充满活力地宣传了爱国、思辨、正义、人性的积极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他们的看法。至此,各种媒体对“80后”进行的积极报道和正式宣传开始进入了主流趋势。
  “80后”是现代社会的动力,是今天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处于当今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当今社会中正趋于成熟的骨干力量。然而,与此同时,“80后”也正一步一步地沦为“穷忙族”。
  有网友专门为“80后”面临的社会压力写了副对联,如下:
  上联:地价涨、房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
  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维权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
  大学毕业的“80后”就业问题已经上升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他们拿着各种证书,四处投石问路。很多人都梦想着进入外资企业,一些人好不容易进了外企,以为从此跳进了龙门,已经混成白领贵族了。殊不知如今的白领生活也未必好过。工作不久他们就发现,原来外企并不新鲜,夸张地说,世界500强中有499家在中国都有分号。上班后,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同时还承受各种压力。可是,所得的薪资并不比没上过大学的清洁工多到哪儿去。如果工作中稍微有点抱怨,老板马上找你开始训话:“你是不是不想干了?我上午把你fire掉,下午就能再找一个!”
  福利分房的政策与“80后”根本无缘,房改优惠政策的雨点也淋不到“80后”的头上,唯一指望的就是单位那少得可怜的住房公积金补贴。连在大城市租房都成问题,还怎么敢谈买房啊?况且现在还有很多富贵族手中留有闲钱,他们用这些资金大肆炒房,越炒越热,越炒越贵。即使辛辛苦苦工作上几年,即使不吃不喝睡马路,自己那点儿可怜的工资还是不够买房子的几块砖。没办法,想买房只能按揭贷款,可是那张贷款条约如同卖身契一样,这辈子恐怕就为还房债而活了。
  21世纪里,“80后”成了社会的主力,同时,他们也成了“穷忙族”的主力。
  月薪上万也是穷忙
  诸多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沦为了“穷忙”一族。可是,在网上的众多论坛里,我们不难发现,在越来越多的抱怨自己是“穷忙族”的网友之中,还有很多是月收入近万元的办公室白领一族。
第4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4)
  根据在网上的调查,在自认为是“穷忙族”的人中,有82?6%的人为在职者,9?2%的人为学生。
  在调查过程中,北京一家物流公司的物流管理师小李讲述了他自己的忙碌:工作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过年过节更是忙得一塌糊涂。平时总是要维护客户资源,即便稍微有点儿空闲,还要抓紧时间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给自己充电。虽然每月有上万元的收入,但是收入和工作强度是成正比的。有时候他觉得,自己都不如月收入几千却做着一份轻松工作的人活得幸福。
  小李说,像他一样做物流管理师的,收入差不多都在这个水平,所以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自身价值衡量,他都觉得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穷忙族”。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由的享受空间,唯有无休无止的工作,天天生活在“忙”这个字眼中。
  空姐的收入可以说是很可观的。然而江小姐却说她也是个“穷忙族”。江小姐是某航空公司的空姐,她的基本工资再加上加班费和奖金,每月都接近万元。她每月都要飞好几次国外。由于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她平时穿着光鲜,同事眼里的她始终都是精神十足的。但工作半年之后,江小姐的胃口却变得越来越差,一旦错过了吃饭时间,胃就会隐隐作痛,但为了维持甜美的笑容,她经常拿着药上飞机,一有空闲就吃两片。她说她经常工作很累,有时还会忙着加飞。一般像感冒之类的小病她都不请假,就是为了多攒点儿积蓄。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要保持良好的形象仪表,所以化妆品和服装方面的花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她每月开销中最大的部分。看着同事们穿的用的都是国际一流品牌,她自然也不能老土,于是她每月化妆品就得花掉近一两千,服饰装扮花掉大约三四千,加上其他方面的开支,江小姐每个月居然也入不敷出。
  张晨是一家媒体的主编,他的月薪收入同样不菲。刚毕业时他进入报社担任记者,每天忙忙碌碌地寻找新闻线索,感觉压力很大,却又找不到真正的头绪。每周,记者部主任安排的采访任务都无法正常完成,有一阵子,他都萌生了辞职的想法,但是想想现在社会上涌现了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而工作的机会却没有增加多少,于是咬咬牙留了下来。经过近四年的辛苦拼搏,他从普通的编辑记者升为了执行主编。事业算得上蒸蒸日上了,可身体却严重透支了。尽管他穿的服装越来越高级,可是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脸上总能看到挥之不去的倦容。他看似一个成功人士,其实扮演的是“重要人士”的角色,单位从上到下,事事都离不开他,在别人眼中张晨似乎就是钢铁巨人,永不疲倦,可是艰辛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假如不工作,他将一无所有,但是工作对他来说反而是一剂强烈的衰老药。
