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傅佩荣讲师,傅佩荣联系方式,傅佩荣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傅佩荣 2020年度中国100强讲师
深入研究儒家和道家思想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傅佩荣:专访傅佩荣:小孩学《三字经》无用处
2016-03-17 2099

傅佩荣(1950年12月16日-),台湾学者,祖籍上海,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系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宗教系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哲学与文化》月刊主编、黎明文化公司总编辑、《哲学》杂志总编辑等。傅佩荣著作甚丰,曾出版中西哲学普及读物、散文百余种,擅于将传统思想转换为现代的人生哲学,并经常于各大场合公开演讲,在教学、著作、翻译等方面皆有卓越成就。

  中国人没有必要崇洋媚外

  搜狐读书宋晨希:美国学者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过“轴心时代”的概念,认为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印度、以色列出现了很多伟大的思想家。您能不能从全球视野来看一下,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文明之间有哪些异同?

  傅佩荣:这是很大的问题,也是很好的问题。说到中华文化,我们中国人总觉得中国应该在世界中间,我们是一个主流的文化。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帝国,在跟西方接触之后出现了很多问题,近代中国人开始对自己国家的传统失去信心。

  刚才你提到雅斯贝尔斯,“轴心时代”的观点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在公元前6到3世纪,世界不约而同出现了文化上突破性的发展,称为文化轴心时代。他举例的时候特别提到古希腊、古印度、以色列和中国,这些地区都不约而同出现一些天才的思想家、宗教家,他们出来之后形成一种分水岭,好像从此以后,人类就找到方向了。我们常常要问,你把中国放在里面,中国人自己是什么感觉?

  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我小的时候生在信仰天主教的家庭,我对于基督教的传统非常熟悉,所以我看中国是从西方基督教的视角去看。等我到国外之后,我试图用西方文化的眼光去看中国文化。在我自己受到几种文化的冲击之后,有特别深刻的感受。

  首先,所有的文化都是要让人快乐地活下去,它能够长期发展一定有它的道理。我们中国人完全没有必要崇洋媚外,不要因为中国最近几百年落后于西方,就觉得西方一切都好,这个完全没有必要。但是也没必要过度的自我中心和自我膨胀,说中国的文化世界就世界第一。

  丹麦自杀率高:因理念空洞

  搜狐读书宋晨希:您认为如何评判文化的优劣?

  傅佩荣:文化之间的优劣最好基于某些具体的观念来说明比较好。所以我谈文化的时候基本上都把文化分三个层次:器物层次、制度层次、理念层次。

  器物方面指的是衣食住行,这是每个人都需要的,科技的发达和繁荣都是为了让人们生活更好,这个目标最明确,所有人都会接受,国民年均所得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准。

  制度层次。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完美制度,每种制度都在人群社会里面慢慢地磨合,慢慢地追求更高公平正义,更高的人权保障,没有哪个是最完美的,很难有这样的标准。制度层次最重要的是理念,我常常谈这个主题,我在欧洲和荷兰教过书,我就对那边的社会制度留意了一下,就发现丹麦人年均所得现在已经超过四万美金了,器物非常丰盛,制度也非常完善,你只要是丹麦公民,生下来到丹麦大学,本科期间你可以一分钱不花,全部是国家买单,但是这个国家自杀率非常高。

  器物这么丰富,制度这么完善,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想活?是理念空洞了。什么叫理念空洞?一个社会上的人,他如果理念空洞了,他的人生就没有什么理想了,每天就是过日子而已,很容易出现一种状况,就是重复而乏味。你知道生活就是这样了,祖先、父母怎么过你也怎么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有一天受够了,就会自杀。

  但如果你有理念就不一样了,理念就是知道我为什么活着,我知道活着的目标在哪里,我要去奋斗,不管成功失败,人的一生至少有一个方向,所以在这里面就出现了轴心时代的问题。

  雅斯贝尔斯后来还出了一本小书,特别选了四个人,标题就叫做《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他不是照年代的写的。这里面四个人有两位是宗教的教主,佛陀和耶稣。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推动者,也是西方科学的发展者。

  西方人看孔子:塑造了一个新的世界

  傅佩荣:孔子也在里面,孔子在其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他使中国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了吗?一般人认为,孔子的想法有点保守和复古,好像这个人太重视古代的礼仪和传统,以至于太缺乏一种创新性。这是我们的观念,这种观念对不对?雅斯贝尔斯真是博学多闻,他写过《伟大的哲学家》,把每个伟大的传统哲学家都写了一遍,里面也包括我们的老子。

