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教师回到家里立即转变角色,不做老师而要做孩子的朋友。
教师大多数是管理主义者,当下的中小学教育,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管理;而教育不是管理,而是互相影响和沟通,就如孔子那样,与学生一块生活,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传道授业解惑;如苏格拉底一样,跟学生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创设一种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
教师在学校常常是学生的管理者,在学生面前比较庄重、严肃,在家里仍习惯性地做权威、当老师,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教师在学校要严格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回家后应该立即转变角色,变成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妈妈、开朗爱玩的好爸爸,要做孩子的朋友。
为什么要变换角色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在学校要面对很多老师,会产生一些紧张的情绪,回到家里孩子需要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可是如果你回到家里仍然以教师的面孔出现,孩子的紧张情绪就得不到排解,学校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就会使孩子的大脑发育、心理发育受到影响。
一位上初一的学生对我说:“我觉得当老师的孩子很可怜。比如我,我妈在学校做老师做惯了,在我面前也还是老师那副脸孔,不是指责就是教训,我真是够惨的,在学校当学生,在家里还要当学生!”所以说,教师一定要把职业角色和家庭角色分开,要回到生活中去。
海伦是一所私立学校的外籍老师,她有两个可爱的孩子——12岁的汤姆和8岁的艾里克斯,都在她所授教的学校里上学。海伦说:“每天下午放学后,我一定和孩子们在一起,听他们讲一些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老师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回归到家长这个角色中来就行了。”
师生关系不要移植到家庭中,如果孩子永远不敢跟你唱反调,什么实话都不跟你说,那就非常危险了,等到孩子闯了大祸就晚了。当然在特别重大的事情上,该权威就得权威,尤其是孩子在小学、初中阶段的时候,一些事情还是需要你来决定的。
第二,教师规律、清静的生活可能造成孩子缺乏应变能力。
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方式较稳定、且清静。这种生活方式对孩子学习是最有益的,所以教师的孩子“问题生”占的比例很少,要有的话也是“心理问题生”。
但是,这种稳定、规律、清静的生活,对孩子来说也有害处,可能会造成孩子应变能力的缺乏。因为一旦生活不规律以后,孩子就难于适应了,他们在家呆惯了,很多教师的孩子害怕挑战性的活动和生活,生存能力差。
我们做教师的家长要避免把孩子的生活搞得太文静、太规律、太清静,可以适当让孩子参与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比如篮球、足球等,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提高机体的运动平衡能力和反应速度;也可以给他们安排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孩子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际的困难,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的过程。以免将来真的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孩子吃大亏。
第三,教师社交狭窄或人脉资源贫乏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人格。
教师人际交往的圈子小,不爱串门,这使得孩子避免了接触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反过来看,教师的生活圈相对狭窄,对社会的接触面也相对少,虽然面对来自各个阶层的家长,但毕竟有距离感,多是止于表面的交流。长期单一而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得教师的心智也普遍单纯且不善交际。这种生存环境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可能习惯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碍,但对教师的子女而言,尤其是对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子女,会有很大的制约。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使他不了解除知识分子之外的其他人是怎么生活的,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所以,大多数普通的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个性上都显得小心谨慎,缺少敢闯敢拼的大气。
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一定从自身做起,要关注时代的走向,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了解现实的不同层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力。寒暑假,可以带孩子外出走动,增强孩子的阅历,还要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层面的人交往,要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主张。周末,可以创造各种条件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孩子郊游、上兴趣班、去福利院做义工,专注地研究某种动植物,到大街小巷寻找城市发展的足迹等等,这些有益的活动,只要鼓励孩子坚持做一两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孩子处世的情怀,会增强孩子主动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实践之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第四、教师虽是教育的内行,但不要试图包办孩子的人生。
虽然教师的交际圈子小,但在教育口是有人脉的,所以社会上“上学难”的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就不存在了。但就孩子是否应该在自己教书的学校上学的问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孩子小一些时有同事照顾可能挺好,孩子大一些了可以跟孩子具体分析利弊,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教育专家建议最好别把孩子放在自己教书的学校。孩子在自己教书的学校,势必得到同事的照顾,孩子各方面都会顺风顺水,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另外,当孩子升学之后没有同事的照顾了又该怎么办呢?因此,尽量少包办,尊重孩子自己的意志。
教师是教育的内行,可以少犯很多外行常犯的低级错误,可以自己辅导孩子的功课。不过,辅导孩子要把握好度,你要辅导惯了,到了孩子离开你不会学习的地步就非常麻烦了!
教师千万别自以为是,总给自己孩子包办、设计前程。有句话叫“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很容易产生误导,事实上,不少教师还没有塑造好自己呢,就不要那么自信地说能塑造好自己的孩子了!教师能帮孩子认识自我,然后实现自我,但是千万不要认为,按你的计划做,孩子就能塑造成你心目中的样子,毕竟孩子不是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