  “穷忙”自有各自穷忙的理由。收入低也好,收入高也罢,总之穷忙圈里并不是只限于普通的工薪阶层,高收入的白领甚至老板也同样会被卷入“穷忙”一族。健康、衰老在“穷忙族”当中普遍流行着。
  世界都在穷忙中
  由于全球社会经济整体的不景气,“穷忙族”这一现象已经成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纽约时报》前资深记者大卫·史普勒在其著作《工作的穷人:在美国所看不到的》中提到“穷忙族”这个群体,认为美国有500万人过着“辛勤工作却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德国,穷忙族人数超过100万;在日本,人数超过1500万。全世界似乎都陷入了“穷忙”的风暴。从欧美、日本、韩国到中国,随着产业调整(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金融风暴(国际货币、金融、投资等的变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劳动力贬值)、保障制度缺失(缺乏临时工作保障)的到来,“穷忙”现象接踵而来。
  “穷忙”现象在世界各国的“崛起”速度并不一致。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管理弹性,采取减少正式员工、增加非正式员工(兼职、打工、签约、派遣等)的方式,使在职员工工作强度增大,使大量人才就业压力增大。以德国汽车行业为例,虽然德国的汽车产业越来越发达,影响力越来越深广,但是今天整个德国汽车产业的总雇用员工人数还不到50年前雇员的一半。
第5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5)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1998年德国“穷忙族”占全国在职人员数量的3?9%,到2008年德国“穷忙族”已增加到7?4%。不仅德国,欧洲其他各国的“穷忙族”也在慢慢增多,只要符合欧盟给“穷忙族”定义的范围,都被划作“穷忙”之列。奥地利“穷忙族”每个月只能赚785欧元,就连社会福利非常高的瑞士也有近30万“穷忙”人士。
  在美国,“穷忙族”同样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自从2000年美国经过通货膨胀之后,国家对薪酬进行了调整,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薪酬水平下降了8?5%。工资越来越少,物价越涨越高,工作时间却越来越长,福利水平日益缩减,这是现今美国社会普通工薪阶层的现状。“穷忙族”的队伍不断壮大,令许多中产阶级也被卷进“穷忙”浪潮。
  27岁的露茜毕业于哈佛大学,工作后月薪8000美元,在美国也算是白领阶层了。以前,露茜每年冬天都要和家人一起去滑雪,但如今她已经5年没有滑过雪了。忙碌奔波,让露茜停不下脚步,人几乎变成了机器。而当露茜母亲生了病,露茜又得每月拿出近7000美元用作医疗费,然后自己只能过节衣缩食的简陋生活。露茜的姨母当了30年教师,退休后的退休金和社会福利金加在一起还是不够用。忙活了一辈子的人蓦然发现自己突然之间成了“穷忙族”。
  亚洲的“穷忙族”最先在日本和韩国出现,在金融风暴之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把众多人员挤进“穷忙”队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台湾的就业压力指数全球最高,达到51%。中国内地的压力指数也不低,仅次于中国台湾,达到46%,而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
  2008年5月,八国集团劳工部长会议在日本北海道举行,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找到“穷忙族”的生机。看来,“穷忙族”问题已经是世界性的问题了。
  世界众多国家背负上了“穷忙族”的沉重压力,经济前景和职业前景未必就能预知得准,如今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条线上,让人觉得整个世界都在“穷忙”中。
  测试一下你是否属于“穷忙族”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状况:只要上了班就感觉一直都在忙碌之中,手边身边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连上厕所喝杯水都顾不上,然后还要经常牺牲休息日来自愿加班工作,但是,你投入了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得到任何额外的收入,更不用说升迁晋级了。
  如果你对这种情况深感认同的话,那小心啰,你可能就是“穷忙族”了。我们不妨做个小小的测试,看看你到底是不是属于“穷忙族”。
  1)你超时工作的时间有多长?
  A?每天都超时工作
  B?偶尔特殊情况才需要加班
  C?不用超时工作
  2)你多久没有涨过工资了?
  A?两年之内
  B?一年左右
  C?近半年左右
  3)对你来说,现在的工作有前途吗?
  A?越来越觉得没前途
  B?原来不觉得,现在感觉有
  C?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前途
  4)你对你目前的收入满意吗?
