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能力是一个人真正的创造力
平等思维唐曾磊
文章来源: 【中国平等思维教育网】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界,问题无处不在,时刻都有。
当一个孩子问越多的问题时就越是显示出他有更大的潜能去发现,因为他想得更深,现有的答案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爱迪生小时候是一个颇爱究根问底的孩子。由于追根究底的个性,爱迪生对于课业方面的问题非常固执,一个问题未获解答,他就不会继续做下道题目。一次,在上算术课的时候,教师讲的是一位数的加法。许多学生都肃静地听讲。只有爱迪生忽然举手质问说:“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他问得老师张口结舌,实在没有办法可以回答。
老师便把他的母亲叫来,对她说:“爱迪生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他居然问我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我看这孩子实在太笨,留在学校里只会妨害别的学生,还是别上学了吧。”
在受了这种刺激以后,爱迪生的母亲决心用全力教育爱迪生,最终使他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人物。
奥修在他的自传中提到过这样一则关于提问的故事:
……耆那教徒相信有七层地狱,上面六层你都有可能出来,但第七层地狱一旦你进去,你就会永远待在那儿。
奥修问耆那教的老师:“你提到过七层地狱,那么问题就出来了,难道你曾经去过第七层地狱?如果你去过,那么你就不可能在这儿,如果你没去过,那么你有什么资格说第七层地狱是存在的?或者如果你坚持第七层的存在,那么请证明给我至少有一个人曾经从第七层地狱回来过” 。
他一下子愣住了,他没想到一个孩子会问这样的问题。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
在课堂上,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应正确运用提问等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古希腊学者亚里土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从科学研究和学习的意义上讲,通常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对一个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才能够问出有水平的问题,提出问题是学得真知、获得真理的关键一步。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提不出问题,他对知识的把握一般是肤浅的,而且他也注定不能真正学到什么。
老子自幼就爱问,经常一直问到老师答不出来。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大哲学家罗素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
“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脸上带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没完没了地问问题。”
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可见,提出问题,对于做学问是多么的重要!
当代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 (K. Popper)曾经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