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忠,张从忠讲师,张从忠联系方式,张从忠培训师-【中华讲师网】
主讲:犹太人在中国新动向
53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张从忠:人格是信用的基础 
2016-01-20 47819

 


文/张从忠


    金融寡头J.P.摩根(J. Pierpont Morgan)是美国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摩根式”的经营哲学是:不怕风险,勇于向强者挑战

,实现独占鳌头的目标,同时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


一、摩根的第一桶金

    J.P.摩根1837年4月17日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的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从他的祖父约瑟夫到他的父亲J.S.摩根,摩根家族经商

都很成功。他的父亲J.S.摩根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富商,起初搞干菜批发,后来与城里著名的银行家皮鲍狄合伙,在伦敦成立皮鲍狄公司,专门

经营美国国债、州债、股票及国外汇兑等金融业务。他们生意兴隆,成功地把大量英国游资引入资金极度匮乏的美国。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

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从年轻时就敢想敢干,很富有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
    一次采购途中在新奥尔良码头,一位陌生白人问他是否想买咖啡,那人自我介绍说,他是往来美国和巴西的货船船长,受托到巴西的咖啡

商那里运来一船咖啡。没想到美国的买主已经破产,只好自己推销。如果谁给现金,他可以半价出售。J.P.摩根考虑了一会儿,从最初的惊疑

中清醒过来,觉得这桩生意不错,决定买下这船咖啡。他带上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所有与邓肯商行有联系的客户那儿推销,但是没人接受,他

们反过来还劝告他,也许这些咖啡与样品不符,何况以前还发生过船员欺骗买主的事。但摩根觉得,这位船长是个可信的人,他也相信自己的

判断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先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全船咖啡,并电告商行总部已买到一船廉价咖啡。然而邓肯商行回电严加指责说,不许擅

用公司名义!责令立即取消这笔交易!无奈摩根只好发电报给伦敦的父亲,向他求援。在父亲的默许下,用父亲在伦敦的户头,偿还了原来挪

用邓肯商行的款项。他还在那位船长的介绍下,买了其他船上的廉价咖啡。
    摩根赢了!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错: 舱内全是上等的好咖啡,非但如此,就在他积极联系客户的时候,巴西咖啡因受寒而大幅减产,国际

市场咖啡价格猛涨2-3倍。摩根大赚了一笔!他的冒险精神令熟悉他的人赞叹不已,他的父亲也情不自禁的夸赞孺子可教!
    在父亲的资助下,J.P.摩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对面成立了摩根商行,一座世界经济的大厦就这样奠基了!有一天一位名叫克查姆的小伙

子来拜访他,还似乎是随意提到1862年1月27日林肯总统颁布的“第一号命令”。这道命令决定2月下旬北方军队的陆海军全面进击,南北战争

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一段北军伤亡惨重。摩根一下子激动起来,他认为金价又要上涨了。那时的林肯政府常被军费严重不足所困扰,

尽管政府出现货币不足,除国债外乔伊斯还用高达7%的利息发行战争债券。结果一种反常现象出现: 如果北军胜了金价就会下跌,反之就上涨

甚至暴涨。他们已经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投机机会已经来临。
    不久北军在布尔渊河战役中大败。为补充军备,乔伊斯赶紧发行200万美元战争债券,但是无人认购,最后只好通过纽约联合银行转卖到伦

敦。克查姆将情况迅速通告了摩根,他们很快又得知债券是经皮鲍狄倒手的。摩根同伦敦皮鲍狄商量后秘密买下大量黄金,一家一半。美国、

英国到处都流传着皮鲍狄购买黄金的消息,金价也随之飞涨。人们开始了种种调查和猜测,因为这时北军不止一处失利,金价上涨似乎与军备

、日用品、工业用品紧缺没有联系,那么一定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后面操纵。随后《纽约时报》宣布这个操纵者找到了,他就是青年投机家