  A?不满意
  B?基本满意
  C?非常满意
  5)你的积蓄和投资加起来在一年内能够增加多少财富?
  A?1万以下
  B?1万到5万左右
  C?5万以上
  6)你目前所拥有的房产有多少?
  A?一套也没有或者仅有一套自己使用
  B?有两套房子,但都没有完全付清贷款
  C?两套以上,而且不用考虑房贷问题
  7)你一个星期的休息时间有多少?
  A?半天也没有
  B?半天到一天左右
  C?起码能保证有两天
  8)你的养老金准备得怎样?
  A?完全没有着落
  B?有准备,但估计不能应付退休后的生活
  C?已经准备好,退休之后不会有后顾之忧
  9)近三年来,你参加过几种教育培训证书的考试?
  A?三种以上
  B?三种以下
  C?一种也没有
  10)你家人或者朋友会抱怨你忙得没有时间陪他们吗?
第6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6)
  A?经常都有这种情况
  B?偶尔会有这样的埋怨
  C?从来没有人抱怨过
  11)每个月的基本开支占你收入的百分之几?
  A?差不多100%
  B? 30%~80%
  C? 30%以下
  12)你所有的保险加起来有多少份?
  A?一份也没有
  B?一到两份
  C?三份以上
  上面这组测试题,如果你选择的答案中有6个以上是A,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穷忙族”中的一员了。
  此外,网络上还有一组比较简单的测试,也可以用来参考一下:
  1)一周工作超过54小时,但是看不到前途
  2)一年内未曾加薪
  3)三年内未曾升职
  4)薪水很低,到月底总是很艰难
  5)积蓄少,无力置产
  6)工资不低,但花钱很大手笔
  7)收入不低,但内心没有安全感
  以上七项,如果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符合你,那么BINGO!恭喜你,你同样也属于“穷忙族”了。
  附录
  56个新族群
  众所周知,中国有56个民族,可是如今城市里和网络上却出现了新“城市56族”这一说法,人们把当今社会形势下的一些个性群体(或者说是有代表性的群体)分成了新的56“族”。打开网页,我们很容易就能搜索到这新56“族”的概念及定义。那么,你属于其中哪一“族”呢?
  【1】穷忙族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
  【2】房奴 套在房子里的人。沦为“奴隶”那刻,也实现了上班族追求的梦想。
  【3】拼客 天赋是整合资源——将无偿使用他人车辆理解为节约、快乐、沟通与交友;拼房、拼车、拼网、拼卡,唯一不需要的就是拼命。
  【4】过劳模 死亡率的新增长点。从不“加班”,因为他们的字典里没有“下班”。
  【5】晒客 拿工资、疾病、女朋友来晒,用隐私来换发言权。
  【6】国贸男 偶然也被称为“水晶凤凰精英男”。
  【7】SOHO族 家与公司(工作)合二为一,工商部门和税务局需要重点监控的人。
  【8】丁克族 只是单独,而不是孤独,老无所依就是指这种人。
  【9】背包族 旅行团友的反义词。他们最想去的,是没有旅行团的地方。
  【10】极客 灵魂和生活都在网上的人。父母给了他身体,他却用来做MODEM。
  【11】M?zone人 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沦为中国移动的活广告。
  【12】乐活族 不用塑料袋,不穿皮草,或者坚持素食——拜金族的不快乐,是他们快乐的基础。
  【13】iPod族 奉乔布斯为生活方式教主,自以为戴上白色耳机就与世隔绝。公益广告用他们作为题材,告诉大家:小心过马路,过马路要关掉iPod。
  【14】淘宝族 坚信淘宝上可以得到生活的一切或一切的生活——网络拍卖的少林秘籍、原味内裤和坦克,证明了这一点。
  【15】拍客 摄像头是身体器官。他们是最无情的人——遇到车祸或地震,第一个念头就是拍下来。
  【16】飞特族 “Freeter”是英文“自由”(free)与德文“劳工”(arbeiter)的杂交——工作自由,只做兼职。
  【17】奔奔族 又叫奔奔奔族——奔波、奔跑、奔放。他们自认为在奔向生活,别人看来只是在疲于奔命。
  【18】相亲族 生活圈子不出办公室,却渴望与隔壁写字楼的人结婚。他们每周相亲3次,约会控制在8分钟,讲究婚姻成功学原则——追求的是过程,不是结果。
  【19】维客 名字来源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原意为“快点快点”。他们崇拜共同创作,如编写字典。至于“快点快点”字典的可靠度,则见仁见智。
  【20】小私 聘请私人医生、私人律师、私人保姆、私人理财顾问——他们要求的私人服务可扩大内需,是社会失业率不再下跌的关键。
