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清,黄桂清讲师,黄桂清联系方式,黄桂清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企业教育百强专业十佳培训师做智慧的催化师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黄桂清:创新党校教育文化
2016-01-20 48054

创新党校教育文化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适应环境的手段与机制的总和,文化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文化进步的实质是深层文化模式及机制的转变和进步。教育是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出现的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作为行业文化,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在现代社会更为彰显。党校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里被赋予了不同的历史责任和文化内涵,但是,作为一种行业文化,其显性的文化意识仍处于孕育阶段。要使党校教育文化从隐性走向显性,就有必要对党校教育文化的内涵及相关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创新党校教育文化,这对于提升党校的文化力和加快党校教育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党校作为培训执政党领导干部的学校,扮演着以党和社会的主流意识文化培养社会中坚的重要角色。但由于人们对党校教育文化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在认识上的局限,导致文化缺位现象十分严重,其表征主要有:一是内涵缺失。党校教育文化是一种崭新的行业文化,但是对它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其文化内涵是什么等问题研究严重不足,时至今日,我们在拥有海量信息的互联网上找不到任何以“党校教育文化”为主题词的参考资料。二是以知识代文化。看不清知识与文化的内质差异,将知识与文化等同起来,以为传授知识就是传承文化,用知识育人取代了文化育人。只重书本理论知识,忽视领导干部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三是自我封闭。文化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互动系统,党校文化育人不能只在封闭的校园内进行,应当面向社会开放,才能打造出自如应对时代潮流的创新人才。现在许多党校 “一个课堂小天地,一个教师独角戏”的教学模式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眼睛向内,缺乏现代文化视野。四是形式主义。文化育人重在务本求实,谋求长远发展,不可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急功近利,热衷于形式主义,建设富丽堂皇的舒适校园,追求所谓的“政绩工程”,只图装点门面,不求内涵发展。这种浮躁、虚假、徒有其表的党校文化,只会产生育人的负效能。

上述这些文化缺位现象,其综合表现,就是文化意识的缺位。文化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意识,也将是创新党校教育文化的最好入口。文化不是力,文化却可以产生力,力不仅仅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也表现为精神对物体的作用,这就是教育文化产生出来的“文化力”。文化的核心是人,依赖于劳动者文化主体性的发挥,文化创造力因此就能得以形成。只有抓住了文化力这个核心,党校教育就有了最坚实的第一块基石,就具备了核心的竞争力,而这正是目前大多数党校所欠缺的。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党校肩负着培训中国社会中坚分子的时代重任,党校教育文化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党校自身的文化力和核心竞争力,影响到党校教育品牌形象的树立,更直接影响到培训对象的人文素养。时代已经将这个沉重的命题放在了党校面前,创新党校教育文化的已经刻不容缓!

现实已经证明,一个行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它能否建构起一个与之相适应并能最大程度调动起内部的全部潜能的行业文化。那么,创新党校教育文化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凭空构想显然是不现实的,合理策略应该是:整合!整合是使现有文化为我所取、为我所用的方法,是文化建构的常用方式。英国人类学家恩伯夫妇在《文化的变异》一书中就认为:“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往往是整合的,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化一般是有适应性的。”因为“构成文化的诸要素或特质不仅仅是习俗的随机拼凑。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互适应或和谐一致的。”还认为“文化整合不仅可以由适应性所导致,而且也可以由认知所导致。”党校教育文化的构建是一个新的文化挑战,既要继承历史,又要与现代教育行业文化相接轨,同时还要体现党校教育的特质,因此,创造性地对现有的各种文化进行优化整合,是创新党校教育文化的不二选择。

党校教育文化的创新是党校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党校的教育理念。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适应环境的手段与机制的总和,因此党校教育文化建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机制的创新和建构。可以预见,这种创新给党校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挖掘出更为丰富的内涵,更重要的,它将赋予了党校教育更为精彩的文化使命,使党校教育的局面为之焕然一新。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