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
一、给学生信任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求取新知。要新知难知,应担当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说。
二、给学生平等
传统教学中,教师以严谨的教学秩序为课堂教学的标准。
在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应允许适度的“乱”。课堂秩序“乱”,师生关系“乱”。这种“乱”必须在教师的控制之中,这种“乱”是激发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切入口,使他们真正人本合一。
教师此时也充分地起到了主导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平等的原则中和谐发展。主体性教学完全渗入课堂中。
三、给学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给学生多一些空间吧!对于各个知识点都要留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