  【21】月光族 及时行乐的代言人,消费主义与信用卡推销员制造的阴谋。比一个月花光工资的月光族更糟的,叫星光族与日光族。
第7节:第一章 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穷忙族”(7)
  【22】御宅族 SOHO族的反义词,SOHO族在家工作,他们在家不工作。
  【23】威客 “我帮人人,人人帮我”,网上出售个人智慧、知识、专业特长与创意点子,据说前身是人肉搜索引擎。
  【24】换客 爱好以物易物——从北京奥运时的房子使用权到《古文观止》都可交换。互联网是他们的跳蚤市场,只有需要“别针换别墅”的人才走上街头。
  【25】套牢族 用生活自由买股票的人,追新族(爱买新股者)可能是他们的前身。
  【26】尼特族 又叫啃老族。指已到自立年龄衣食住行还依然全靠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的人。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不参加就业辅导,无所事事足以概括其人生。
  【27】本本族 对学历证、技能证、等级证等证书的迷信,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28】考碗族 他们的兴盛与官僚体制的兴盛有关。公务员是金饭碗,他们要吃这碗饭。
  【29】号哭族 压力无处宣泄或情感冷漠,不得不在周六抱团,靠看肥皂剧或朗诵诗歌去抱头痛哭的人。
  【30】NONO族 他们的存在是对小资生活的双重否定——对虚伪说NO,对造作说NO,对跟风说NO,对千人一面的品牌说NO。
  【31】漂移族 解开领带、从办公室走出来的时间都用来飙车。成为赛车高手是一个梦想,但看《头文字D》是不够的。
  【32】LOMO族 表面上只是选了与众不同的LOMO相机去拍自己,实际上选择与众不同的视角去过日子。
  【33】候鸟族 白天乘坐公交车、地铁、私家车奔波几十公里从郊外赶到市中心,然后在晚上一脸疲态地赶回去。
  【34】跳蚤族 跳槽是家常便饭,工作履历如一首十四行诗。永远都在寻找更好的机会,但好机会通常不喜欢他们。
  【35】草莓族 一碰到压力就崩溃的人。像草莓一样一压就扁,近亲是“柿子族”。
  【36】伪族 达人的反义词,饭桌上夸夸其谈的话题发起者。自以为精通电影、棒球甚至航天技术,其实是不懂装懂。
  【37】蛋壳族 动画的超级发烧友。对“咸蛋超人(奥特曼)”的迷恋超过常人。童年被无限延长的人。
  【38】知道分子 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什么都知道。与媒体是共生关系——西方产意见领袖,中国产知道分子。
  【39】年度人物 职业的贵族,活动获得商业赞助的重要因素。需经过媒体、调查公司、商业品牌的发掘与洗礼,岁末年初时常在不同颁奖典礼上走穴。
  【40】烧包族 口头禅是“我不是想买这件东西,我只是想买我想买这件东西时的心情”。
  【41】99族 可悲的完美主义者——拥有再多从来不满足,拼命工作只为了在获得99后,再获得额外的那个“1”。
  【42】装嫩族 年龄超过30岁、爱穿显嫩的衣服、爱穿球鞋、爱泡夜店。以为自己是年轻人,于是真成了年轻人。
  【43】贱客 将犯贱作为娱乐自己与他人的一种方式。榜样是芙蓉姐姐,敌人是虚伪的社会道德。
  【44】捧车族 石油能源危机、城市交通拥堵、停车场收费昂贵的受害者。停车场里的私家车从星期一放到星期五,星期六才能去郊外溜溜。
  【45】毕婚族 认为婚姻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大学毕业的出路之一就是结婚——对方工作的稳定性、收入情况都是爱情之前的标准。
  【46】脑残族 生活方式叫非主流,写作方式叫脑残体,主要群体叫90后(网络观点)——特征是看起来从不用脑或者没有大脑,却让你将他挂在嘴边。
  【47】慢活族 快生活的反对者。可能无故辞职、忽然隐居、拒绝上网或一直在长途旅行,生活节奏缓慢,观念却快人一步。
  【48】博客 原来的解释很简单,写博客的人。后来被划分了名人与草根、商业与非商业、职业与非职业——职业博客过劳死的新闻登上报纸,标志他们正式成为一个异化族群。
  【49】反粉丝 反章子怡、反郭敬明、反CNN、反SUV——你想得出来的,他都反。
  【50】超女/快男 选秀时代的成功学、人人出名5分钟的证据——是有欲望的快男超女,而不是清纯的少男少女。
  【51】干物女 “像香菇、干贝一样干巴巴”的女人。生活不拘小节、下班后直接回家、远离恋爱、口头禅是“这样做最轻松”——在办公室妆容整齐,回家却穿着有破洞的运动服。
  【52】哈X族 迷恋某些东西的人,包括哈韩、哈日、哈猫、哈哈(哈利·波特)……哈字来自满语“hadaba”,意思是拍马屁和献媚。对,他们干的就是这个。
  【53】蜗蜗族 社会压力的最佳适应者。特征是玩命和玩乐——工作日顶住压力、拿下高薪,休息日痛快享乐。