J.P.摩根。这家报纸严厉批评蓄意导致金价暴涨的行为。但是批评归批评,金价还是在暴涨。从这件事看得出年轻的摩根为了赚钱有些不择手

段,他父亲对此的解释是这孩子胆子太大了。随后摩根雇佣了一个电报工作人员,专门跟前线军官联系,从而更确切地知道消息。无疑这些消

息给摩根带来了不少黄金。后来J.S.摩根获得绝密情报,美国政府要赔偿英国100万英镑的黄金。不用说,J.P.摩根又发大财了。
    南北战争后,摩根商行日趋兴旺。他从前的同事、邓肯商行的查尔斯•达布尼及他的表弟古特温都加盟了他的公司,公司的名字也因此改为

达布尼•摩根商行。随着摩根一次次获利,他也终于从一个无名小辈成长为华尔街的一颗新星,从而掀开了摩根辉煌事业的新篇章。
    
二、华尔街神经中枢

    本质上,一切金融创新都来自于投机暴利的动机,没有投机就没有创新,限制投机等于扼杀创新。被誉为“华尔街神经中枢”的摩根1871

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投资银行业务。1894年由于合伙人逝世,第二年公司更名为J.P.摩根公司(注: 摩

根逝世后又顺应潮流分组成上市的J.P.摩根银行-商业银行和上市的摩根•斯坦利公司-投资银行),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

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的金融机构达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

    华尔街的老板们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在1913年美联储成立之前,摩根公司在美国经济中甚至起到了类似中央银行的作用,

对美国的金融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用强有力的金融手段整合了美国的铁路、钢铁、石油等行业,在重塑美国经济的同时也把它变成了

华尔街的台柱和“银行界的劳斯莱斯”。
    当时合伙人长期把合伙制视为投资银行最理想的公司体制,认为这种体制既能让公司具有一定规模,又紧紧维系合伙人的根本利益,同时

还可保持投资银行的神秘性。与此同时产业界也开始产生各种联盟与托拉斯。要想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同时又想增加利润,就必须组成更

加强大的企业联合体。当时美国产业界最重要的运输手段就是铁路,铁路也未能逃脱企业联合的命运。在逐渐形成庞大企业联合的同时,也必

须投下资本以延长铁路线或增加机器设备等等,因此,公司债券的发行量必须随之增加。而所需金额是如此庞大,以致铁路企业不得不依靠投

资银行。
    正是由于看透了这一点并抓住了时机,摩根运用自己的投资银行系统对铁路进行渗透并且最终获得了成功!任何新兴产业都要经过一个长

时期的煎熬,才能进入收获季节。回顾19世纪的铁路产业,当时的投资者对铁路产业也很乐观,铁路公司铺设了过多的复线,轨距也不相同,

整个铁路产业完全陷入无政府状态。为了争夺有限的运量,铁路公司之间开始恶性竞争,将运费降低到不惜亏损的地步。因为铁路公司认为只

要能让投资者看到自己的铁路上终日忙碌,就会继续向铁路公司投资,坚持到盈利的那一天。但是人们的期待是有限度的,而且股价早已透支

了一切。如果不是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出面解决铁路公司的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可能因此要倒退数年。
    19世纪80年代,摩根致力于铁路公司的筹资和重组,以结束无益的行业竞争。1879年1月2日,德雷克塞尔--摩根大厦在纽约华尔街峻工。

不久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为范德比尔特的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成功地销售2500万美元的股票。通过这次交易,摩根在纽约中央铁路布下了阵势