  当时我很好奇,中国人自己看孔子是至圣先师,满口仁义道德,但外国人看孔子不一样,他们认为孔子从传统里面塑造出了一个新的世界,所以我研究孔子从他那得到很大的启发。

  你不要只从老的注解去评断孔子,你要换一个角度,孔子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随便举一点,就会发现他确实不一样。古代中国,夏商周称为三代,三代的天子都是受天所命,所以天命这两个字以前不能随便讲,天子得到天命就等于有了政权合法性的基础。

  到孔子的时候,他也有一句话,“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的天命概念不再属于帝王专有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知道天命。这个天命是什么意思?不是让你当天子,而是当自己生命的主人。所以儒家的一些思想经常会被忽略,就是孔子希望人有自我的觉醒,我们要知道古代的社会是一个集体性的社会,只分两个阶级,即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就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守法、交税、生活,是没有自觉性的。统治阶级的最高领导称作天子,他是有自觉的,是受天所命照顾百姓,但是这个天子也是人,如果有一段时间缺乏道德上的修养,最后就会堕落,叫“天子失德”。

  《诗经》里很多地方骂天其实是骂皇帝

  傅佩荣:天子失德就会造成灾难,中国古代的《诗经》里有很多地方是骂天的,为什么骂天?天子不好就骂天。这时候老百姓就要重新寻找人生的行为规范,所以孔子这个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基本的观念叫做仁。仁这个字什么意思?有各种解释,我的解释是回到孔子当时的时空背景。仁这个字一定要理解为从真诚出发,你如果没有真诚,你发现不了内在的价值基础。讲真善美这种价值都是经过人的主体选择之后才呈现出来的。

  我们谈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什么,就是概念模糊,有些东西听起来很美,但却根本没有抓住本质,以至于最后根本不知道中国人哪点伟大。所以我强调要对问题界定清楚,比如我们常常说你要行善。善是什么?用孔子来说的话,他对于善有清楚的规定,孔子所谓的善一定是放在人与人之间,比如他在鲁国做官的时候有一天下朝回家,家人跟他报告说马厩失火了,他只问一句话,“伤人乎?不问马”,有人受伤吗?他没有问马的损失。孔子认为我要负责的是人,马或其它生物我负责不了。先考虑人的生命,再考虑其它的生物,这就是儒家的人文主义。

  最早把它界定清楚的是孔子之后的孟子,舜的时候让契为司徒,教老百姓五伦,五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即五种人与人的关系。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能把别人当手段来利用,你不喜欢被别人利用就不要这样对待其他人,这里面就有互相尊重,把别人当成自己来看,今天叫做换位思考,是很好的观念。

  东方宗教是母性宗教讲慈悲

  傅佩荣:儒家整个思想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在于自我的觉醒,一个人真诚的话就有力量由内而发,看到别人受伤就会不忍心,叫物伤其类,看到别人有什么愉快的事情也替他高兴。孔子最大的贡献在什么地方?因为在那个年代,即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没有什么个人自觉,都是集体性生活,大家各做自己的工作,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没有觉得我要行善避恶。能够抉择的只有天子,我代表天照顾百姓。

  孔子以后不一样,孔子以后每个人都可以说我是一个特殊的人,我有我的生命价值。儒家思想所塑造的中国传统,就是从孔子开始的。“删诗书、定礼乐、著春秋、系易辞”,他的弟子们大部分当老师,就把这个教材跟教义配合起来传下去,这样儒家就开始发展了。

  这样的儒家思想跟西方有什么不同?我刚才讲到四大圣哲,其中两大是宗教家,宗教家有一个特色,就是知道人生现实情况都不理想,要寻找死后的生命,他们希望人死后有一个好的报应,对这一生做一个交代。信耶稣的与信佛陀的不一样,前者要求审判,一生就一次,审判的结果是不能翻案的。而佛陀是印度人,他受印度教的影响,生来就有轮回的概念,认为没关系,这一世不够好下辈子还有机会。

  为什么有这种分别呢?因为每一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有爸爸妈妈,爸爸要求公正正义,妈妈要求的是慈爱宽大。西方宗教,包括三大一神教。从犹太教开始就偏向父系宗教,要求正义,你这一生犯什么错死后只有一次审判。东方宗教,包括印度教、中国的道家(后来演变成道教)思想都是强调母性的慈悲,母性的包容,所以老子的三宝第一宝就是慈,佛教里面讲的也是慈悲为怀,这就是母亲的爱,给你机会让你轮回再来一次。

  佛教进入中国用一句话征服大众

  傅佩荣:其实这两种并不矛盾,只是说人的生命愿望偏重哪一边。中国文化不同,它的特色在于我注重的是你活着的时间,我不跟你谈生前死后,为什么?生前死后没有办法验证,你说你死后有好的报应谁知道?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重视现实和生命,你生下来这几十年过的日子,要好好珍惜,珍惜什么呢?从真诚开始跟别人互动,从孝顺父母开始跟其他人建立各种关系,这是一种儒家的思想,非常入世的,因为你不知道有没有前世和来世,你把愿望投射在前跟后就等于忽略了这一生最可贵的时间,儒家偏重现实,但是缺点也正好在这里。