  【54】隐婚族 真正明白办公室社交的人——隐藏已婚事实,可以和同事泡夜场、谈恋爱;反正不会和同事成为朋友,或者结婚。
  【55】辣奢族 奢侈品是人生必经的甜酸苦辣——对名牌的热爱是辣,加班的时候是酸,吃方便面蓄钱是苦,买到限量版LV包包是甜。
  【56】酷抠族 节约所得不是金钱,而是更简单地生活——不打的不血拼,不下馆子不剩饭,家务坚持自己干,上班记得爬楼梯。
第8节:第二章 越富越闲、越闲越富的“富闲人”(1)
  有闲、有钱、有品位。时尚对“富闲人”来说不是用来炫耀的武器,而是在于自己与它的关系定位。喜欢挑战、追求享受、热爱自然,两手一挥大有“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是什么让“富闲人”越富越闲?
  躺着也挣钱
  自古以来,“穷”和“富”就是明显的对立面,也是生活中的矛盾所在。小时候听到和读到的故事也都与穷富脱不开干系。这些故事里讲述的其实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真实写照——无忧无虑的“富闲”与辛辛苦苦的“穷忙”。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穷越忙、越富越闲”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已经屡见不鲜,富者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靠技术和智慧起家,即使出去休闲,账户也照样进钱;穷者留在机械劳作时代,靠一丝不苟的态度处理庶务性工作,以求能够做出业绩,整天忙不过来,还要担心吃饭问题。
  于是,在“穷忙族”出现的同时,还有一批躺着也能赚钱的“富闲人”与之对立。“富闲人”是一群有闲、有钱、有品位的群体,钱是他们享受高品质生活的物质保证,闲是时间保证,品位则是精髓。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由知识和智能主导的时代,“富闲人”们大多都是依靠知识与智慧在这个经济时代称雄称霸,比如比尔·盖茨。
  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起家,是知识经济时代“躺着也能赚钱”的最为典型的例子,在新经济社会“富闲人”之中,无疑盖茨是其中最顶呱呱的一位。
  比尔·盖茨的致富神话,除了让人眼红,还是眼红。劳动创造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对于“富闲人”来说,即使不用劳动,也同样赚钱。因为,事业具备一定规模之后,就不需要“富闲人”们过多地操心了。我们就拿盖茨的微软公司来说,它没有大规模的生产,没有大规模的原材料消耗,没有大规模的产品堆积,它拥有的只是知识和智能。它的用户遍布世界各地,数以百万计,而且还与日俱增,盖茨不需要多管事情,只管在家躺着数钱就行了,即使他出去游玩,公司也是照样运转,账户一样源源不断地进钱。
  这是“富闲人”们靠知识赚来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比尔·盖茨的崛起预示着在知识经济社会里,自然资源的作用已远不如从前,知识的积累和创造成为财富更为有效的因素。看来,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财富的多寡更多地取决于知识的多寡与品质。
  像盖茨这样清闲的“富闲人”中国也有很多,比如万科房产的董事长王石,王石酷爱登山,他一年中有近1/3的时间在外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等,王石每次登山的花费都没有低于200万元人民币的,为了娱乐消费这么多钱,值吗?对于王石来说,这并不算什么,根据万科股东大会2006年通过的股权激励方案,2007年,如果公司的业绩达到预定目标,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的全年薪酬,包括数百万工资之外,加上得到的奖励,有望总额突破7000万元。娱乐消费那点钱不过是九牛之一毛而已。因为王石在消遣的同时,他的公司照样在运转。
第9节:第二章 越富越闲、越闲越富的“富闲人”(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不但对于国家,而且对于每个人,尤其是对于知识分子,都是一次机遇和挑战。股票大王巴菲特说:“榨出我1克脑汁,加上16000元资金,就能换来1000万元的财富。”可见,“富闲”们的“富”和“闲”都是靠智慧换来的。现在,在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例正在大大增加。据测算,美国1995年很多企业的无形资产的比例高达50%~60%;同时,各类咨询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咨询业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大大增加。这也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特色。