,他本人也已经成为铁路的负责人之一。摩根当年的设想: 希望能够在华尔街坐镇指挥,成为全美企业的领导者。终于他在铁路事业中实现了

这一梦想,他可以在铁路行业中发布“华尔街指令”了。1882年2月,摩根公司在极机密的情况下,在麦迪逊街219号——他的寓所中宴请了美

、英、法等投资企业联合体的代表,以及全国主要铁路的所有主。在这次会议上,摩根同各铁路的所有主达成了联盟协议,铁路运费共同提高

。这样就消除了因铁路之间的竞争而使运费降低,使铁路公司白白受到无谓损失的可能。美国的历史学家将摩根这次召开的会议称之为“历史

性的摩根会议”,因为从此以后,美国的铁路界及金融的经营都成为“摩根化”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美国经营摩根化”。
    这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摩根哲学”。这种摩根化体制的投资银行,已经脱离了传统的经营方式,参与了大企业的经营,这就是美国

资本主义形成的开端,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迫使美国总统就范

    世界商战中“趁火打劫”的谈判高手当首推J.P.摩根。自1884年11月以来,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开始大量外流,市场上掀起了抢购黄金的风

潮。当时有个谣言很快传遍了华尔街,说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以黄金支付货币的做法。格罗夫•克利夫兰总统担保这不是事实,但是用抛售美国

证券换回黄金的做法仍在进行,致使美国国库告急,落到了几乎无力偿清债务的地步。
    为了救济金库空虚带来的经济恐慌,就必须立即筹集到一笔巨额资金。政府财政当局的估计至少要1亿美元。摩根已知在这股抢购黄金的风

潮中,政府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于是他同贝尔蒙商定,由他们两家银行组成一个辛迪加,承办黄金公债,这样他们即可解救财政部危机,

又可获得高额利润。但因他们的苛刻条件美国国会并没有通过这个建议,总统也难以接受。当时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计划发行5000万美元的公

债,其余半数委托美国国内银行存款。由于正值恐慌之际,任何银行都自顾不暇,这位财政部长的呼吁便被理所当然地束之高阁了,于是他又

使出苦肉计,以超出面额的117点公开募集5000万美元公债,这一招打破了金融界的惯例,也欺骗了投资很行,并重创和惹恼了摩根。由于摩根

的操纵,当这位财政部长匆匆忙忙赶赴纽约召集银行家寻求帮助时却遭到了白眼,这是因为他没有接受摩根提出的要么认购全部公债,要么完

全拒绝认购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谈判条件。
    出于无奈,摩根再次被总统召入白宫,互相摊牌。当摩根深知国库存金只剩下900万美元时,更是固执己见,进而胸有成竹地说: “除了我

和罗斯查尔组成辛迪加,使伦敦的黄金重新流入国内外,似乎没有第二种办法来解救陷于破产状况的国库了。现在,我手头就有一张1200万美

元的支票没有兑现,若是今天将这张支票兑现,一切都完了,要不要我在这里拍电报,现在立刻汇到伦敦去呢?”
    在这种威胁下,克利夫兰总统不得不以去洗手间为名,每隔5分钟就去与正在另一室等候的财政部长卡利史尔商量对策。摩根很清楚,若不

使出硬的一手来,白宫不会轻易就范。因此,在同总统面谈时,也就“单刀直入”,步步紧逼。
结果总统在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不得不答应摩根提出的条件,白宫在华尔街面前甘拜下风。当夜摩根即取出大量美元交给财政部,帮助财政部

渡过了难关。摩根在向政府承包的公债价格与市场差价中就净赚了1200万美元,并且还安排了一项国际协议,在公债发行结束前,不用美元兑

换英镑,也不购买美国的黄金,后来克利夫兰总统问摩根怎么知道欧洲银行家们会购买这些债券。他回答道: “我只不过告诉他们,这对于维

护公众信誉和促进行业内部的和平是必需的,他们就买下了。”这件事表明,到19世纪末,摩根在商业界的声望超过了美国政府。他在金融界

的声誉无人能比,是名副其实的金融界第一号人物。此时摩根的言论是:“政府和法律没法做的事,让钱来做!”随后这一言论在美国广为传

播。

四、成为世界的债主

    到1898年美西战争之前,摩根已经是财源遍地,其事业远非祖父、父亲可比了。这时的摩根,又把目光投向了整个世界,美国的庙已经有

些嫌小,装不了他这么一尊大菩萨了。他要向美洲扩张,向世界扩张。对他来说扩张最有力的工具就是购买外国政府的国债。
    美西战争之前就有消息透露: 墨西哥政府由于无力偿还西班牙政府的旧债,已到了破产的边缘。在一只脚已经踏向了深渊的情况下,墨西

