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打孩子?——多是父母自身负面情绪的发泄
打骂孩子的现象在目前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表面上看,这是“棍棒之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不打不成才”……等中国传统教养观念父母产生的深厚影响。
对此,儿童心理学专家舒畅指出,对孩子的约束和管理不是坏事,但通过暴力的方式来管理,更多的是家长被自己的负面情绪所控制而出现的不当行为。舒畅说,其实家长打孩子,一般原因是因为当时面对孩子的问题产生的无力感,孩子表现出不被家长接纳的言行后,家长不懂得怎么处理,也没有好的解决方法,在暴怒失控中就用武力对付孩子。
舒畅介绍,她曾接触过很多打孩子的家长,每次都让他们回忆“打孩子的情景”,结果发现家长在痛打孩子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看你还敢不听大人的话”,宣泄愤怒情绪变成第一位,教育倒成了次要的因素。
舒畅说,作为家长这个职业,不需要获得什么证书,也不需要竞争上岗,大多数人就轻易地成为了家长,很多自身成长不完善的地方,如缺乏自身管理情绪能力等,势必影响到家庭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孩子往往成了他们自己心理问题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