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引导体验论的实践验证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引导体验论”明确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引导”而非指挥,学习者是“被引导”而非被动,“引导”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培养;实现教学内容传递的根本方法,就是“体验”知识发生的过程本身,通过“体验”,在学习者头脑中建立起与知识本身具有相同结构的摹本,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转移。我们可以结合实例和其它的相关理论来验证“引导体验论”。
上海师大二附中物理特级教师陈延沛老师对初中学生讲摩擦力一节,客观上就采取了“引导体验”的方法,将枯燥的抽象思维内容寓于一个十分耐人探求、引起热烈希翼解决的有趣的问题情景之中。在学生预习教材的基础上,他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一吨重的铜球,放在光滑的地板上,蚂蚁能推动它吗?”话音刚落,全班顿时发出了哈哈大笑的声音,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探求的热情激发起来了。学生们在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热情的推动下,一个个都主动地、积极地思考起来,以至于意志力和智力都得到激化和振奋。在这里,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引导”,是通过“设置情境”的方法来开始的,这个引导的最大作用,是调动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引导了学习者的心理体验活动的方向,为下一步的更系统深入的引导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整个教学活动就是这样由形式各异、层次不同的方法的引导下完成的。
华南师范大学花永泰老师曾对美国三藩市的中学教育情况作过考察,发现那里好些事情与中国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不同,用中国现行的教学本质论解释不通。那里的学生的理论知识一般没有中国的学得多,但是,他们的能力比较强。首先是读写算的基本技能好,每个高中生必须通过阅读、语法、作文、数学四项基本测验统考及格,才能毕业。其次是他们的交际能力强。所有高中毕业生都能驾驶汽车、操作常用机器、打字、使用电脑、照像、修理等。再次是他们胆子大,闯劲大。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教科书中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也经常举行考试,但考题是由教师本人拟定的,没有统一的模式,比较灵活。他们的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操练。教师讲授是不多的,只讲些启发诱导的话,讲些解答疑难问题的话,讲些组织、引导、指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效果的话,很少系统地讲解课文。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
很多教学研究者看了这段文字,不知道该怎么用自己的理论来解释美国的这种做法到底先进在哪里,而用“引导体验论”可以使这所有的情况得到合理解释。他们的教学活动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就是抓住了“引导、体验”这个核心。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使学习者感兴趣的各种活动,激发了学习者主观主体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知识或活动安排,巧妙地对学习者进行引导,而学习者通过各种生动有趣贴近实际的课堂及社会活动,高效地实现了对教师教学内容的“体验”,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
苏联教育家克拉斯诺夫教授说:“问题教学法是提出问题让学习者进行思考,以寻求解决的一种教学方法”。他说的是一种问题导向教学方法,可以说已经是比较典型的“引导体验”的一种典型的实例方法,它的根本点在于以问题来实施引导,以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者主观参与,以对问题所作的思考实现对知识过程的体验。这样的设计是一个完整的“引导体验”的教学过程,各个关键的环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所以往往能比较好地实现教学的预期效果。需说明的是,它并不是唯一的一种方法,用“引导体验”理论来指导,我们还可以有“案例教学”、“动手教学”、“启发教学”、“互动教学”等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就是它们都有效地实施了“引导”学习者“体验”知识过程。把握了这一点,就真正把握了教学的精髓!
从历史来看,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对知识过程体验的引导;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是一种对体验的引导;杜威的“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教学观点,也还是一种对体验的引导,由此可见,“引导体验”在理论上是兼收并蓄的。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体验”,并把它引入到广泛的教学实践中去从理论上说,就可以左右逢源。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学习者的主观主体转化成“引导体验”的教学者,使学习者自身成为一个自学习主体,从而不再需要外界的“引导”,这样就最终完成了从“教”到“不教”的宏观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学习型社会”的应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