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1) 之二
“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中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①“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现天则。②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③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④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⑤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⑥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⑧“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⑨
注释:
①此以人事释《乾》爻辞。下,释“潜”,指初九之阳居下,其位卑贱。舍,此字古人多解;有谓“舍”通“舒”者,然案之《井》卦初六爻“旧井无禽”,《象》曰:“时舍也。”显然《象》解“舍”为弃,由《文言》称“云从龙”,可知龙本应在天为得时,今在田而曰“时舍也”,可知此处亦解“舍”为弃。试:验。穷:极。
②此以天道释《乾》爻辞。阳气潜藏:初九一阳居下,故象征阳气潜于下而未动。天下文明:九二阳气上升,故天下文彩光明。文明,文彩光明。偕:俱。乾道乃革:《杂卦》:“革,去故也。”九四爻居上卦之始,故“乾道乃革”。位乎天德:阳至九五而处尊位。天德:指九五天位。极:终极。天则:天象法则。
③此申《乾·彖》意。即释《乾》卦卦辞。性情:一本作“情性”。性,天性。情,是情意。人禀阴阳而生故有性情。《白虎通德论·情性》:“情性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人禀阴阳之气而生,故内怀五性六情。”能:而。美利:美善。此指生物。即云行雨施以生物。刚健中正:《乾》六爻皆阳故“刚健”,二五为中,初、三、五以阳居阳得位故曰正。《乾》六爻中九五居中得正,故曰中正。纯粹精:此卦全阳不杂故曰“纯粹精”。色不杂曰纯,米不杂曰粹,米至细曰精。挥:动,散。一本作辉,二者音同义通假。旁:遍。通:通达。《系辞》:“往来不穷谓之通。”六龙:六位之龙。御:驾马使行。云行雨施:指天之功用。云气流行,雨泽布施。平:均匀平和。
④此释初九爻辞。成德:已成就的道德。弗:不。
⑤此释九二爻辞。聚:会。辩:一本作辨。二者通,有明辨之义。宽:弘广。
⑥此释九三爻辞。重刚:九三居内卦乾之终,上与外卦乾之初相接,乾为刚,故曰“重刚”。不中:指九三不处二五之位,爻以二五为中。上不在天,指往上不在九五爻。天,指九五爻。此爻辞为“飞龙在天”。田,指九二爻。此爻辞为“见龙在田”。
⑦此释九四爻辞。中不在人:九四居卦中间而不处人之正位。中,指居卦之中。人,指人位。卦三、四爻为人位,三与二相比,故三附于地处人之正位。四虽处人位,但元于地而近天,非人所处,故九四“中不在人”。
⑧此释九五爻辞。大人:此指九五而言,九五有“利见大人”之辞。大人指圣明德备之人。《周易》中有周人五号:帝,天称。王,美称。天子,爵号。大君,兴感行异。大人,圣明德备。序:次序。鬼神:阴阳之气屈伸变化,天时:四时。
⑨此释上九爻辞。上“圣人”王肃本作“愚人”,案愚人、圣人相对为文,故王肃本极是。唯:通惟,犹是。《文选·甘泉赋》李善注:“惟,是也。”
今译:
“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因)地位卑下;“龙出现在田野”,因时而被舍弃;“终日勤奋不息”,开始有所行动;“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将由自己试验;“龙飞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龙飞过高而有悔”,是由穷极而造成的灾害;《乾》卦开始用九数(以变化天下),天下必然大治。“潜伏之龙,不要轻举妄动”,阳气潜藏于地下;“龙出现在田野”,天下万物呈现光明;“终日勤奋不息”,随从天时的变化而行动;“龙在渊中惑于跃(而未跃)”,乾之道即将出现变革;“龙飞上天”,已位居于天德;“龙飞过高而有悔”,随天时变化而达到终极;《乾》卦始用九数,天道法则显现。乾“元”,开始而亨通;“利贞”,是物之性情。乾一开始能以化育的美与利以利天下万物,却不言利物之功,盛大啊!伟大啊乾阳,刚劲强健而中正不偏,可谓纯粹精微。六爻变动,普遍通达于情理,因时掌握六龙(爻)的变化,以驾御天道,云气流行,雨水布施,天下和平。君子以完成道德修养作为行动(目标),每天都显现于行动。(初爻)所说的“潜”,是隐藏而未显现,行动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为。君子学习以聚积知识,互相问难以明辨是非,宽宏大量与人相处,以仁爱之心指导行动。《周易》说“龙出现在田野,宜于见大人”。此谓君子之德。九三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终日勤奋”,因其时而戒惕,虽有危难而“无咎”。九四爻处于重重阳刚交接之处而不居中位,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处卦中间不在人位,所以有“或”字,“或”,疑惑,所以“无咎”。(九五爻辞)的“大人”,其德性与天地相合,其圣明与日月相合,其施政与四时顺序相合,其吉凶与鬼神相合,先于天道行动而与天道不相违背,后于天道行动而顺奉天时,既然天都不违背他,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上九爻辞所说)的“亢”,是说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只知生存而不知灭亡,只知获得而不知丧失,这大概是愚人吧!知进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这大概是圣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