  中国古代的信仰为何不够明确不够发达?后来佛教进入中国,发展得很快,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古代讲报应的时候,《易经》在坤卦部分有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就是中国古代的观念,即家是一个单位。让你考虑到祖先与子孙,所以直到现在中国人还是考虑这个。

  它的缺点在于可以推卸责任,比如我这辈子念书不好,就认为是祖先害的,因为他做好事不多。你这一辈子过得很好,是祖先给你积了德,中国人喜欢讲这个,但是这样一来,道德可能会失落掉了。佛教进来时候,一句话就征服了大众,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人造业,个人受果报,个人对自己负责,这才符合道德真正的运作模式。

  我们今天谈到中国文化在整个文化轴心时代发展的时候,西方人是以儒家做例子的,这也符合我们的实际状况。儒家的思想,我特别强调自我的觉醒,西方人发现这一点。我很年轻的时候,因为翻译《四大圣者》得到启发,知道孔子在一个传统社会中,很多人都把他讲成保守、复古、维护封建体制的人,错了!

  孔子一生要做四个字,承礼启人,礼代表周公治理作乐,所以孔子最崇拜周公,他曾经有几个晚上没有梦见周公,他说:“哎呀!我现在衰老了,好久没有梦到周公了。”他崇拜周公。周公治理作乐让整个社会稳定发展,那礼乐如果崩坏了怎么办?孔子的理想是成礼启仁,把仁开发起来,仁就是前面我所说的真诚,每个人都可以真诚,不需要靠礼乐,礼乐是外在的。孔子说的很清楚,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他能用礼做什么,能用乐做什么?只不过做做样子。

  整个儒家的思想在于真诚,但是这是小问题,真诚你怎么去验证?每个人都可以说自己很真诚,但是到最后怎么去验证,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后面孟子都继续发问这样的思想。

  孔子学院不能只教汉语要教孔子思想

  搜狐读书宋晨希:现在中国世界各地在建立孔子学院,从您的经验看,当代西方人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对西方思想起到了互补的一种作用,您如何看待?

  傅佩荣:说到孔子学院,其实是效仿德国的歌德学院去设计的。我在1989年的时候曾到德国去,在歌德学院学德文,我很了解它的运作模式,只教德文不教歌德。我到歌德学院学了四个月,没有人教我半句歌德的话就,只教你看懂德文书,跟别人聊天讲话。在世界各国设立孔子学院,基本上都是在教汉语,让外国人可以通过这个机构学习中文,将来开战各种交流活动,所以我很希望我们的孔子学院要有点特色,去教一点孔子的思想。

  外国人怎么看待我们的文化?是跟它互补吗?其实外国人比较没有互补的观念,它一向是走自己的路,从古希腊到罗马,再到天主教出现的整个中世纪1300多年,再到后面的宗教改革是一路发展的。

  西方人有自我中心的思想,但是他现在发现了问题,即理念的空洞化。因为它的宗教信仰受不了世俗化的冲击,使得西方文化的宗教性受到很大的挑战。

  理念空洞之后西方只好去找别的文化,现在大多数文化都已经成为考古的对象,像古代埃及文化已经灭绝了。能够一直保留下来的非西方文化只有两个:印度和中国文化。

  印度人留着满头白发,穿个长袍,西方人觉得这个很有特色,他一定有一些秘诀可以告诉我,让我人生得到智慧。中国的道家也一样,我有一个学生从德国回来,他跟我说,德国家庭里几乎每一家人都有一本老子的德文翻译本。为什么因为老子很薄很便宜,他们认为家里面摆几本别人看不懂的书才有水准。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印度和中国文化,因为这些文化能够维持几千年一定有道理。

  我特别说一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汤恩比写过一本书叫《历史研究》,研究了21种主要的文化。他对中国文化特别推崇,他说中国文化生命力特别强,一般文化经历四个周期的兴盛衰亡阶段后就消失了。但中国文化兴盛衰亡后又开始兴盛衰亡,他写书的时候正好碰到“文革”快结束时期,他如果活到现在,一定又会看到一个兴起周期,这在文化史上是难以想象的。

  这时候你就要问中国文化到底为何会如此强劲?外国人对中国真是好奇,他们谈到儒家、道家的时候,心态是不一样的。他们认为儒家就是叫你好好学习,认真工作,对社会国家贡献,等于是入世的情怀。外国人可以接受儒家,他们也有这种思想,在哲学上属于伦理学的范畴,行善避恶,这个没有什么特别高深。

