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祥,张宝祥讲师,张宝祥联系方式,张宝祥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国际太极易学会副会长,新易国际核心顾问
52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宝祥:不拘一格降人才——国学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2016-01-20 42045
企业如想获得成功,需要各种条件的支持,核心因素就是战略、资金与机会。 没有战略,企业就没有明确的方向与成功的目标;战略错了,管理越好,失败越快。 没有资金,企业就没有生存与发展的资本;资金短缺,正确的眼光和计划也必成空谈。 没有机会,企业就没有获得利益的前提;机会不到,再强的创新也终将变为铺路先驱。 然而,具备这三点就能成功吗?这里面还缺少了一个根本的基础,那就是“人”。一方面,企业是人来做的,没有人无法谈及企业,所以企业与人本身就是一体。另一方面,企业的战略、资金与机会的拥有与把握,都需要优秀的人才来实现。 人才都是最稀缺的资源、最珍贵的财富,我们的先贤与君王自古以来便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墨子,被毛泽东评价为比孔子还要伟大的“圣人”,他的核心思想中就有“尚贤者,政之本”的观点;秦相吕不韦亦说:“舜得皋陶而舜受之,汤得伊尹而有夏民,文王得吕望而服殷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政要》中则说“为政之要,惟在用人”;明太祖朱元璋自我鞭策“构大厦者,必资于众工;治天下者,必赖于群臣”,清圣祖康熙的《清史稿》中写道“政治之道,首重人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能够将先贤文明保留与延续到今天的国家,之所以这样,更是因为我们有优秀和贤能的人才在不断继承发扬着我们的国学文化。 中国的国学,即中国之学,中华之学。从狭义上来说,是以易经、儒家、道家、佛家、中医等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学术精髓融合与经典总说;广义上来说,更包括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由此可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辉煌篇章中必然包含了最高妙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五行”概念,也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是古人观察自然所得出的朴素唯物概念,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础物质状态。后来又发展了这种认识,认为这是五种状态或运行的形式,并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将此作为一切事物归类方法和推演事物间相互联系及其变化的一种理论工具。 现在,我们就用“五行”的概念为大家解析最为高妙的“人力资源管理智慧”。 求才之水。“求才若渴”,这个成语很好的形容了领导者对于贤才的渴望与需求。正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就是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非常看重有才之士,惟恐失去贤人,就连吃一顿饭,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从而获得了大家的拥戴,最终东征平定其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再有“三顾茅庐”的故事大家更熟悉了,刘备正是以最诚挚的求贤态度才能请来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 作为管理者,我们对于贤才能士的态度,一方面就像口渴的人急需援助之水一样,从内心里给予最大的重视,另一方面更应该与“水”的特性一样,对于人才的求索要长期找寻,川流不息。这样的结果,必然会令我们的员工有“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的感觉,并做出“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士为知己者死”的行动。 识才之火。“慧眼识英才”,说的是伯乐独具慧眼,更有韩愈之《马说》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个“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更被汗明见春申君(著名战国四公子之一)时所引用,让当政者明白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要善于发现人才和恰当地使用人才,并要用伯乐爱护千里马那种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后有萧何识韩信的典故,促使刘邦开创了400余年的大汉基业。再到唐太宗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也正因为他这样不拘一格地广揽天下英才并给予合理任用,才使得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作为管理者,拥有一双“火眼金睛”是非常重要的。火代表着光明与透亮,我们的管理者,就应该时刻保持公正与清醒的眼光,甄别优秀的人才,以“火”的光亮看清楚、辨明白真正的贤能之人,为企业的智慧库积累最适合的精英人才。 举才之木。“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这是一种很高亮的品格。然而,当有一个机会需求贤才的时候,您真能做到无私果敢地举荐自己的儿子吗?甚至义无反顾地举荐自己的仇人吗?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祁黄羊做到了。晋平公先让祁黄羊推荐南阳的县官,他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解狐;晋平公后让他推荐朝廷的法官,他由举荐了自己的儿子。正是祁黄羊没有“报私仇、避嫌疑”的的短视,才使得自己的儿子和仇人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这里再次提到萧何,这位以国家利益为重萧丞相在去世时为刘邦举荐的丞相接任人选恰是与他存有矛盾的曹参(曹参因与萧何有矛盾而被贬到外地做官),而曹参也不负重托,在相位上恪尽职守,以萧何制定的律令为基础,鞠躬尽瘁,从而成就了大汉盛世。 作为管理者,具有举人之“德”尤为重要。木,是不断新发、生长与扩散的,企业的人才需求正是如此。我们只有成为公正无私的伯乐,不因仇埋没人才,更不因亲避嫌能士,才能不断为企业收纳“栋梁之木”,从而保障企业之树新芽多发,基业长青。 用才之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一个大家都懂的道理。当遇到真正的人才,又经过考察与认定,就应该完全放手使用,给予贤能之人施展其全部才华的充足空间。姜子牙从渭水边上的一个钓叟成为周文王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体现了周文王的“义无反顾尊高才”。诸葛亮从隆中的一介山民成为蜀国获得三分之地的国家全权之相,体现了刘备的“至诚至信尚贤才”。韩信从一个甘受胯下之辱的“懦夫”成为国家的统兵大将,体现了汉高祖的“睿智善任用能才”。 作为管理者,对于人才的使用,既要如“锋利之金”一般坚决果敢地大胆提拔,勇于打破逐级任用的常规,又要“待遇之金”上适当委以重任,保障合理的物质基础,正确认识人的欲求,合理引导和激发员工积极性。这样才能让人才具有强烈的企业使命感与价值认同感,甘心情愿地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容才之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会有其弊端和不足,即便是圣贤也常存些许陋习与劣迹,正所谓“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汤武以放弑之谋,五伯以侵夺之事,陈平以盗嫂之污”,这些都没有成为阻碍圣贤成就大业的瓶颈因素。若一味地“以全举人”,则“固难物之情也”。诸葛亮聪慧无双而小心谨慎,身先士卒而又行事巨细,其用“八观法”考察人才更可说是严格之极,常因手下的“一着之失“而痛责重罚,最终使得蜀国后备人才成长的环境相当匮乏,以至出现了国家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尴尬后果,最终间接断送了蜀国的霸业。 作为管理者,容人之量必不可缺。大地之土,讲究的就是厚德载物,这也是《易经》中坤卦的本质哲理,劝诫我们要有承载万物的气魄和包容万物的气量。我们在企业中,应该重用人之所长而慎责人之所短,让人才获得理想的才能贡献空间和成长环境,使其并以怀柔的方式助其逐步改掉自己的缺点,成就自己与公司的共同事业。 龚自珍诗云“不拘一格降人才”,那么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能才贤士,虽然身处现代,但是我们历代明君与贤人对于“人”的管理智慧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能够将“求才、识才、举才、用才、容才”的哲理与方式掌握透彻,那怎么会开创不了企业的盛世呢?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