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进行各种家庭、团体、个人的心理疗治和潜能开发的过程中,我不断深刻感觉到,一个成年人的潜能发挥程度,一定和他内心的某种安全程度有关,安全度高的地带,潜能就会发挥更好,而安全度低的地带,潜能就会不能自然地发挥。
而一个人内心最基础的安全感则是来源于生命的初期。
一个正在学习爬行的孩子,他会不停地向前爬爬再转过来看看妈妈,如果妈妈还在他身后,并且眼睛充满了关爱地注视着他,他就放转过头放心地向前爬去;而倘若当他转过头来,发现妈妈不在了,或者妈妈正忙于和其它人的对话而没有关注到他,他很可能会哭,让妈妈再次关注他;如果还是得不到,他也许会转过头爬回来,直到再次得到妈妈专注的陪伴的时候,他才会重新向前爬;而再次的爬行中,如果他再次的回头中又看不到妈妈,他会更加着急地哭着或者爬回来,等到妈妈来理他;继续这样下去,在后面的爬行中,他会不停地转过头来看看妈妈还在不在。
由于对妈妈的担心,不能够让他很好地全心全意地去面对他自己的成长,而是不断回头确认妈妈对他的爱和关注;如果总是得不到,也许这个孩子会伤心地停在原地,不断地找妈妈,不再做自己要学习的爬行,或者他可能觉得这种不断的确认和等待让他过于地痛苦,于是忘记对妈妈的需要,自己去玩,然后不再相信妈妈,对于妈妈的表现和话语充满不安全感,同时行为上表现非常固执、甚至有暴力倾向!
对于每个个体生命来说,对于亲情的安全感是他探索外部世界基础的需要。而安全感来自对于爱、被关注、被理解的感受!感受不到足够的爱,孩子便不能够具备足够的安全感去把注意力放在真实的自我成长和关系建立上!
同时,一个和父母没有良好关系的孩子,又会因为在最早期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上的失败、以及心理上安全感的缺失,在将来影响到成人后与周边环境以及各种人际之间的关系、甚至各种自我认知。
也很难有真正的社会归属和角色定位;或者在自我价值的实现上,无论别人外在的评价如何,自己很难有足够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所以,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很多的外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事业有成、有房有车,却在内心充满了空虚和不知名的渴望;或者已经建立了一个在外人眼中的美满家庭,先生能干、妻子贤惠、孩子优秀,但是却经常坐在家里没有家的感觉,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在心理学上说,孩子早期的家庭互动关系,五六岁以前,甚至三岁以前,对于孩子的性格模式和成人后的各种人际关系的状况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些形成的潜意识的认知,如果在孩子还没有最后成年的时候进行调整,相对会花费比较少的精力,然而如果当孩子成人之后进行调整,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了。
在我的咨询和培训经验中,经常清楚地看到:
同样一个问题,在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身上可能一年就能解决,而对于一个成人来说,化解十年都未必能化解得那么顺利;
一个三岁孩子的情绪发泄和处理可能只要几分钟,一个成人几个月也缓不过来,还影响其它的事件;
一个十岁的孩子和同学矛盾问题的认知,一刻钟就可以搞清,一个企业高管可能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感受个大概;
甚至有些问题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两句话就解决了,但是对于成人来说,可能需要解决许多衍生出来的其它的问题,才可能碰触到核心问题。
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从小没有解决的问题模式已经派生出了种种的思维模式,在后来的成长经历中,会定向选择吸收周边信息。也就是说我认为这个事情是怎样的,我就会选择和这个观点相关的事件和结果来应证自己的观点。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从小的家庭关系中得到一个结论,认为“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好人的”,换言之,“我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对我好!”
成长之后,他会不断注意关系中互相伤害的事件和结果,来证明我的这个结论是对的,而对于相互之间的宽容、退让容易选择性忽略或者遗忘。
随着年月的增长,这些选择性吸收的信息慢慢就像一层层的盔甲包裹在最初那个简单的问题之外,让这个简单的问题看起来变得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巨大,甚至让周围的人感觉很难探讨。
所以要解决最初那个“我需要被关爱”的问题,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褪去问题外面层层的盔甲,需要的时间自然就长很多!
如果能够从孩子开始,就给与每个生命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那孩子和我们会一起少走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