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少看成功学读物。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语言的突破》,我读过;拿破仑·希尔的《成功法则》、《思考与致富》、《一生的财富》,我读过;奥里森·马登的《一生的资本》、《最伟大的励志书》、《思考与成功》,我读过;还有塞缪尔·斯迈尔斯《自己拯救自己》、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书》等都也零星读过。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很实在,而且也是很受用的。像“要多赞美别人”,不论在卡耐基、希尔还是马登那里,就被一再强调,甚至卡耐基当年就有专门培训课程来学习如何赞扬他人。老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更何况,赞美“青”出于马屁又甚于马屁,是生活的艺术,更是艺术的生活。因为合理,所以存在。
对于这样的存在,特别是一度把李宗吾的《厚黑学》视为成功学读物的我们面对这样的存在,我们拿出来了前所未有的“革命”热情和“建设”热心投身其中。看孙路弘的《用脑拿订单》,他提到目前关于成功学的图书有1000多种,我看未必,这还是保守估计。如果算上机场、车站、码头、地摊摆设的林林总总真假成功学图书,翻一番也难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什么鸟都有了,就难免劣鸟驱逐良鸟了(套用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我归纳了一下,中国内地范围内的成功学图书市场特点有五:出版社往往是“在那遥远的地方”,很少听说甚至根本没听说过;同一本书至少不下十个版本,尤其以擅长兑卡耐基、希尔两位“口水”为代表;很多图书来路不明,多以编译(著)形式出现,拼剪粘贴随处可见;来无影去有踪,成功学图书在车站码头集中出没;读者群定位明确:基本是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的同志。
一方面,成功学图书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不乏鱼目混珠龙蛇混杂。就像那个丁先生,在我没有足够的判断力去鉴别他之前,出于遵循成功学原则之“正确的思考”(见拿破仑·希尔《成功原则》),让我姑且尊敬地称他为富有激情和富有感染力的演说家吧。对于成功学图书,它就相当于“律师是个赚钱的职业,但不是每一个律师都赚钱”的逻辑一样,把追求成功当作一门学问来学习,来研究,并实践,自然有其科学的地方,而且很大一部分有“读史有智慧”的意味。例如托马斯·爱迪生就说过:“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学是一套很健全的哲学,追随他学习的人,将会获得很大的效益。”还有我们的“幽默大师”林语堂也对成功学倍加推崇:“自读马登的原著作后,精神为之一振,人之观念也为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