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的文化意蕴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中国的先进文化应该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的历史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优秀文化,它只能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萌芽和生长。要塑造中国先进文化,就不能不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道德也称为“伦理”,“伦”、“理”二字,早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的《尚书》、《诗经》、《易经》等著作中已分别出现。“伦”有类、辈份、顺序、秩序等含义,“理”则具有分别、条理、道理、治理等意义。公元前4世纪的孟轲在《孟子》一书中说,远古之时,人们“逸居而无教”,近于禽兽,他很担心这种状况,于是“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孟子所说的“人伦”,就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他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五种人伦关系或道德关系。
儒家的“道德内省论”在中国道德文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伦理的儒家创始人孔子认为,人心中有天所赐与的先天善性,人只要能够反省自己先天的善性就可以获得全部道德的准则,因此他们强调的是人的主观努力和作用。他提出“仁”的概念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核心,将全部道德体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对“仁”有过多种解释,但“忠恕”是其中的“一贯之道”,也就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从主动的角度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从被动的角度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此可谓“仁之方也”。道德知识内省论一向被视为孔孟之道的正统,即“内圣外王”之学的根本。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神学改造,形成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以天人感应和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伦理思想体系,提出“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的主张,强调义重于利。
以儒家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的伦理思想体系,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居于统治地位,成为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最终目的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伦理思想传统。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传统特色,是它一开始就和政治、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宋明以后,理学家们更是力图把哲学和伦理学融为一体,使哲学成为道德哲学,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刻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