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话直说”都被认为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尤其是一些憋在心里的秘密,找个人倾诉一下,烦恼似乎也就跟着减半了。然而日前,美国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却打破了这一“定论”,他们认为,保守内心秘密的人比那些愿意透露秘密的人,心理问题少得多。
秘密让人变得厚重
正如卢梭说的那样:“我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是独一无二的,上帝在创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子打碎了”。从心理角度看,这句话最贴切不过,这也正是人格形成和成熟的必然结果。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往往处于心理尚未演变分化的混沌状态,随后,犹如种子发芽长成植物一样,个体心理演变发展成为完全分化的、独特的人格。
个人的独特性和人格心理的个体性,注定了在交往中如何把握内心的秘密,人格也逐渐变得成熟、独立起来。此时,保护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就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了秘密,人心里会很空,并产生枯竭感;而内心的隐秘则能增加人的厚重感,体味精神上的享受。
个性不同才有秘密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同样经历着生老病死,而这些,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却有很大区别。因为我们在与人交流的同时,每个人又都翱翔在各自截然不同的精神世界里。
世界观、方法论的不同,也就演变成人与人在交往中的屏障。比如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其行为是为自己的利益;而大公无私的人,则会时常想着为社会服务,其行为是为求社会谋利。由于这些差异,不同的人在交往中就容易有些磕磕绊绊,很多内心深处的秘密更是不可能拿出来与人分享。古人所说的“话不投机半句多”,便是如此。
没有秘密容易迷失自我
成熟,意味着独立,包括独立的情感、思维能力和见解,即遇事有主见,而非人云亦云。独立情感指自己的好恶是发自自己内心,而不是受他人影响形成的。独立意志指有独立的意向,而不是一味依赖他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决策。所有的这些都是需要有个人隐秘的心理空间加以保障的。
而没有秘密的人,会事无巨细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行为也会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在外界的言论中迷失自我,同时,内心却变得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