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描述〗
80年代《Z理论》的作者「威廉·大内」提出了“Z型组织”的概念,他认为:使员工关心企业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因此,应更多地让员工参与到实际管理中去……
1、您拥有发言权吗?
所谓参与:是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参与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种管理。即让他们与企业管理者处于平等的位置上,来共同研究和讨论问题,从而来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改善员工的工作心态。好处体现为:
●能够参与商讨与自己有关的问题而会受到激励,产生责任感。
●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获得别人尊重和重视的机会,产生满意感。
●增强了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促进工作,产生成功感。
〖学习启示〗
参与管理,可以让下属员工切实分享上级的决策权、基本途径和方式,可增加员工发言权的机会;关键是从形式上切入,找到内容与实质上得以矫正与强化的理由。
2、让员工过把瘾
情景:员工在企业来说常常看作是被管理的最下层,“反正上头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几乎是所有在岗位员工的心态。基于这种状态,某企业成立能让员工都“过把瘾”的目标参与组、质量改善组、员工权益组等。让员工自愿参加,每月评议一次和宣导及外加奖励(对连续三次或间断五次获评者年终将得到半个月基本工资的奖励,可当年累加)。同时,考虑参与者素质进行针对辅导和培训。
解读:这样的“参与管理方案”令员工的心境和情绪大为改观,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满意度,而且在工作效率和改善质量成本产生正面影响力。了心智不信不妨尝试一下。
〖学习启示〗
管理者懂得运用“艺术”的时候,哪怕是一些形式上的东西,都会令员工感到莫大的安慰,若能加注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如评议得分加奖励,“过把瘾”便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心智的层次了,若在此基础上成立管理检查组等其激活与影响就更为深远了。
3、基层战线弃不得
案例:某公司下属一家制造厂连续大半年出现亏损,换了两任厂长,仍然继续亏损。最后,公司决策层提出两种解决方案:A方案是将主要亏损生产的元件转包或发外加 ( 意味着180多员工分流或解雇 ),B方案是让全体员工参与,在半个月内提出节约和改善成本方案(并评估可行性后实施)。作为临时受命的厂长助理,即日把意思传达下来, 员工最后明白只有自己救自己了。于是,生产组、技术组、质量组等随即成立,经过参与方式平均每个员工都提出三条以上的建议;然后归纳整理呈报,最后决定用B方案。在不到三个月转亏为盈。
解读:正是得益和采用了参与式管理模式,充实运用基层路线;才得以令一间厂的命运截然不同,着实是绝处逢生。
思考:员工参与管理,就是实现企业生产与服务过程的管理。以下的四种基本管理模式大家认为哪一些更适合本企业呢?
●命令式管理:凡事都一把声音全控制。
●传统式管理:高度集权的,是左就不能右。
●协商式管理:授权有度,认知才行事。
●参与式管理:从下而上的充分到位。
〖学习启示〗
可以这样说,技术的竞争力最终会同质化;而企业文化竞争力才是最后的“堡垒”。当企业从协商式达至参与式管理时,管理者的职能开始转化为指导的职能;责任的主题就是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沟通无阻了。