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九种个性的历史与发展
我们无意探究神秘的宗教,但并不妨碍我们借助九种个性这个古老的学说来认识人类所特有的个性,通过解析不同个性间的互相关系。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提升自己,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把各种个性中的优秀潜能挖掘出来,这便是我们研究九种个性的目的和宗旨。
我们不妨暂且搁置其原有的宗教色彩,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科学地理性地分析认识九种个性。
个性一词来自拉丁文Persona,指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时所戴的面具。国内目前对Personahty有两种不同的译法,一为“个性”,一为“人格”,这种现象在国内现有的期刊文献上随处可见。究其原因,主要与我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有关。我国心理学主要受西方和原苏联两大势力的影响,传统上心理学界把Personality译成人格,在建国后由于受到原苏联的巨大影响,开始把它翻译成个性,并一直沿用下来。
近几十年来,人格的译法又渐渐多起来,于是便出现了目前对个性和人格混合使用的情况。实际上,二者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义。《心理学大词典》在对个性下定义的同时也指出,“个性”与“人格”都是我国对Personahty的解释。《远东英汉大词典》对Personahty的注释也有两个,即(1)个性;(2)人格。另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心理咨询百科全书))都认为个性与人格具有同等意义。我国老一代心理学研究者周冠生先生指出,无论是美国还是原苏联,都是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Personahty的。我们在查阅国内研究文献时也发现,即使研究者对Personahty采用不同的译法,但在心理学上所表达的却是同一个意义,并无差异。
我们认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们通常所说的人格有时专指人的道德品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也为了将我们的研究与一般的九种个性加以区别,我们将Personality译成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