  西方人崇拜中国道家因为他们看不懂

  傅佩荣:最让西方学者崇拜的是道家。理由之一就是看不懂,他们翻开《老子》,第一句就懵了,“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没有办法讲的很清楚,但是西方一流的学者都知道,真正的奥秘是不可能用言语来表达的。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奥秘是连人生命都包含在里面的。如果做一个客观的观察,你是不在里面的,于是你可以把它当做对象来做分析研究的,用科学的态度,这个没有问题。

  但如果去研究一个伟大的奥秘,像“道”这样的东西,你怎么可能采取客观的立场呢?所以,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道家很神秘。还有《庄子》,西方学者没有人不说他是一位密契主义者,以前这个词翻译成神秘主义者,那个翻译不太好,密契主义比较适合。庄子《齐物论》里有一句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西方人看到“唯一”就被吓到了,唯一代表什么?密契经验就是合为一体的经验,比如你信神,你会感觉到跟神合一。你信佛,你会感到跟佛合一。佛教有一句话说的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用言语表达的方式断了,你的心所能想到,所能理解的东西也断了,灭掉了,不可思议,就是这样类似的境界。庄子居然很轻松与万物合一。西方学者看到庄子都说这是密契主义。

  孔孟不讲内在超越只讲天命

  搜狐读书宋晨希:曾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内在超越,但也有人认为内在超越就是没有超越,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傅佩荣:内在超越这四个字,不管解释得多神秘高明,它都是很简单的。我透过修养自己可以让自己提升,不需要信仰一个外在的神,这就是内在。因为它最主要是对照于外在的超越。

  所谓外在超越,最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这种西方传统的宗教,因为神是外在的。而内在超越,就是宇宙无心,无心即是宇宙,从陆九渊(象山)到王阳明都走心学系统,认为我的心本身就有让自己成为圣人的可能性,动力也在内在。

  所以我通过内在的修为,让自己生命得到超越,从君子成为圣人,这种说法能不能成立?基本上这个说法是宋明以后的说法,真正的儒家,比如孔子、孟子,他们是不讲内在超越的。孔孟有天的概念,这是很明确的概念,孔子“五十知天命”,人不是天,人只能知道天命,孔子还说君子要敬畏天命。对孔子来说的话,天就是外在的超越,不是内在的。

  我们今天如果说中国人喜欢讲内在超越,这个说法我并不反对,不过,真正的内在超越其实是佛教。佛教里面讲明心见性,尤其禅宗,它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中国人讲每个人都有人性,这个人性是善的吗?并非如此,是向善的。

  英国一位学者叫做卡莱尔,写了《英雄与英雄崇拜》,它里面说每一个英雄在年轻的时候都崇拜别的英雄。孔子年轻的时候崇拜周公,孟子崇拜孔子,你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人可以崇拜,那你不知道这个人怎么回事,不知道往哪里发展。

  你要成为英雄一定需要典范。所以,外在超越与内在超越并不矛盾。每一个人都可以内在超越,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已经超越上去了?有人内在没有从内在超越,就需要靠外面的力量。我从小受西方哲学训练,所以用词要严格一点。

  传统文化让我们寻找生命的意义

  搜狐读书宋晨希:您认为,我们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来获得内心的安定与幸福?

  傅佩荣:我这几年讲国学都是以这个做目标,因为人的生命除了身体、心智之外还有一个精神层次,就是理念层次。你要问自己,我到底有什么样的理想和观念?

  传统文化能给我们的不是器物、制度而是理念。这个理念可以让你过得比较快乐吗?至少从传统文化的理念来说,我们所了解的儒家要求自我觉醒,所有的幸福最后一定要回到一个简单的观念。我要知道我是谁,我到底要追求什么,我这一生往哪里发展。我如果不了解这些的话,怎么可能有幸福呢?比如说,我现在不知道我是谁,我当然羡慕别人了。羡慕别人永远不可能幸福,因为你不是他,你羡慕他。等你达到他那个成就才发现自己搞错了,原来我以为跟他一样会幸福,跟他一样之后才发现不见得会有幸福。

  生命真的是一种挑战,一生一定要去发现怎么样才能够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我记得马克吐温说过一句话,他说人的一生里面只有两天最重要,第一天是你出生那一天,第二天是发现你为什么出生那一天。

  这里面,“第二天”才是重点,因为第二点才找到你这一生意义所在,你活在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你要找到你的目标,这才是幸福的开始。我们接触传统国学,是希望通过这几千年的历史,找到人生的目标,去跟它学习。