哥政府当局不得不死马当作活马医,继续着手发行公债,计划金额将达到1.1亿美元,以利用新债偿旧债,度过眼下的难关。常人一般都不会去

认购墨西哥政府在此情况下发行的公债,而摩根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认为正因此时墨西哥政府处境艰难,自己伸出手去帮忙,既可以要求较

多的实惠,又为以后继续接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别人不敢做的事,做了才有更丰厚的利润,况且墨西哥政局还是稳定的。基于这些想法,摩

根立即和德国银行联合组织了辛迪加认购那些墨西哥公债,并且取得墨西哥油矿及铁路权作为担保。事实证明,摩根的决策是对的,这次行动

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说,都为他带来了不小的收益。事后,不仅是华尔街、庞德街,就连法兰克福及巴黎的商人们都佩服摩根头脑敏捷,判

断准确,都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在眼光还是在魄力上都差摩根老大一截。
    摩根不但在墨西哥有动作,在阿根廷他也以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出现了。 阿根廷经过1864到1870年与巴拉圭的战争后,元气大伤,到了19世

纪90年代,即陷入了经济危机之中。伦敦的哈林公司以阿根廷的广大土地作为抵押,购买了大量的阿根廷公债,获利不少,然而因其财力限制

,无法全部承担阿根廷政府发行的公债。这就使摩根动开了脑筋: 阿根廷的铁路非常有潜力,乳酪产品在世界驰名,虽然政府非常腐败,但对

于外国资本却是恭敬有加,这样的政府倒台了,对以后往南美发展也没有好处,买阿根廷政府的公债,一则可以获利,二则可以维持现政权,

有利于自己今后发展,是合算的买卖。就这样摩根毅然出资购买了7500万美元的阿根廷政府公债。
    时光流逝,站在今天的角度,当年摩根对墨西哥与阿根廷放的债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拉了美洲人民一把,还是更深地将其推人深渊,压

迫了各国人民?众说纷纭,难以分辨,但摩根通过这样的手段,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与影响,捞取了大量的财富,这一点是确凿无疑的。
    做各国的债主自然风光,而摩根最感得意的是连大英帝国都不得不向他求援。布尔(即现在的南非)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成了大英帝国

的一块殖民地,英帝国为了开发钻石与黄金,制定了残酷而苛刻的殖民地政策,这样就引发了两次布尔战争。第二次布尔战争(1899年)时英

国的战争费用出乎意料的庞大,远远超出人们开战初的估计。屋漏偏逢连夜雨,历来与英国水火不相容的德意志皇帝,又正野心勃勃地计划建

造一支大舰队,英帝国历来是海上的老大,岂能容忍他人取而代之?必然要与德国抗衡,于是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一边开战一边扩充军备

,英国的财政顿时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单靠自身的力量已无力回天,必须求助他人了。这时英国政府首先就想到了摩根,于是派出罗斯查

尔公司纽约代表处的贝尔蒙来征询摩根的意见,向他求援。摩根毫不推辞,一口答应了下来。他首先从第一次布尔战争的公债下手,负责购买

了价值总计1500万美元的公债。后来又反复地追加认购。实际上总共认购了价值达1.8亿美元的英国政府公债。
    战争公债和政府公债,对摩根来说是利益无穷的。到了20世纪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摩根已经成了世界的债主。
 
五、人格是信用的基础

    1912年摩根75岁,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他还是前往众议院银行货币委员会主席普乔举办的“金钱托拉斯听证会”作证。苍老而神情疲惫

