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世界之计划管理
2002年的诺贝尔奖由美国学者丹尼尔·卡尼曼和弗农·史密斯获得的,以表彰他们在心理和实验经济学研究方面所做的开创性工作。丹尼尔·卡纳曼博士也是一位心理学家,将心理学研究的视角与经济科学结合起来,成为这一新领域的奠基人。
“看起来很美。。。。”
1、将容积是4盎司的杯子里装5盎司的冰激凌----杯满,溢了出来;
2、将容积是8盎司的杯子里装6盎司的冰激凌----杯未满,还可再装;
通常情况下,人们凭感觉的选择是第1项,而非第2项;这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和日常生活中已形成了“黑洞”,造成的浪费,同时,而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也就是立竿见影的利润区。
计划管理,随处都在。
例:一家人一次可以吃2-2.5斤苹果,计划去采购2-3斤苹果;苹果销售1元一斤,购5斤则0.8元/斤,共4元;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违背当初的计划,花4元钱购5斤苹果回来,因为吃不了,又扔掉了2-3斤苹果,这样,违背计划,多花了1-2元钱;又扔掉2-3斤,还需要付出这一过程的成本。
如果,在我们的现实管理和生活中,将这一元钱放大,这个数字是一万元、一百万、一千万、一个亿呢?我们是否会高度重视;而这个数字经日积月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损失了很多。。。
我们平时请客吃饭,点了很多的菜,吃不了,扔掉了一大半,可以用500元的费用,却用了1000元;10次累加是5000元,100次累加是50000元;
企业中有很多管理不当的方面,每个员工一年为企业浪费100元,1000个员工累加就是10万元,10年呢。。。
很多这样的企业,平时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年终一算帐,却不赚钱,“看起来很美”,老板自己也抱头自问,为什么?这其中很多效益,因为缺少计划管理,被一些管理“黑洞”吸掉了。
我们个人很少对个人的花销进行记帐的,西方人大部份都有个人花销进行记帐的好习惯,这就是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
弗鲁姆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
同一个目标对每一个人可能有三种效价:正、零、负。
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常常掉入“看起来很美”这样一个圈套;我们通常对项目进行评估时,只考虑正的效价,而不考虑零和负的方面,计划经不起推敲,或者根本没有计划,一拍脑袋,可行,能赚大钱,立刻投资上马,这样的结果大部分是以失败而告终。
我一朋友说,他的朋友找他合作开一洗车场,投资很小,能赚钱,一天可以洗100辆汽车。我请他先作一分析:
最好状态下:一天工作10小时,两个工人30分钟洗一个汽车,洗100个汽车需要10个工人;收入100辆*10元=1000元;支出部分有:工人工资、房租、水电费、材料费、税收等;
平常状态和最差状态时怎么经营?如果有边际收入、运用长尾理论进行多元化的经营,当计划作好了,纸上谈兵----可行性报告通过了,再进入实施,这样的胜数大了许多。
“期望值,是我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目标价值大小直接反映人的需要动机强弱,期望概率反映人实现需要和动机的信心强弱。” 当我们要满足某种期望时,往往不计算将要付出的成本,常常凭心理感觉,有了大方案却没有小计划,干到哪里算哪里,因而付出了大的成本冲减了效益。
我们将请客吃饭这样的事都进行事前的计划管理,如:喝什么酒,总量控制在几瓶,点几个荤菜、几个素菜,消费总额总量控制是多少?本餐达到的目的,满足了客人的期望值了吗?
在企业内部,对员工也有非常周到的计划管理,用多少张复印纸最合适,消耗材料计划的管理等等方面。
经济学就来自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并非高深莫测的大学问,现在的期望值,是由过去的经验来判断的,当我们满足期望值时,可能会出现好、中、差三种结果,运用计划管理,最差的结果也能接受时,就进行实施。“今天的问题,就来自昨天的经验”,所以,做出一切决策时,一定要先计划、后实施,因为世界在变,环境在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很好地运用计划管理,能为我们创造意想不到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