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心理方面要让孩子感到成为小学生很自豪。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在心理方面,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做一名小学生是很自豪的事”。与孩子聊天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聊一聊小学生及小学校园的事情,告诉孩子上学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等。
进入新的环境,如果能迅速地交到朋友,可以帮助孩子迅速融入新环境,因此帮助孩子加强表达能力储备合适的话题很重要。家长可以提前教给孩子一些初次见面的沟通方式,有了这些基本的谈资,孩子和老师、同学交流起来,不至于无话可说,尤其是可以让老师迅速地了解孩子,拉近彼此的距离。
其次,从生活方面要训练孩子的吃喝拉撒。
自己上厕所、提裤子、穿鞋子、吃饭……这些生活技能是孩子入校前一定要掌握的。此外,家长最好提前了解小学的作息安排,并以此时间为标准,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同时,教孩子学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书桌及铅笔盒等。还有,假期里家长千万不能给孩子养成早上睡懒觉的习惯。在饮食习惯上,孩子需要从在幼儿园吃早餐过渡到在家吃早餐。
最后,规则方面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除了生活和心理方面的训练,家长还要给孩子制定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在幼儿园时,许多家长并没有强迫孩子必须写作业。上了小学,就不一样了,要让孩子知道学习、写作业都是他的责任。
此外,很多家长利用这个假期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希望孩子能够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其实,很多孩子在暑期班学过一轮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知识后,处于一种半会不会的状况,上课就不会认真听讲,不利于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的孩子往往开始冒头,后劲不足,到了下学期特别容易出现退步。比起知识的学习,对于“准小学生”而言,学习习惯的养成更加重要。
另外要说明的是,首先、要充分意识到入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这时他既憧憬着对未来学习的渴望,又伴随着对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准备不足的焦虑,因而有些幼儿会产生这种害怕上小学的心理。做家长的应该积极帮助幼儿消除这种焦虑心理。还要重视孩子克服困难、意志坚强、团结协作、活泼开朗、自我控制、善始善终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同时还应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期望,不可过高或过低。
第二、在孩子还没上小学前,在他的大班阶段就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上小学作好准备。家长应教会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努力培养孩子在听、说、看、记、做、思等方面的能力,为孩子上一年级后在智力、知识方面的发展做好准备,以免孩子们刚上学就落后于其他孩子而产生自卑、厌学的心理。
第三、在重视孩子心理准备的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充分的物质准备,为孩子购置必须的学习用品,教会他们学会自己整理书包。
第四、家长应激发孩子对小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愿望,在孩子还没上小学前就要让孩子明白上小学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小学的老师个个知识都很渊博,个个都很了不起,而且和幼儿园老师一样非常爱孩子,只要肯认真学习还有机会成为光荣的少先队员,且要有意识地告诉孩子在小学将体验到的种种幼儿园所体验不到的乐趣。
第五、家长和老师要多交流、沟通,有条件的话,老师在孩子没开学前,可通过家访或电话联系的方式了解孩子以往的学习经验,性格特点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最后,以上这些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措施必须相互配合,
讲座结束后,父母们依依不舍,一再围着我不停地咨询这,咨询那。是啊,机会难得,有什么问题就请说吧!在我的一一解答后,他们满意离开。今晚是感动的,今晚也是颇有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场幼小衔接讲座,而且帮助父母们弄明白了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真心希望孩子们能够尽快融入到小学一年级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