  中国也有许多“富闲人”是凭借知识谋生并致富的。这些人形成了以出售知识成果换取财富的行业。目前社会中的点子公司、策划公司、咨询公司等都是以加工知识、创造知识为经营对象的组织。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本科以上知识型的人担任企业法人和从事高科技的企业,每年分别以20%~30%的速率递增。新一代的“富闲人”向世人证实了躺着赚钱的重要经验——积累知识、创造知识。
  从20世纪70年代后,制造业从业人数迅速下降,在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当今的制造业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知识和科技的内容。知识经济和资本革命向一切富有知识与智能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而有很多人借着这些机遇摇身一变突然间成了“富闲”阶级,过上了悠闲的“富闲”生活。
  “以钱挣钱”胜过“以人挣钱”
  据美国美林公司公布的第十个年度世界财富报告显示,迄今为止,全世界拥有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已经超过了871万,资产增加了8?51%;而十年前百万美元富翁的人数仅仅是450万。十年后的今天,即使具有超过3000万美元资产身价的超级富豪的人数,也增加了10?21%,达到8?55万人。富豪的增长率在世界上并不平均,在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最高,其中亚太地区居世界首位,而韩国又位居第一(增长21?3%),中国和印度不甘落后,正在赶超日本,中国内地的增幅为6?8%,欧洲地区增幅较小,仅为4?5%,而北美洲地区依旧拥有世界最多的百万富豪。
  那么,这些“富闲人”是倚仗什么起家的呢?答案或许有许多个,但是最主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理财。
  在两千年前,古人已经懂得理财致富之道:以钱赚钱。这个看似简单平常的原则到现在还是一样可以适用。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对资金做过生动的比喻:“资金对于商人如同血液与人体,血液循环欠佳导致人体机理失调,资金运用不灵造成商场失败。如何保持充分的资金并灵活运用,是每个商人不能不注意的事。”
  这话既显示出“富闲人”的高财商,又说明了资金运动加速创富的深刻道理。
  “富闲人”总是把赚来的钱再次投入到新的项目上,以钱赚钱;而“穷忙”的人们却总是依靠自己出苦力赚钱,他们喜欢把赚到的钱存储起来,结果存来存去还是没存住,最终还是花了出去。
  储蓄固然是理财的第一步,但如果一味存钱,不作其他投资,往往也是理财错误的第一步。其错就在于利率太低,不适合作为大数额、长期投资工具。
  “穷忙族”之所以偏爱储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安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储蓄确实很安全。尤其是定期保密储蓄,即使不慎将存折丢失,他人也不可能轻易取走钱款,个人仍可凭相关证明办理挂失手续。而且,一笔存款,任凭社会经济形势怎么变化,其主人都可按期得到一笔相应的收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若论资产保值增值,银行存款也非最安全的方式,更谈不上是个人最佳的投资途径。
  每一个人的理财最后能拥有多少财富,难以事先预测,唯一能确定的是,将钱存在银行而想致富,难如登天。试问:你曾否听说有单靠银行存款而致富的人?将所有积蓄都存在银行的人,到了年老时不但无法致富,常常连财务自主的水平都无法达到。选择以银行存款作为理财方式的人必须知道: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的,但长期却是危险的理财方式。
