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烈夫,盖烈夫讲师,盖烈夫联系方式,盖烈夫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中国高效管理模式创立人、中国好课好讲师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盖烈夫:战战兢兢小议“国学”定义 之一
2016-01-20 42141
战战兢兢小议“国学”定义 之一 烈夫本是草民一个,多年来鼹鼠饮海汲取知识,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之后,尤对“国学”深感兴趣,然而所学所研甚少。不过,很喜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直接去汲取营养,当然,这并非没了个人思想。近来由于需要亲自讲授《国学基本教材》,所以更加努力吸取国学营养,以便致用。 今天,烈夫之所以用《战战兢兢小议‘国学’定义》为题,浅谈拙见,就是因为烈夫不是大师,位卑言轻,充其量只是一个“国学”的学子或爱好者而已,因此,凭咱这点滴所学,实在不敢挺直腰板大言不惭谈经,洋洋妄论“国学”。还因为恐遭臭鸡蛋的袭来。闲话少说,下面小议拙见,权当“温故而知新”。 烈夫认为学习“国学”首先要弄清“国学”的基本概念,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虽然“国学”的定义或者概念,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但我们可以取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给出一个基本的定义。然后,在大致明了“国学”定义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进一步研讨“国学”的研究对象、国学的逻辑起点和精神特质、国学的研究方法、“国学”的学科构建、国学学科的优势等等问题。(这些以后再谈) 一、“国学”的起源 《周礼·春官·乐师》中说:“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也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由此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国学”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 作为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变化很大。比如: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代称国子监,唐宋时则以国子监总管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明、清两代设国子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开始设学部,国子监的称呼于是废止。清末光绪二十四年,已有章程:“学堂之设:县设小学,府设中学,省设大学,循序递进,给照为凭;大学卒业学成,乃咨送京师国学,覆加课试,量才授官。所学皆实用,所取皆通才,而国家收得人之效矣。”可见,“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经过考试,量才授官。作为国家一级学校的“国学”概念,与今天所谓“国学”的概念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由于西学东渐的缘故,中西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为了与“西学”相对应,有人提出了“旧学”或“中学”的概念。张之洞即提倡:“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后来梁启超指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由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张之洞的名言。可见,相对于“新学”,“国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国学”指“中学”,它是与“西学”不同的自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二、“国学”名称的流行。 为了弘扬国学,章太炎发行《国粹学报》并出版《国故论衡》,于是“国学”又有了“国粹”和“国故”的称谓。胡适随即指出:“‘国故’这两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从前用的‘国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史,包括一切。” 又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1922年,被尊称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先生,应江苏教育会之请,公开向上海社会各界做“国学”专题讲演,前后共10次,后由听讲者整理成两个文本,先后以《国学概论》和《国学讲演录》为题出版。此外,在一些学校里也设有“国学概论”的课程。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一书,就是以他1926年至1928年在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和苏州江苏省立苏州中学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因此,尽管社会上和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分歧仍然很大,但自此以后,“国学”的名称已在学术界广为流行。(待续)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