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的6个做 & 不做
「身为主管,你是不是永远有做不完的「待办」事项?是不是经常为了一堆「只有你能做」的工作,不断加班?如果两者的回答皆为是,那么,你可能犯了「授权」不足的毛病。
所谓授权(delegate),并不是单纯的任务指派,而是指主管将原本属于自己职掌范围的责任和权力,赋予他人来执行,并将一定程度的决策权下放,允许部属自行做出决策。
授权是成功经理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但这种能力却常被忙碌的经理人所忽略或低估。很多主管一想到要对属下授权,就很不放心:
「这件事我来做,会比我的属下做得更好、更快、更省事。」
「我对属下的能力和经验没有信心。」
「他们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了,不会想再扛更多的工作。」
「他们都希望由我来做决定。」
不只这样,主管们还有更深一层的担心:害怕失去控制权;不愿意释出自己擅长做、习惯做的工作;万一属下搞砸,自己还是得负起责任;一旦别人也能做自己的工作,自己就可能被取代……。
有效授权,让主管、部属、组织「三赢」
其实,只要经理人能够做到有效授权,不但可以消除这些顾虑与担心,还能为自己、部属和组织创造三赢:
●对主管来说,授权可以减轻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让主管得以专心处理更重要的任务,更有助于提高与属下之间的信赖,并且利用授权来培育、测试属下的能力。
●对部属来说,每个上司所授权的任务都是学习承担责任、规划工作、与他人合作的成长机会,可以从中获得管理与决策的宝贵经验。
●而对公司来说,经理人善用组织资源,有效授权,可以节省经费、增进专业与团队合作、提高整体的生产力与效率。
想要有效授权,有哪些不可或缺的要领?
1. 决定要授权什么:授权的第一步,是评估你自己的工作量,决定哪些工作应该授权(例行性的工作、有助于增进属下能力和经验的任务或专案等),哪些不该授权(部门规划、绩效评估、人事决策、重要客户谈判等)。
事先想好要如何提出这项指派,包括了你的需求、范围、授权程度、检核点和期待值等。最好用书面逐一写下,让对方有所参考。
2. 选出合适的人选:先问你自己:「我的团队里,有谁最适合这项工作?」客观地评估每个成员的特质、能力与经验,再考虑几个因素:是否有人主动要求接受挑战?最合适的成员手上是否已有其他专案?能不能把任务分给两、三人来做?
主管对每个部属的能力掌握得愈清楚,就愈容易选出合适人选,例如,找出擅长将抽象概念予以简化的属下,来当训练人员,或者让具有组织能力的人来管理运行。
3. 清楚而明确的沟通:「有效授权是双向的讨论与了解,」。主管选出了要授权的人选后,必须与对方展开详细沟通。
●针对指派的任务或专案,做出概要说明,包括任务的目的与重要性,及你选择他的原因、你所要求的结果。
●明确订出部属接下任务后的责任:列出各项相关工作、界定任务的范畴、订出表现好坏的衡量标准。
●务必让部属了解他的权限(授权程度),告诉对方,他可以独立做出哪些决定,而哪些决定必须事先获得你的许可。并让他知道,必要时可以向哪些人寻求支持。
●徵询对方的问题、反应与建议,也可以询问他,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任务。多倾听他的看法,并详细反应,有助于获得对方的buy-in,也会让你确定,他是否真的了解你的期望。
4. 提供必要的协助:除了提供完成任务所需的硬件资源、相关资料,还可考虑提供额外人手。
此外,你的部属仍有原来的工作要完成,新任务可能会让他担心事情太多做不完,因此,你应该协助他建立工作上的优先顺序。而在这段期间,他原来的固定工作,也许可找其他人来分摊一部份,减轻他的后顾之忧。
5. 订下期限、检核点,及监督进度的方式:主管应该安排定期的后续会议,一来追踪进度,避免太晚才发现进度严重落后;二来,决定是否需要协助。
有些属下不敢问太多问题,深怕被主管看成怯懦或能力不足。定期的后续会议,为他们提供了针对这项任务发问的机会。后续会议的频率,则因任务的型态、部属的条件而异。例如,你可以针对较资浅员工,举行比较多次的后续会议。
6. 避免「逆授权」:有些部属遇到不顺利,可能会想把被授权的任务或专案「丢」还给你,你看到他为了任务辛苦挣扎,也可能忍不住想要把任务「拿回来」,这就会变成「逆授权」(reverse delegation)。
在极端情况下,主管为了避免影响自己和部门的绩效,可能别无选择,只好把任务收回。但要是你这么做,你的属下就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所以,你必须抗拒想要插手、帮属下解决问题的冲动,坚持你的授权决定,让属下自己思考、自行解决问题。
其实,这也是让你引导属下成长的好机会:不妨先用一些开放式问题,询问属下,目前的进度做到了那里、他认为接下来应该再做些什么;帮助他评估形势,鼓励他找出解决办法,走出瓶颈。
总之,一旦你发现自己愈来愈少花时间在「做」工作上面,反而愈来愈常把时间花在规划、组织、指导时,就表示你确实做到了有效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