第10节:第二章 越富越闲、越闲越富的“富闲人”(3)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将钱存入银行最多可以获取6%的利率。如果以6%的利率,等上12年后才能使一元钱变成两元钱,更需要清楚认识的是,只要10年时间,通货膨胀就可以使购买力降低一半。有些人在投资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分不清稳定性与安全性。稳定性是在未来一定的年限中,投资报酬率保持一定的数字。而安全性,是使你的购买力保持着相同的程度,你可以保持稳定的投资,但不见得安全。就如你每年很稳定地获得6%的报酬率,同时,通货膨胀也很稳定地降低了你的购买力,稳定但不安全。
  金钱的实际价值并不是其表面的金额,同样多的钱如何花,最终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会花的,能给你带来也许是几十倍、几百倍的收入;不会花的,花了就花了,不仅没有任何收益,甚至有可能还要赔钱。
  “富闲人”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富闲”们看来:该花的钱一定要花出去,想挣钱还要会花钱。做大亨与一般人的最大不同在于,大亨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如何花钱,钱花对了,就肯定能赚钱。犹太人的花钱观念就是:“只有舍得花钱才能挣到大钱,对该花的钱,绝不计较多少。”所以“富闲人”学习犹太人的金钱理念,花一元钱就要起到一元钱的作用,花100万就要起到100万的作用,他们很少花过冤枉钱。
  一般说来,金钱愿意为懂得运用它的人工作。那些将金钱放在稳当的生利投资上,让钱滚钱,利滚利,将会源源不断创造财富。对于拥有金钱而不善理财的人,一眼望去,四处都有投资获利的机会,事实上却处处隐藏陷阱,误导误判,从而损失金钱。
  金钱的投资报酬有一定的回收,渴望投资获得暴利的人常被愚弄,因而失去金钱。
  所以“穷忙族”也要学一学“富闲人”的智慧,让你的钱“动”起来,为你积累更多的财富。
  除了娱乐还是娱乐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诸如温饱之类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自在的最根本所在是其内在的心灵感受、心灵状态。温饱以后的人们更多注重的应当永远是自身的精神生活的质量和精神家园美好的构建,而不是无止境的物欲追求,无止境的物欲追求将导致人成为非人。
  在“富闲人”的内心世界里便有这样一个永久的梦,梦想在这个物质社会里拥有一个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向往自然,推广有机蔬菜、杂粮面包,有机会就挑战极限运动……他们在现代商业社会生活得惬意,同时又极力避免自己变成物质的奴隶,一有机会就去探险旅游,抓紧时间“享受生活每一天”,“除了娱乐还是娱乐”。可以说,“富闲人”崇尚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生活方式,他们直面现实,却不被现实奴役。
  “富闲人”靠自己的才智迅速致富。他们可以白天走入个性化设计的办公室或家居工作间,开始一天的忙碌;晚上便以最狂野的打扮钻进舞会或享受各种社交派对;他们既可优雅地出入高级专卖店采购最流行的时装,也可以拖着一双凉鞋钻入跳蚤市场。
  某装潢公司老板王先生酷爱驾车去野外宿营,他每周都爱驾上自己的车出去游一游。他不想太机械麻木地工作,尽管拼命工作赚的钱会多一些,但是牺牲的东西可能会更多,驾车出游是他最大的娱乐,轻松的娱乐让他找回真的自我。有时甚至把心情放出去后,在短时间内都很难收回来,这样,他就把工作搁置一段时间,去玩个痛快。在他看来,最恰当的消费就是把钱花在驾车旅行上。“我喜欢活出自己的生活。拥有独立的生活态度与思考,还不会被固定陈规所拘束。”
  有些“富闲人”甚至把消费也当成了娱乐,李玥就是其中的一个,飙车、赛艇、潜水、泡吧、蹦极,不在乎花钱多少,就图玩个痛快。不过,她花心思最多的还是用在衣服和化妆品上。逛街是李玥最大的爱好,每次逛街她都要买回一大堆衣服和化妆品,按她的话来说,“女人就该把钱花在自己身上”。有一次在商场,李玥看到一套漂亮的时装,刚刚开始流行的款式,她试穿了好久,很是喜欢,一问价格,上衣要3980元,裤子要2780元,虽然大手大脚惯了,但也觉得有点贵,心里便有些犹豫。等过了几天再去时,发现那套衣服已经被人买走了,于是她懊悔不已。自此以后,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不管多贵她都会买下来。
第11节:第二章 越富越闲、越闲越富的“富闲人”(4)
  花钱也是娱乐,像李玥这样的“富闲人”通常认为把太多的钱放在身边等着贬值,不如用来换取快乐。在李玥看来,她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自己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尽管在普通人眼中这是一种奢侈、浪费,而在“富闲人”眼中这就是一种娱乐。