  20世纪有一种哲学思潮叫存在主义,我读大学的时候,正好存在主义很流行,我当时受到很多启发。存在就是要选择成为你自己,但是很多人说这太累了。我学过存在主义,就知道人要选择成为自己,我跟别人也许外在做法都一样,但是内心的想法不同。

  我们中国人今天学习古代传统经典一定要记得,思想是没有新旧的,因为人性都一样,我们今天碰到的人际关系困扰,包括情感的冲突、生活上的抉择,古人也有,只是方式不一样而已。

  古人能够经过经典活出他们精彩的一生,我们今天也要向这些人学习。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人生很精彩。他在鲁国,50岁才出来做官,55岁左右他就走了。他发现没有必要再待下去了。鲁国像我这样的官很多,有没有我没有差别,于是他辞职周游列国。

  从55岁—68岁,孔子周游列国苦的不得了,很多人说你在鲁国当正部级可以好好养老了,干吗去受苦受难呢?在路上跑,还被人家笑称“丧家狗”。因为他有一个理想,他知道我的目标不是只为做官,我的目标是要把我这一生所体验到的东西化成仁,用这个概念推动人类思想的发展,这就是孔子他生命的精彩。他的很多学生也一样,像颜渊、子路、子贡各自学到了孔子的某一部分,但他们都知道以后该怎么去选择判断。到了一百多年后,出现了一个亚圣孟子。

  孟子学孔子学的很彻底,所以司马迁写《孟子荀卿列传》时说,孟子学儒家思想“道既通”,他把儒家的道学通了,学通之后很有信心,周游列国跟很多人谈儒家思想说儒家绝对可以推行仁政,造福百姓,平天下,很可惜当时没人给他做实验的机会,战国中期大家都是用兵家、法家来富国强兵的。

  儒家思想现在出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它从来没有被具体实现过,所以你不能评价它。第二个,它是否被适当地理解也?就好像我们今天谈儒家,大多数人观念里面都是朱熹那一套,自打有科举考试以来,大家都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作为教科书,以至于现在所有人谈到儒家都想到朱熹的观念。这样,孔孟真正的思想是什么反而无人知道。

  曾皙的志向被朱熹过分抬高

  搜狐读书宋晨希:孔子、老子、庄子都要关于人生幸福的论述。在《论语》就有“曾点之志”、“孔颜乐处”,这个被后代儒家学者不断讨论,您认为孔子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幸福观?

  傅佩荣:孔子有四个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他身边,孔子很喜欢在聊天的时候让学生谈论志向。子路第一个发言,因为他年纪大,他只比孔子小九岁而已。子路说要当军事家,一个国家有天灾人祸,我来负责,三年之内让老百姓有本事抵抗各种外来的武力。

  接着是冉有,冉有是负责内政的政治家,他说我让大家丰衣足食没有问题。第三个是公西华,公西华是外交家,他说我来负责外交礼仪,可以让礼仪规模都非常好。这三个学生受孔子的教诲有一段时间了,他们提的志向其实就是儒家思想的几个基本原则,我学习有成就就要做官,做官才能造福百姓,这是儒家的思想。你要造福百姓,要设法做到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这是具体的作为。

  如果这些是志向的话,会有小小的困难。你想做官要看别人有没有给你机会,国君不用你,你想做官也没用,这都是有求于外。这种志向可能一辈子要等待,而时机不见得出现。

  第四个学生是曾皙,这个学生很特别,他儿子比他有名,他儿子就是曾子。曾皙在谈话的工程中,一直负责背景音乐,他在鼓瑟。三个人谈完之后孔子说,“点尔何如?”点是曾皙的名字,孔子说点你觉得他们说的怎么样?他就把乐曲收了尾,把瑟推开站起来。他讲了很小一段话,但是得到孔子的称赞。

  他的意思是说,春天快结束的时候,我带着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到沂水边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这算什么志向呢?他讲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互相配合,春天快结束了代表天时,住的地方靠近沂水,还有一个舞雩台,我们去河水边洗洗澡,一路唱着歌就回家了。

  这一番话让孔子听得非常开心,孔子就是想得君行道,希望能够治国平天下,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他听到曾皙这样讲,触动了他的心事。孔子听完叹一口气说,我欣赏曾点的志向。

  后来教室里就只剩曾点和孔子两个人了。其实曾点的修养没有这么高,朱熹注解就把曾点讲的不得了,认为曾点的境界跟万物变化都融合在了一起,其实没那么高。

  儒家相信一心向善就可增加人格魅力

  傅佩荣:“孔颜乐处”是怎么回事呢?颜回是孔子最好的学生,大家都知道,他苦的不得了,但是又很快乐,为什么?颜回每天只吃一竹筐饭,喝点白开水,住在违章建筑里面,苦的不得了,但颜回一样快乐。孔子也是一样,他说我吃简单的食物喝点白开水,手臂挽起来做枕头,乐在其中。这说明什么?说明孔子跟颜回的快乐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他们了解了什么是人性,他们努力走在人性的路上。当你走在人性路上的时候,这一生完成自己人性的要求,人性向善的善代表人不是完美的,人要有一个目标,要设法在人与人之间完成个人生命的价值,这叫做向善。

