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体验应当是教学的本质
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学习者把自己头脑中原来已经具备的知识诱发出来。他认为:真理在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道理,都懂得把这个真理认识清楚。只有以对话或提问的方式来引导,让他们自己得到这些自明的真理。这就象一个接生婆,把产妇孕育的胎儿引导出来一样,因此,他把自己的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产婆术”。这种方法,实际上已经实践了“教学本质是引导体验”的这种观点。
在我们的教学本质理论中,引导体验的涵义可以从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学习者的学习心理两个方面来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是知识的原形,要使这种原形顺利地转移到学习者客观主体中并扎下根来,就必须分析学习者的心理发生过程,以及在学习者的心理中过程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以协助学习者主观主体清除这种障碍,保证这个转移过程的顺利实现。在这里,引导是一种既主动又被动的方法,这从教学者和学习者二者来说都是如此的。
在学习者方面,引导就是引导者通过学习者主观主体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体验的引导,来实现客观主体对知识的掌握。在引导者方面,引导就引导者通过对知识原形过程以及学习者的心理过程正确把握,来预测原形知识实现转移的可能发展过程,顺利起到作为引导所应该起到的引导作用。因此,没有教师的引导的主导作用,就没有教学活动本身。
引导体验在人类知识的创造方面,也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人要获致创造性成果,必须仰仗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这些知识不仅包括知识本身,也包括创造方法。当我们把创意的产生及其创造过程的技术性的细节看作是知识的一个部分的时候,引导体验知识过程,实质上就成了引导创造活动了。知识继承是教学的初级阶段,创造实践则是教学的高级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通过引导对于知识过程体验来实现的,引导体验的教学方法在这里就成了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根本方法。换一种说法,要使学习者真正掌握知识,并最后实现对于知识的创造,只有以各种不同形式来引导对于知识过程的体验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