  娱乐是“富闲”们最好的精神良药。一种美好的精神感受,一旦领略到了之后,可以在心理学意义上进行不断的刷新和加工,从而使得这种感受不但不会随时间而淡忘,反而会像窖藏老酒一般,随时间的延伸而使原先的美好感受变得愈加香醇、浓郁和强烈,因此不断追求新鲜刺激的娱乐享受是“富闲”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生活精致得近似奢华
  斗转星移,当代的超级豪华奢侈“富闲人”同以前的富豪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追求档次、追求品位是今天“富闲人”的一大特点。但是新一代“富闲人”最大的特点却常常表现为欲望无度,炫耀张狂。
  高消费就是为了一个字——“爽”,钱财开支不在话下,重要的是达到顶级水准,衣着、首饰、车辆、飞机、游船、居所,样样都要高档次、高品位。此外,还有些娱乐界“富闲人”不但追求顶级商品,而且还把吸引他人眼球,怪异、出格、招摇当做消费游戏的规则。例如,很多影视界、体育界国际知名明星举办婚礼时挥霍无度,离婚分财产打官司也是家常便饭,世界各地的“富闲人”摆阔挥霍,不一而足。据统计,达索猎鹰和庞巴迪区间私人专用机去年销量上千架,增长率为20%。
  位于巴黎八区圣-多诺埃大街上的奢侈名牌皮制品店“爱马仕”的橱窗内,陈列着一件鳄鱼皮大衣,按店家规定,布置好的橱窗是不能动的。这时却来了一位“富闲”靓女,一眼便相中了这件皮衣,而且就要摆放的这件。尽管这件皮衣售价高达9?8万欧元,她仍是显得毫不在乎,“我要买这件鳄鱼皮大衣,而且马上要穿走它”。顾客就是上帝,店主十分愿意做成这笔交易。“爱马仕”享有宾至如归的盛誉,店家有接待重要顾客的专职负责人,很快为这位“尊贵客人”破例,从布置得尽善尽美的橱窗里取出近10万欧元的鳄鱼皮衣,最后自然是皆大欢喜。
  在普通人看来可能要为此惊讶,而在“富闲人”眼中,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据巴黎一家时尚界大牌顾问所讲,在几年前,像10万欧元这种价格的高档商品,陈列在橱窗里可能会摆放好几个月也卖不出去,而现在,这样的货一放出去,用不上一两天就会有人问津。制作豪华,越拔尖,价格越贵,卖得越好。纽约、伦敦、莫斯科、巴黎,全世界的豪华消费阶层都认同这一规则,“天价”商品已经成为“富闲人”社会地位的标志。
  高档赛车是“富闲人”的另一个活动乐园,莱维斯一语道破天机:“驾这种车,别人就知道你属于哪个档次,马上会敬重你三分。”英国产宾利跑车售价一般为20~40万欧元之间,该车2007年全年的销量达到了7800辆,已将意大利的法拉利和兰博基尼比了下去,创下了历史纪录。
  此外,高档次的住房居室也是“富闲人”们追求享受高品位生活的另一个方面。我们不去说比尔·盖茨那能够养得了鲸鲨的高科技现代化别墅,就连祝祥安这样一个普通小老板也把他的居所设计得时尚而又奢华。
  祝祥安属于典型的“富闲人”,自己有车又有房。他的住宅是近些年来流行的复式屋型。尽管自己当年曾经是规划建筑师,但他还是愿意多花些心思去“装饰”,而不愿意去拆砖堵墙大动土木。虽然他的房子只有260平方米,可还是令人难以置信地花了他20多万元。
  尽管没有大兴土木,装修后房子也还是焕然一新,地板本来铺的是耐磨瓷砖,祝祥安喜欢自然淳朴的气息,就直接在瓷砖上面铺了哑光木地板,都不用打蜡,质朴清晰得连拼接缝都历历在目。屋里墙壁原来涂的抛光乳胶漆,现在也都被一层哑光乳胶漆所覆盖。由于他的居室在楼房顶层,在祝祥安眼中楼顶就是一个超级大露台。他把这个露台分隔成了两部分。靠外那部分是露天花圃,酷爱花花草草的太太在那里种了很多花,包括一个游弋着大小金鱼的莲花池。
  靠内那部分,祝祥安依势建了一个玻璃房。房顶铺上了祝祥安从农村花高价买回来的膜网,把这些膜网拉得松松地覆在玻璃上,既保暖防寒,又不至于影响观景。里面再深深浅浅地摆放一些盆栽,给桌椅再披上漂亮的“外衣”,一派清新气象。雨季来临,侧耳倾听,雨滴落在头顶的玻璃上啪嗒啪嗒的;清凉午夜,抬头便可望见天外的星星。玻璃房永远是朋友们最为津津乐道、叹为观止的地方,这些都市成年人梦想的幸福童话,在这里,一下子都变得伸手可及。每天下午一点钟光景,露台正晒得厉害,这时家里最美丽的地方是通向玻璃房的过道拐角处,那里有一套藤制沙发,凉风习习,听着房间里传出来的经典音乐,捧着书坐在这里,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像资产阶级一样有钱,像艺术家一样有闲,生活的精致令人看起来奢侈。不管是在哪儿或以何种方式消遣,新一代的“富闲人”都走在时尚的前端。他们在占有了资产阶级式物质的同时,还融合了艺术家式的追求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