  为什么儒家思想有这个特色?就是要在成就你个人生命的时候可以造福整个社会,他的人性观是这样的。把善界定在人与人之间,这当然不能脱离社会,要把个人生命的价值跟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所以孔颜乐处旨在我是一个人,我把人性发挥到极致,问心无愧,坦坦荡荡,我这一生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在成就我的人性。

  我常常讲儒家的思想有三点:第一个是,你要肯定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第二个是,肯定每一个人应该成为君子。第一步是可以成为,第二步应该成为,代表你不走这个路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第三个更重要,当一个人成为君子的时候也一定会影响别人成为君子,像舜的爸爸跟弟弟都不好,但他努力做一个孝顺的儿子,做一个好的哥哥,两个人慢慢改善了。所以孟子最喜欢讲舜的故事,有时候提起来觉得好像要影响别人不容易,但是你放心,只要你说得对做得对,努力往前走,向善的方向走,身边的人一定受你影响,这是儒家的信念。

  扶老人被讹诈只能说明老人不正常

  搜狐读书宋晨希:人性本善,人皆有侧隐之心,这是儒家的信条。不过,最近有很多新闻报道,老人故意摔倒去讹诈过路人,很多人就回想到人性是非常恶的啊。您认为儒家的这种学说还适用于当今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人的侧隐之心?

  傅佩荣:这是很具体的问题,我简单先说一下,你提到的老人摔倒有人扶,反被告的事情。我也知道这件事情的发展。当时我在一所大学里面谈到这一点就有学生谈到这个问题,当时我的回答是这样的,我说一个老人摔倒你去扶他,老人反过来告你,请问这个老人正常吗?不正常。我是老人,我摔倒有人扶我,感激还来不及呢。你不能因为一个老人不正常,就说所有老人跌倒都不能帮助,这是很明显以偏概全的想法。

  第二,还有法官的问题。后来听说这件事被告上法院,法官只判罚这个年轻人几万块钱。请问这样的法官正常吗?你一听就知道不太正常。所以后来又重新审判,这个法官也不再任法官的职务,这代表什么?代表社会上每天都发生很多不正常的事,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小说,你不知道它有什么遭遇,以至于他摔倒了,别人去扶他,他反而告别人。你不要只就这个事实来看,你要分析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同时你要去分析那个法官为什么会这样去判。

  自古以来,没有任何社会是完美的社会,也没有一个人是完全正常的人,每一个从年轻到年老的人都是在发展的,有的时候这个人真的非常善良,有的时候又非常邪恶。

  此外,我们在社会上看到的各种事情,不能以偏概全,哲学之所以为哲学,儒家之所以为儒家,都是有一套学说。

  误解:孔孟并没有说过人性本善

  傅佩荣:人生下来都是一个人,善恶是行为,一个小孩生下来还没有做任何事,你可以说他善说他恶么?没有意义。那个善和恶就失去了意义。

  人性本善没有办法说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一个人都善,这个善就失去评价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对人性本善的一个简单的分析。你只要稍微学过西方哲学就知道,讲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比如说基督徒生下来就有原罪,你不会跟他去争,因为这是信仰。佛教说人性是空的,没有自我。但儒家不是宗教,儒家是哲学。

  我很佩服前辈钱穆先生,钱穆先生只念到小学毕业,靠自学当了北大教授。他写儒家的书很多,他说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说得好!如果是信仰,那就没有什么是非对错,信就可以。

  钱穆先生不得了,他说人性本善是一种信仰,像基督徒说人有原罪一样。你没有必要把儒家说成人性本善是有问题的,儒家像孔子、孟子并不认为人性本善,孔子就说过君子有三戒,年轻的时候不要好色,壮年血气方刚的时候不要好斗,老的时候还要小心,血气衰了不要贪得无厌。

  血气代表身体,人有身体,一生就会有很多问题,到老了都要小心。所以孔子并未说人性本善,孟子说性善,也不是讲人性本善。他说过非常清楚的一句话,他说一般老百姓吃饱穿暖了,生活很悠哉,但如果没有受过教育就接近禽兽。一个人不受教育就接近禽兽,这个话不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人性本善吗?当然不是。

  我们今天学儒家一定要记得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以朱熹为主,六百多年科举考试适用的思想。另外一个是孔孟本身的话,《论语》跟《孟子》,你接受哪个版本?我接受孔子、孟子的版本。比如人性本善这句话就不合理,善是行为,一个人生下来怎么会有善的行为?