的摩根试图挺直腰板保持着威严的仪态,一生中最后一次为自己的人格、为自己所认为是正确的事业进行辩护。他按照普乔和5位委员的要求,

开始介绍说明事业伙伴及精确内容,详细介绍了曾经成为金融业务代理店的全部铁路、企业与摩根公司的关联,甚至公开了所有有关存款的金

额。摩根言辞恳切动人,慢慢地提到他和他的证券交易所在与顾客的交易上,一般都以信用来换取抵押,只要信用保证,无论用多少款他都愿

意贷给。普乔以为他是指可偿还贷款的信用,普乔一直认为摩根的信用贷款和清算交易,是造成经济恐慌的一个原因。但是摩根说,他是指人

,相信人的信用。普乔不甚理解他的话意,一个执著追求高额利润的大企业家、大富豪,竟然会相信“信用”,而凭空给许多身无分文的人开

出支票,有的甚至是万元一张的支票。于是他问摩根金钱和人格哪一项更重要,摩根断然回答: “当然是人格!金钱买不到人格。”第二天,

伦敦各大报刊都醒目刊登: “摩根信条——人格是信用的基础!”
    读过美国名作家切尔诺名著《摩根财团》的人一定同意: 摩根银行的职业精神和自律标准,对于资本市场大多数机构来说,恐怕只能是高

山仰止了。摩根银行发迹于美国铁路投资狂飙时期,资金主要来自英国。远隔重洋的英国投资者依赖的就是摩根的信誉。
   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当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晚年的J.P.摩根,问: “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

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 “性格”。记者又问: “资本和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答道: “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
1913年3月31日,摩根在去埃及开罗旅途中去世,有如巨星陨落。从此再也没有哪个人能对美国经济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在摩根逝世的那一年

,国会建立了美国联邦储备局——指导美国经济的那只著名有形之手。这是献给摩根最好的颂词。
对于摩根的成功之道,世人总结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摩根十分注重和政府保持密切的关系,并努力去影响政策制定。摩根与诸多政府要员过往甚密,为他的产业整合战略铺平了道路,也被

人们批评有操纵政府之嫌。
    其次,摩根擅长于调集和利用各方面资金,其实他的自有资金并不多,但他能调度掌控的资金往往高达几十倍甚至成百倍,若没有十分高明的

手腕是不可能运转自如的。1913年去世时,摩根的遗产不过8000万美元。据传洛克菲勒在看到这则消息时曾感慨地说,“摩根实在算不上是一个

有钱人”,其时洛克菲勒的个人资产已超过了10亿美元。不过老洛不得不承认,摩根调集资金的能力是自己所不能企及的。
    第三,摩根勇于制度创新。为实现对破产铁路企业的控制,摩根出面组建了一个专门对债权人负责的信托委员会,委员会由4至5人组成,实际

的控制权则在摩根一人。委员会下设一个委托公司,即“托拉斯”,来处理日常事务。通过这一安排,摩根不但迅速实现了对大量铁路企业的控制

,又不致引起非议。这项一举两得的“创新”,广为后人所沿用。
    在摩根晚年,美国反托拉斯的呼声迭起,摩根的声望也随之大跌。但若以史论,无论具体的操作手法是否光明磊落,摩根主导的产业整合在当

时的确结束了铁路业无序竞争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就这一点而言,摩根委实是一只“好猫”。其实随世推移,人们对摩根的评

价也大有改观。
    摩根直指诚信是经商的关键,是他多年商海浮沉披沙沥金的真知灼见。即使是横行天下的金融大白鲨,也须推崇诚信,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中

国的产业发展目前正进入一个竞争多门、有待整合的所谓的“类摩根阶段”,众枭雄如能以诚信为本,并且加之以身体力行的话,将是国家社稷和

民众之福。

 


2013年1月19日   南京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讲师网 www.jiangshi.org 直接对接10000多名优秀讲师-省时省力省钱
讲师网常年法律顾问:浙江麦迪律师事务所 梁俊景律师 李小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