  课本曲解了“学而时习之”原意

  搜狐读书宋晨希:刚才谈到朱熹对儒家的解释,已经与孔孟的本原思想不同了。但西方哲学家福柯有一个谱系学的理论,儒家思想虽然在后世被扭曲,但它们也一直在发展,并且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您认为,我们现在要回到孔孟的原始思想,会不会造成思想连续性的断裂?

  傅佩荣:这个问题非常好,儒家思想经过后代学者,尤其朱熹的解释后受到了扭曲,但一样在发展。中国人为什么普遍都觉得儒家思想很熟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什么文化的人也知道要尊重别人,然后要设法光宗耀祖,照顾子孙,儒家思想主要就是叫你好好做人处事。

  我不认为小孩子应该背《三字经》。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结果小孩子长大后,上网一看,每天都有杀人放火的新闻,再看电视,每天很多人做坏事,后来发现,自己有时候偶尔也会想做坏事。人本善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新的问题又来了,孔孟思想谁来解释呢?这本来就是开放的问题,看谁能够合乎两个原则。第一,经典本身圆融一致,经典不能自相矛盾。比如我最常举的例子是《论语》第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朱熹就把它讲成时常复习,我研究的时候发现时这个“时”字在《论语》里出现11次,没有当时常的用法。它在里面就两个用法,第一个是指春夏秋冬的时节,第二个时代表适当,所以孔子的意思是说,你学的东西,在适当的时候实践会觉得高兴。适当的时候被朱熹说成时常,变成时常复习,所以学生不喜欢孔子,等于你叫我们考试念书嘛!所以我说读经典要圆融一致,这是我研究的要求。

  第二,经典要和经验配合。我学了儒家,对我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孔子的话,“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什么事你都要做做看,并不是孔子说的都对。以后要求自己很多,要求别人很少,会减少怨恨么?我做了之后,果然发现没有人抱怨我,因为我都是自我要求,我要求自己做到十分,只要求别人做到五分,别人怎么会抱怨我?我做了之后,觉得孔子的话有道理,这样我才能接受。

  小孩学习《三字经》没有任何用处

  搜狐读书宋晨希:您认为,现在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学习孔子的思想?

  傅佩荣:学习的方法很多。拿《论语》来说,孔子有很多学生,最有名的至少有十个,都很有个性和特色。孔子怎么因材施教?今天教小孩子,你可以教他自己去找,你觉得自己像孔子哪个学生?小孩子很容易发现,我觉得我有点像司马牛,我老是问问题不去思考。我觉得我像子路,太冲动了,我想做生意,跟子贡一样。

  小孩子自己找里面的人物,这就是多元化。接着你就要问孔子,怎么样教学生?所以光是《论语》这本书,就可以作最好的教材。《三字经》不是不好,它是南宋末年编的书,当时已经流行朱熹的思想。第一句就是朱熹的话,“人之初,性本善”,第二句才是孔子的话,“性相近,习相远”,其实这两句话摆在一起是矛盾的。这个矛盾不是我说的,是朱熹说的,朱熹注解孔子这句话“性相近,习相远”,朱熹说孔子讲的有问题,孔子把气质也放在性里面,宋朝学者讲人性,不讲气质,一定要讲天理性善。

  我现在请问,朱熹比孔子晚了1600多年,凭什么要求比你早一千多年的孔子这样讲?照朱熹的讲法,人性本善,孔子应该说“性相同”,朱熹在自己的书上就是这样写的,人性本善应该性相同,为什么说性相近?

  《三字经》一开头就有这样的问题,后面讲的很多历史故事说实在的,你今天学了不知道有什么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今天谁家里有五个儿子?今天这些学者应该勇敢一点,宋朝的学者敢于编《三字经》,今天学者为什么不敢编?找几位研究国学的学者好好开会研究一下,要是我的话,我不要改什么,后面的说法我都没意见,我只要改一个字,“人之初,性向善”。

  这就与“性相近,习相远”完全接起来,这说明,真诚是关键,真诚就有力量,由内而发,力量叫做向,善是我跟别人之间适当关系的实现。

  老庄思想并非出世而是让人轻松

  搜狐读书宋晨希:除了《论语》之外,庄子很受后世人重视,庄子告诉我们一种出世的态度和追求,李泽厚先生认为庄子的思想是“美学本体论”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傅佩荣:基本上庄子不是出世的思想,真的念庄子的话,就知道庄子是继承老子思想,所以他的第一篇《逍遥游》,就讲一个字叫做“大”,老子说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因为人大需要论证,道大不用说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来源,天大、地大一看就知道。人大的话怎么说?就是庄子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为什么从鲲讲到鹏?它是象征,说明人的生命可以经过提升转化最后变成无限大,跟天地一样大,这是庄子的用意。

  他不是出世精神,庄子里面的出世,有些人把它当作怀念古代原始的情况。好像在桃花源里面一样,其实庄子不是出世,要想懂庄子对人间的看法,至少要看两篇内容。一个是《人间世》,颜渊想到魏国帮忙,孔子跟他说你准备好没有?这是代表非常的入世,用儒家的人物来作为他文章的主题。

  第二个是《知北游》第22篇,里面提到一个词,叫“外化而内不化”,这个是关键。真正的庄子在人间相处,外表跟别人相同,他决不会标新立异,但内心不会受外面成败得失的影响,所以庄子是非常入世的,不受世俗干扰。有很多词,其实很多专家都已经指出来了,比如说“顺人而不失己”,我顺从别人但不会失去我自己,这句话很有代表性,要不然就是“虚己以游事”,所以“逍遥游”绝不是出世,真正的逍遥游,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时代都可以过得很自在轻松,那是对道家的智慧和掌握。

  刚才提到一个词说到本体论,学术界很喜欢用这个词,但不见得懂这个字的意思。本体论只是说,你这种快乐不是没有根源的,把道当做本体,这种词的用法我其实觉得反而会造成困扰,并没有帮助大家理解。

  道家的思想很简单,万物来自于道,又回归于道,能够懂得这一点的人叫做“真人”,他就不会有心而为,而是无心而为。无心而为就是无我,我不要刻意做什么事,人的想法总是有他的盲点,有他的执着,不能看到全面。道是完整的,全面的,无所不在的,如果人们了解“道”之后,整个生命就等于是一种解脱的愉悦,他在人间不受任何束缚,所以后来佛教传入中国,跟道家很容易沟通,佛教也是强调不要执着。

  我认为庄子思想是非常特别的,很难充分理解,我曾经用四个字来理解庄子的思想。第一个,自己要安。任何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都安心接受,我不会说我要抱怨、要逃避。第二,于别人要化。跟别人相处要化,这个化就是“外化而内不化”,外表尊重社会规则,别人怎么做我就照规矩来,内不化就是我内心完全不受干扰,我不会因为成功而得意,不会因为失败而难过。第三,于自然要乐,道家最让人羡慕就是这一点,跟自然界相处快乐,因为自然界最公平,它没有什么偏见,也不会贵远贱近。最后,道无所不在,学会道家学会《庄子》之后,很容易觉得心里面很轻松,道无所不在,我没有什么地方非去不可,没有什么事非做不可,顺其自然。这样的一种思想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

  “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则和归宿

  搜狐读书宋晨希:您理解的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傅佩荣:道家的道大概有几方面:第一,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的来源跟归宿,万物怎么来的?从道来,这一点没有问题,道生万物。第二个,道生万物运作的规则,它除了作为一个本体之外,人不干涉它,它就可以活得很自在,没有烦恼痛苦,不会被人扭曲,这是万物运行的规则。了解这两点后,基本上对于道就可以有一个认识了,万物的来源跟归宿,谈到生死问题。

  像庄子里面说,人的生就是气的聚,气散就死了,用气代表我们在人间所能看到最大的力量,所以这个气就是道的一个象征,气还是物质,道的话就是超越物质之上作为根源的东西。

  我举出两点,第一,人跟万物是平等的,因为根源是一样的,人跟万物都来自于道,所以庄子的第一篇叫《逍遥游》,第二篇叫《器物论》。第二篇更重要,人跟万物不一样,只有人可以悟道。

  搜狐读书宋晨希:刚才提到道,老子的核心是道法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当代人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傅佩荣:我先说一下“道法自然”四个字,这四个字前面还有三句话,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自然绝不是天地,不是天地当然更不会是万物,这个自然什么意思?就要回到老子书里面,“自然”共出现五次,没有一次指自然界,老子书里面的自然出现五次,都是这两个字最初的组合。

  什么叫道法自然?任何东西只要保持自己的样子,道就在里面,这是它的意思。因为人法地是说,人要活着,要靠地理条件,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法天是说,要问天时,古代讲天体跟天时。天法道,天是人所见最高最大的,推到根源就是道。

  老子为什么特别讲道法自然?就要避免人去造作,人改变自然的叫做文化,所以老子思想,讲道法自然是说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要设法尽量保持自己的样子。

  为什么西方20世纪最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那么崇拜老子?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他也要强调一个文治,属于自己。他念到道家特别喜欢,因为你了解了道之后,才发现道只有通过自己才能展现道。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